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曾智華專欄】《本日公休》與我

隱居多年的金馬獎影后陸小芬願意重出江湖,接下這個必須「上晒身」的中年理髮師角色,肯定是受劇中人所觸動。尤其是高潮的一場演繹,願不辭勞苦,走去鄉間為一位彌留的老客人「最後一剪」。欣賞陸小芬這幕的演技時,每個在座的觀眾應似我般喃喃自語:「這才是登峰造極的演技!」

【我家移加058】保持溫度

【專欄】有些朋友或家庭在決定移民的國家時,除了考慮自身的條件之外,也會傾向選擇當地已有定居的親戚或者要好的朋友,這樣可以在初期安頓日常生活時得到照應。而我們一家選擇移居多倫多,主要是考慮到工作機會以及子女的學習喜好。除了一位我太太多年前工作上的舊同事之外,我們在多倫多並沒有親戚和別的朋友。

【港青在加國386】習慣不習慣

這兩年時間過得很快,每一天都好像是一場新的挑戰,自己每個月的狀態都不同,即使已經盡力過每一天,但還是未能建立一個平衡、可持續的生活常態常規,沒有routine可言。

【阿濃專欄】妒忌神色

妒忌是高等動物的天性,與生俱來。不但人類會妒忌,貓、狗、猴子也會妒忌。你知道妒忌不好,想消除這種心理,說明你是一個有自覺性、對自己要求頗高的人。有了這種自覺性,就不會做出破壞別人、傷害別人的事。所差的只是臉上一時出現的妒忌神色,由於你年紀還小,不善於掩蓋和隱藏。

【高清專欄】兩種燒鴨,明爐掛爐

燒臘師父把「濕身」的鴨,一隻一隻都掛得「靠近火爐」,利用周圍的高溫,三幾小時就能乾透,鴨皮才會耐脆,如果靠擺放過夜去風乾,只是「慳工夫」的做法,所以特別要強調「掛爐」,以示落足工夫,並無偷工省時,故名掛爐鴨。

【黃庭桄專欄】隔世相認

我發現不少人竟然情不自禁地痛哭起來,情緒激動,我知道,這一定是他們的宿世因緣,冥冥中跟佛陀曾有過或深或淺的交會,輾轉千百世之後,今生終能在南京寺廟內重逢,怎不深心感動呢?

【高慧然專欄】電子點餐

香港某酒樓推出電子落單,要求顧客自己用手機下載App,再用手機點餐,結果嚇跑了很多顧客。推出一段時間之後,無奈回歸現實,用紙質點心紙喚回舊客,卻又向索取點心紙的顧客收取兩元服務費。該酒樓一度成為網絡話題。

【陳雋騫專欄】罄竹難書

不要低估了幼稚園高班和小學一年級,大部分時間不在學校上課的影響力,小女兒的中文已達文盲程度!復課後是有進步,但步伐慢,久而久之便認定自己中文就是不好,自信盡失。為了改變,決定打一場與罄竹難書的仗!考試前兩星期開始,定下每天陪她溫習一課課文、兩個成語。用循序漸進的溫習範圍兼輕鬆的方法,改變命運。

【康子專欄】攝氏33度,你在哪裏?

不知為何?第一個蹦出來的念頭,竟是在倫敦武士橋,「哈洛德」百貨公司地下的食品部,吃海鮮盤。這裏的空調及通風設備,是現代奇跡。四周明明賣魚蝦蟹/豬牛羊等,竟一點腥味也沒有。清涼。

【曾智華專欄】燈神投注大法

通常最多人研究練馬師、騎師、血統、檔位、特長、分數、歲數、班次、賠率、馬主⋯⋯以至騎師名字、綵衣,再到騎練或馬主有冇家人出現(「零零亨」的人妻觀察報道)⋯⋯近年有一種投注法,當事人乜都唔研究,只準備大批現金,𥄫實「燈神指示」。

【我家移加057】卡加利出差的雙人記:從商務到生活的探索

【專欄】上月,我有機會前往加拿大卡加利出差,而我也決定邀請我的太太與我一同踏上這趟旅程。在這一周的出差中,我們兩人的生活從日常的工作步調,轉變為一段深入探索卡加利生活的旅程。

【港青在加國385】尋找金庸痕跡

成長於千禧年代,昔日輝煌的香港娛樂事業已漸漸式微,後來的金庸電視劇幾乎全都是中國製造,全都說着陌生的普通話,怎樣也不能代入於其中。加上每隔三五年,又開拍另一個版本,漸漸地就像被麻醉了一樣失去了追金劇的興趣,寧願再次看一看某作品某段情節的文字描述,為自己構造另一個新的幻想畫面。

【阿濃專欄】藍鐘花

如果不計它產生的歷史,從歌詞內容到旋律的動聽,喬羽作詞、劉熾作曲,極具感染力的《我的祖國》(我寧取原先的歌名《一條大河》),有這樣的潛力。將來大家忘記政治,忘記背景,甚至忘記作者,它將會作為民族歌曲一代代傳唱下去。

【黃庭桄專欄】肥貓遇上土地公公

我不禁哈哈大笑,安撫K不用擔心,那隻肥貓雖然不是人類,但在同一屋簷下一起生活,也算是一家人。土地公公看待肥貓,活像一個爺爺跟乖孫相處。當乖孫捧著玩具,爬上爺爺的大髀,嚷著想一齊玩,爺爺準會慈祥地笑說:「好!好!你想點樣玩呢?」

【康子專欄】防「小黑」變成「大黑」

唯有積極面對。如果一早起來,連續發生三件「黑」事,應可斷定今日「當黑」。勿掙扎,勿反抗,大事勿用,盡量躺平,靜待太陽下山後終結。凡是以上種種,於一日內了結,僅屬「小黑」。可怕的是規模更大、破壞力更強、牽連更深遠的「大黑」。

【高慧然專欄】討厭木村的人

後面這個才是真正的原因吧?他們是明星,「塑造形象」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是敬業樂業的體現,因為「塑造形象」而討厭他們,純粹是借口。從心底裏妒嫉他們,但不好意思說出口,所以隨便找個比較堂皇的理由。

【曾智華專欄】廣播界鐵律:狠

「名銜」有冇意義呢?冇!絕對冇!其實《勁歌金曲》根本應該二十年前執包袱,因最光輝時期已過,再磨下去只會滑落。若當時TVB能決斷地將佢「光榮引退」,再創作一個新形象的音樂節目,效果理應較好。

【我家移加056】High Park家庭遊

【專欄】正式踏入春天之後,多倫多的天氣和氣溫怡人。這是我們一家人到埗加拿大,經歷過嚴寒之後,迎接的第一個春天。很多朋友都會趁著櫻花盛放的時候到各個有名的公園景點去賞櫻。對於我們還沒有車的家庭,很多朋友推薦坐TTC到HighPark看櫻花。可是櫻花盛放的那兩三個星期,有些周末在下雨,有些周末剛好有朋友到訪。最終這趟賞櫻之行的計劃,還沒出發,櫻花已凋謝了。

【港青在加國384】牡丹蝦宴

【專欄】早聞溫哥華牡丹蝦鮮美非常,去年未有機會品嚐,一直念茲在茲今年無論如何也要試試。上星期剛好到了牡丹蝦的盛產期,貨比三家後找到一間價錢相宜的海鮮市場,訂了一箱十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