健康
研究揭做3類運動降血壓 患心臟病風險降10% 最快5分鐘見效!
做運動有助降血壓,哪種運動最有效?外國一項涉及逾1.4萬人的最新研究發現,有3類運動只需每日做至少5分鐘,即可有助降血壓,患心臟病風險更可降10%。
常吃紅肉恐洗腎?醫生推薦3種食物護腎 常吃這種腎衰竭風險降50%
好多人都以為保護腎臟要少吃鹹食、少吃高糖食物,其實吃對蛋白質同樣重要。有醫生引述研究指出,如果常吃紅肉,患末期腎病的風險激增40%,隨時需洗腎。他又推薦享3類不傷腎的蛋白質食物,其中一種更有助降低超過5成的腎衰竭風險。
夏日脂肪肝4大元兇曝光 啤酒竟不上榜?醫生教必吃8大護肝食材
夏天飲食易致脂肪肝?有醫生表示,有4種常見的消暑食物是導致夏日脂肪肝的元兇,當中竟然不包括啤酒,到底是哪些食物的傷肝殺傷力比啤酒還要高?
7大「不油膩」食物實則極高脂!營養師揭吃1種燕麥 反增膽固醇血糖飆升
減肥除了要避開炸雞薯條,還要小心隱藏版的高脂食物。有營養師列出7大看似「不油膩」的極高脂食物,隨時令人吃下大量脂肪和熱量而不自知,有部分食物更屬高鈉高糖,經常進食恐傷身。
吃米飯可降血糖?醫生教吃這種米糖尿病風險降11% 怎樣吃更防3大癌症?
【降血糖/防糖尿病】白飯幾乎是大部分港人的正餐之一,然而常吃白飯卻易致血糖暴升,增患糖尿病風險。有醫生拆解了7種米飯的營養價值,其中1種米更可把糖尿病風險降11%。她更推薦一種米飯的吃法,可有效預防食道癌、胃癌及大腸癌。
更年期|不只潮熱心煩 解構48種更年期徵兆 眼乾脫髮皮膚變差如何改善?
【更年期】女性從45歲開始面對各種更年期症狀,潮熱、心煩、失眠等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好好迎接這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應該怎麼辦?有醫生列出婦女步入更年期的48種生理及心理症狀,經常眼乾、脫髮或突然皮膚變差,補充甚麼營養可以改善?
雙腳水腫恐血管堵塞?握拳30秒自測中風/心臟病風險 醫生教6招護血管
【血管健康】保持血管健康可預防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等疾病。有醫生指,當手腳出現4大症狀恐屬血管堵塞徵兆,嚴重者甚至會引起中風及心臟病等。要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水平,醫生表示原來只要握緊拳頭30秒,已可自測血管的健康情況。
「最暖法官」Frank Caprio胰臟癌病逝 留意「癌王」8大徵兆 出現1種腹痛恐中招
獲封「世界上最友善法官」的美國法官FrankCaprio,自2023年底確診胰臟癌後日前再度入院,最終不幸於周三(20日)病逝,享年88歲。胰臟癌早前難以發現、致死率高,因此有「癌王」之稱,同時亦為香港第4大致命癌症,到底有哪些症狀可以及早發現患癌?
防中風/心肌梗塞 中醫教按2穴位通血管/改善胸悶 必喝1款「護心茶」補氣血
心臟病是香港致命疾病的第3位,2023年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已逾7,000人。若不幸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病發更會危及性命。有中醫師建議高血壓、心肌梗塞患者可透過按穴位、中藥茶、運動等3大方法,幫心血管復原回春,改善病情。
微笑抑鬱症|表現開朗「氣氛組」內心卻隱藏痛苦 精神科醫生列8大徵兆測風險
表面看起來開心自信的人,背後或許正承受著難以言說的心理壓力!他們習慣用「微笑面具」掩蓋內心的沮喪與空虛,甚至透過暴飲暴食、嗜睡等行為掩蓋真實情緒,這些人有機會患上了「微笑抑鬱症」。
常吃麵包易肥胖?專家教4招健康揀麵包 穩血糖/降膽固醇
香港人愛吃麵包,無論日式紅豆包、韓式麻糬麵包、西式牛角包、港式菠蘿包,還是中式菜肉包及白饅頭也隨處可見。趕着上班買個麵包作早餐,放學後以麵包作下午茶,茶樓點一籠熱騰騰的叉燒包,或茶餐廳來個經典香脆西多士,不同味道及質感的麵包總能令人肚腹滿足。
長期便秘恐致腎衰竭 醫生警告腎功能或全喪失 推薦每早必喝「3合1」飲品通便
便秘看似小毛病,原來有機會恐致腎衰竭。有醫生指,身體長期便祕,腎衰竭風險最高恐增51%,嚴重者甚至恐完全喪失腎功能,到底日常應如何預防或改善便秘?
早上刷牙可防大腸癌!醫生列10大護腸法則 吃這種糖助整腸
早上刷牙可防大腸癌?有專家表示,大腸癌風險與刷牙習慣息息相關,每天早上刷牙就能簡單防大腸癌,並列出10大護腸法則。哪些食物對腸道健康最有益?中年開始應少吃哪1類食物?
新冠疫苗自費100元開先例 亞省年棄40萬劑損失逾4千萬
【星島綜合報道】亞省政府周五(22日)宣布,今年秋季起,必須自費接種新冠疫苗的省民要自付100元的費用。
大溫一衛生局「社交處方」領先加國 應對健康老化有成效冀擴展
菲沙衛生局老年科學和虛弱症臨床研究負責人GracePark(左)、註冊護士兼家庭和社區健康區域計化負責人MargaretLin。菲沙衛生局提供
心臟病|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5倍 有睡眠窒息更高危 醫生教把脈自測風險
日常生活中,在緊張時偶爾感到心臟「卜卜跳」或心跳加速屬於正常。但如果不時感到心跳時快時慢,失去規律,並伴隨心口痛、心悸、頭暈等症狀,可能是心房顫動的訊號,就要盡快求醫,以免出現中風或心臟衰竭併發症。心臟科專科醫生郭俊傑向《星島頭條》講解心房顫動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
39歲男膽固醇超標險塞血管 靠5招不吃藥30日逆轉高血脂 必吃4類食物!
【降血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過高會堵塞血管,隨時引發致命危機。一名39歲男子膽固醇嚴重超標,為了不要吃藥,他透過5招調整生活及飲食,成功在30天將血脂降回標準水平,避免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可怕後果。
中年憂視力轉差?專家教輕拍臉部3部位改善視力 每日做5秒有效!
不少香港人都有視力問題,根據一項中大研究顯示,超過50%學齡兒童和95%的大學生患有近視。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中年人都會視力變差,甚至有老花、白內障等問題,到底有沒有方法,可以不做手術也可改善視力?有日本專家自創「5秒視力恢復術」,表示只需每日拍打3穴位可改善視力,而且獲得不少病人實證。
男子常頭暈被揭恐中風 常吃2種食物通血管 不用手術逆轉中風危機
要預防中風,從哪方面入手最有效?一名男子因經常頭暈求醫,求醫後發現他有較高的中風風險。為了避免接受手術,他聽從醫生建議,常吃2種有助通血管的食物,在始終沒有接受手術的情況下,一年後最終成功逆轉原本相當高危的中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