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 Me Wine︱獲獎無數就是好的葡萄酒嗎?太多銅獎要小心!
【Tell Me Wine】當你站在酒架前又感到毫無頭緒時,會怎麼挑酒?選酒標設計最漂亮的?選來自你熟悉的國家的出品?
有見過一些瓶身貼滿獎項的酒嗎?通常貼在酒標上方或兩旁,說自己在甚麼甚麼大賽上獲得的一些金、銀、銅牌。這些信得過嗎?
甚麼酒會成為競賽酒
我會說,這些酒最少也會中規中矩,甚至再好一些,而且這些酒莊是積極的,最少對做生意、做市場推廣有追求,若在選酒方面毫無頭緒,我會說值得一試。
為甚麼拿那麼多獎,卻說可能只是中規中舉?說實在,這種葡萄酒比賽因為有供有求的關係,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場。供應方面,主辦方對每瓶葡萄酒都會收一份參賽費,動輒數千瓶酒參賽,那是一筆很大的收入。需求方面,就是有很多葡萄酒想被更多人認識,參加比賽有機會獲獎,酒莊的人有機會與很多業內人士交流,甚至可能被採訪報導,因此參賽也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推廣機會。
亦因此,本身已經有名的酒莊一般也不會參加這些比賽。你能夠想像Lafite和Palmer這些酒會拿去競賽嗎?要是這些名莊的瓶身上貼上幾個這些金獎貼紙,真是想想也覺得滑稽吧。事實上,一些很大眾化的品牌,例如澳洲Yellow Tail這種,也不會參加這種比賽,這些酒莊賣的是品牌熟悉度,推廣預算直接花在賣廣告、試飲、送贈品這些方向更理想。
話說回來,該怎麼看待那些滿滿是獎牌貼紙的酒呢?首先,那些獎牌基本都應該是真的,真的存在那些比賽,真的邀請了一些酒評人當評審,那酒亦真的有得獎。只是,這些比賽的主辦單位目標是甚麼?為廣大酒友嚴選好酒嗎?當然不是!這些比賽的目標是今年辦完以後,明年有更多的酒來參賽,讓他們賺更多的錢,哈。所以在一個比賽裡,出現金獎30個,銀獎130個,銅獎300個,並不那麼罕見。
太多銅獎有可疑
而且,有些大型比賽可能還分得相當「仔細」。隨便舉例,可能葡萄酒中會分成「澳洲紅酒」組、「美國紅酒」組、「意大利紅酒」組、「意大利汽酒組」、「西班牙汽酒組」這些,每個小組競賽酒可能只有200瓶,但都有數個冠軍,十數個金獎,數十個銀獎,不知多少個銅獎,又是另一種玩法。
在這情況下,「豬肉獎」差不多人人有份,很少會落空。
因此,即使不認識那些比賽,也不妨細看這些貼在酒瓶上的獎項。若果好幾個金獎,質素應該還是不錯的,若貼了五個獎,三金兩銀,也還好,若貼了八個獎,卻只有三銀五銅呢?這就可能要小心了。銅獎真是豬肉中的豬肉,若拿得出手的只有一堆銅獎,酒的質素恐怕成疑。
撰文:周采蓁
製作:CCUE
------------------------------------
作者:周采蓁,沒本事當「酒評人」,最多只是「品酒大使」。在香港當了超過10年酒界傳媒人,來到加拿大,繼續愛跟人說說品酒的故事。擁有WSET文憑資格,沒有將酒比較高低的分別心,只有讓更多人找到自己喜歡的酒的熱情。
延伸閱讀:
Tell Me Wine︱品酒人的氣味字庫 哪款紅酒是黑加侖子味?
Tell Me Wine︱通脹逼人喝不起香檳? 還有大把選擇
Tell Me Wine︱人人說開香檳 開的都是「香檳」嗎?
Tell Me Wine︱安省葡萄酒的好年份?從來都沒有……
Tell Me Wine︱一方水土養一方葡萄 風土影響酒質關鍵
Tell Me Wine︱高冷火石氣息 與別不同的葡萄Sauvignon Blanc
Tell Me Wine︱酒樽瓶封大對決 軟木塞還是扭蓋更好?
Tell Me Wine︱女生聚會入門酒推介 香甜唔易醉是答案
Tell Me Wine︱紅酒也要進雪櫃? 炎炎夏日爽者為王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