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回味
【梁家权专栏】神之荔枝水滴
今年荔枝大造,但在蝉鸣荔熟的最佳时机,大部分时间都身处欧洲,所以吃不多。等到中秋时节,却是好好品尝荔枝酒送月饼之时。
【梁家权专栏】情归腍柿
小时候喜欢中秋节,因为有灯笼。每天放学经过豉油街有灯笼卖的舖头,总会停下脚步,看那些用红色玻璃纸扎的坦克车、飞机、杨桃……这类灯笼很贵,爹妈从未买过给我们,当时已有“睇咗当买咗”的阿Q心态。我家买的是一毫子一个的圆形、三角形、四方形、椭圆形、榄角形折叠的纸灯笼,总之有灯笼玩已很开心了。
【梁家权专栏】港式龙趸西汤
在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之前一日,仍只是一号风球的傍晚,施施然走到湾仔街市,打算买几条鱼煲番茄豆腐鱼汤,岂料八成档口都收了档,鱼档肉档都熄了灯,听说都被人抢购一空。很多人的心态总是这样,宁可买多,迟来者如我便得个桔,唯有用家中仅有的食材。
【梁家权专栏】色香味俱全樱花虾
到刘健威和他儿子刘晋主理的“留家厨房”吃饭,每有惊喜。就像这晚饭局近尾声,捧来的是一碟菜,看清楚是椰菜苗,而点缀在上的显然是樱花虾(见图),当然不全因为只取其粉红的悦目颜色,还因为它有淡淡的虾干海味香气。
【梁家权专栏】电子落单代表作
这是一份早餐的外卖单子(见图)。先交代一下背景。是一家冰室,即是茶餐厅,开在跑马地,一个早餐由多士餐至扒餐,收三十多元至五十元,无疑属中产取价。有早餐、午餐、常餐、下午茶餐、晚餐,每种餐都有十款以上主菜和不同配搭,当然有单点。
【梁家权专栏】吃羊的两种境界
香港很少农场养羊,只在石岗雷公田“农场鲜奶”的围栏内见过十只八只山羊,平生未吃过本地养大的羊,而吃得最多是新西兰来货,而且较多吃羊架。毫无疑问,吃羊架都因为上西餐厅,虽然偶有中菜馆做羊架食馔,但有一个固执的睇法,就是西餐的烤焗比中厨的煎炸正路。
【梁家权专栏】原始真味的Pizza
从酒店露台望过对岸,不远处就是维苏威火山,拿坡里人对火山爱恨难言,因为除了维苏威这个活火山,西边不远处还有座沉在海中的坎皮弗莱格雷睡火山,盘古初开以来多次大地震和火山大爆发,令这个地区生灵涂炭,甚至令一个种族灭绝,庞贝古城亦瞬间灰飞湮灭。
【梁家权专栏】赤柱公厕前的西多士
短片制作团队要比并连锁快餐店的下午茶餐西多士,才惊觉西多士依然是受欢迎,也掀起西多士应该是怎么样的争议,渊源自何年何地也引起兴趣。
【梁家权专栏】拿手炒猪杂
港版的北伦敦打吡足球赛早前在香港启德主场馆上演,阿仙奴对热刺,得有心人赠以球票,才是平生第一次现场看两支英国劲旅对阵,不过相信现场气氛跟在英伦本土作赛完全不同,因为红白球迷的背景回异,因为在座接近五万人,百分之九十九点几都是本地及内地观众,但各人都情绪高涨,尤其是穿红衫的阿仙奴拥趸。
【梁家权专栏】出色港味在英伦
听过好几位中厨大师傅说,考一个厨师的水平,请他炒一碟干炒牛河来看看。原来干炒牛河不易做得好,不只要色香味须俱全,还要看河粉推得够不够散,用油有没有节制,拿捏㶶香的程度……于是我想知道一家中式食肆的水准,亦叫一碟干炒牛河。
【梁家权专栏】“畀埋你!”
从来买东西不会不问价,即使世间难求的稀世之物,都要看自己是否负担得起,但又不会斤斤计较,人家开了一个价,接受就承价,很少落地还钱,觉得不合理便转身走人,懒得拉扯。
【梁家权专栏】齿颊留香话龙眼
“攞一粒试下吖。”忽然有一句广东话从身后传来,实在有点愕然,事关这里是英国伯明翰最大的批发市场,卖海产、蔬菜、水果、肉类和鲜花,碰口碰面都是讲英文的外国人,那天大清早与友人已买了生猛龙虾、大蛏子、青口、大鱿鱼、方脷、法国走地黄油鸡、菜心(与香港所见的菜心其实不同)……准备在家中开大餐,最后想买点水果,看到一档有荔枝龙眼,大家正判断哪一箱最好,档口有人竟然叫我们可先试味。
【梁家权专栏】重拾黄太的家常味道
黄太的第一个孙出世,再不能兼顾我家的家务,凑孙㖞,实在替她高兴。屈指一算,已经十二年没吃黄太的手势了,两星期前往英伦一游,专程探望她一家,并且毫不客气要求到她家吃饭,她隆重其事,与老伴在厨房忙了一整天。
【梁家权专栏】味悬一线吃蛳蚶
来到新加坡滨海湾SataybytheBay的美食中心,当然是吃沙嗲,但眼见同桌的新加坡人吃生焯蛳蚶,心痒难耐,也买一碟来。
【梁家权专栏】寻找像样的椰丝奶油
一直不喜欢食物上乱撒芝麻,炒粉面类如是,很多小菜也如是。芝麻很香,尤其是炒过的更香,很容易影响原来食材的味道,而且芝麻很细,容易摄入牙罅。
【梁家权专栏】生熟牛河拼咖喱饭
星期天,要到上环办点事,家人打算吃越南粉才出发,心念一闪,何不出发直接去上环,找地方先吃越南粉才处理事务?都因为忽然醒起信德中心有家“锦丽”。
【梁家权专栏】铜锣湾买一送一
没有睇错,大大个字“买一送一”,即是叫一碗拉面,送多一碗同一款汤底和口味的拉面。不特只,另一块宣传牌推广一套五张的“尝味券”,三碗价钱吃到五碗拉面,其实更“笋”,因为可以分五次吃五款不同口味的拉面。
【梁家权专栏】李子心酸酱
喜欢一个李子可不容易,要有一种自虐的勇气。我所认识的女孩子,居然没有一个喜欢吃李子,见我一个一个的吃,有时还会瞇起眼睛叫酸。酸,就似是一道墙,将一个李子的特质都遮挡住,有多少人敢攀过围墙,一尝酸过后甘甜的真滋味?”二十年前在专栏文章〈李子心酸话〉结尾写下这一段,一直都贴近现实,直至美女厨神Junemama送来两瓶南华李子酱,更确定深谙饮食的人才会穿越那道墙欣赏到李子的深刻滋味。
【梁家权专栏】面汤上那层鸡油
上星期是专程而去的,事关听闻有新出品︱九州香葱唐扬鸡白汤面。月咏的元祖店在鹿儿岛,而鸡白汤本来就是月咏的招牌汤底,使用日本本土鸡只熬汤。实不相瞒,真材实料熬制的面汤,我都喜欢饮,而且往往清碗。不管是味噌、豚骨、酱油、盐味等,必然是未吃面,先饮汤。因为每碗都必细味,所以有没有味精,重手还是只作引味,凭日积月累的经验,如今可轻易分辨到优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