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騫-專欄

【陳雋騫專欄】生活質素

總而言之,客觀分析生活質素的話,要在乎供應與銷售之間的關係;主觀分析生活質素的話,在乎自我家庭收入與當下支出的比例,始終世上沒任何一個人可以因應其眼中的比例或平衡,來斷定個人所付出的消費是屬於高質素或低質素!但意外地發現只有香港的士行業,服務質素與收費才有密不可分的比較!

【陳雋騫專欄】習慣說

非常好的問題,但在我身上剛剛是相反!要運用到創意,就是因為想求變、求新意,因此若沒有平凡具規律的生活,或生活過於多姿多彩,反而令我會擱置創意、減低創作意欲。平凡與規律,在生活上我用兩個字便能清楚解釋:習慣。沒有習慣,便難於從習慣定出來的框架上運用創意,作出改變。就像彈琴一樣,如果沒有每天練琴的習慣,技術難以進步來創新之餘,亦未必能推進意欲創作練習曲目以外的音樂作品!

【陳雋騫專欄】蛋殼回收

那麼請問,你對上一次住在二世古十字路口的那間酒店,買外賣是怎樣?「大陣仗了!在酒店吃完後,丟棄垃圾時才發現有七個回收桶,紙張、鋁罐、玻璃樽、膠樽、廚餘、蛋殼也有獨立一個……第七個忘記了。」七個……那麼香港政府無聊在哪一處?「無聊在……等等,我在想。」這時黃生觀察到尷尬:「大家飲杯!」

【陳雋騫專欄】家庭三重奏

有幾個好處:演出全現場演奏,整體效果更佳;我可以重拾樂手樂趣;我的身份頃刻與女兒同等地位;一起回校綵排,綵排後一起離校,有親子元素,亦有親老竇元素!今天是最後一天演出,兩父女都有點不捨,這份經驗,我不敢替女兒說,但對我絕對是畢生難忘,有點像女兒踏入青春期前送給我的一份禮物。

【陳雋騫專欄】當年情

中學畢業到英國探姐姐,陪她往大學上課,但因為怕我悶,竟然塞了兩本漫畫給我,於她上課時閱讀,是《城市獵人》,於是又開啟了我另一個投入,閱讀完再找動畫追看。到了今天,Netflix竟然出了一齣《城市獵人》真人電影版,立刻打開預告片,那熟悉的片尾曲,立刻毛管直豎,佩服導演保留外,更是因為充分地勾起三姊弟的當年情。

【陳雋騫專欄】普通話考試

上周五終於回到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內,全班同學均在,人人正裝筆挺,各自拿著講稿練習,因為終於來到我們級別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答辯,即是把你畢業論文的題目、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再把研究的價值,於每人二十分鐘的答辯時間內,分享給在座的三位教授,獲得三人通過才能開始撰寫。這便不再是日常工作,而是要修讀畢整個學位課程才能經歷一次的經驗。

【陳雋騫專欄】七宗罪

在神州大地南北穿梭了一星期,帶著疲倦身軀回到香港,翌日早上便已到達北區上水惠州公立學校的禮堂:「我是今天的司儀陳雋鶱,今天主講嘉賓之一的車淑梅便知道,我正在清華大學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她在電台訪問我時問及我學了甚麼管理,我立刻回答她我學懂了情緒管理!要兼顧工作、家庭,還有學業,少一點情緒管理也會敗給壓力。幾十歲人的我也在學、在情緒管理之中掙扎,那更何況我們的下一代學童!」

【陳雋騫專欄】頻撲

初次踏足長沙,住在機場酒店內,原來附近夜市林立,半班同學出外吃了一頓豐富消夜才休息,就這樣逗留於長沙不足十小時。濟南,亦是初次踏足,卻直接前往當地市政府大樓會見市政協團隊,傍晚才到酒店辦理入住手續,這刻我卻要離隊,前往山東廣播電視台,因為我之前代表香港參加《山東省第四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大賽》,竟然意外地奪得「創意視頻」組別一等獎,這晚剛巧是頒獎禮,就在這天時地利下出席領獎,而這天是星期一。

【陳雋騫專欄】第四台

我仍在中小學的時候,負責一家每位成員的接送是媽媽,因為只有她願意駕駛,於是97.6便成為我自小最熟悉的數字,無論媽媽驅車接我放學、送往鋼琴班或一家郊遊,車內的收音機都必定是顯示97.6這一個數字。那時爸爸經常說,媽媽亦非常同意:聽收音機,只有這個台可以全日聽足二十四小時而不會有絲毫煩厭。

【陳雋騫專欄】鋼琴家謬誤

鋼琴界最近有一條短片在社交媒體流傳,是關於「五個最令人討厭的鋼琴家演奏動作」,演奏過鋼琴的無不捧腹大...

【陳雋騫專欄】切食物的藝術

尤記得三年前仍在抗疫階段,學校停課,於是我經常帶著兩個女兒到中文大學一片草地上野餐,照片有時會放在社交媒體分享,不時被朋友發現,便臨時嚷著要一起野餐,因而要即時到超市多買一些即棄餐具。那時仍是六歲的小女兒,必定第一時間拿起木製餐具:「因為塑膠不環保,貴一點也要!」不會很難切嗎?今天爸爸帶了慢煮豬扒作野餐主菜!「牛扒、豬肋骨我都切過啦!有技巧地磨快一點便可!爸爸,不是要我教你吧!」

【陳雋騫專欄】用音樂來親子

一眾已有家室的音樂人,拋妻棄子來一場HappyHour,邊喝邊談,卻不是談音樂,而是談親子:「以音樂來親子,原來也不是這麼容易。」「在家中想一起合奏,不消五分鐘兒子便失去耐性。」「女兒天天下課後在校有歌詠團練習,兒子則天天留校管弦樂團練習,想一起玩音樂都沒時間。」

【陳雋騫專欄】新世代身教

AI生成的出現,就這方面的討論熱烈了很多,不但在藝術文化圈子內討論對創意和創作的衝擊,原來中小學生也在議論紛紛,交流看法。大女兒便曾經問過:「爸爸,既然將來勢必有電腦AI輔助,那麼我現在學的,例如數學科、美術科等還有甚麼作用?我還可以為世界作出甚麼貢獻?」還好自己之前在多次演講或訪問中,已回應過對藝術的看法:AI生成的藝術作品意義性與歷史性不大,論據便不在此再詳談。

【陳雋騫專欄】身份認同

全職工作性質是營運活動製作及工程公司,因此客戶包括不少香港的學校,例如聖保羅書院過往十多年的周年慶祝晚宴,都是由我們公司負責統籌,與舊生會已超越客戶及供應商的關係,長期誤會我是學校舊生,人人稱我師兄或師弟,我怎樣解釋也沒用。至於太太是拔萃女書院校友,我這個姑爺當然陪伴出席過不少活動,與拔萃女、男書院的校友都日趨熟腍。

【陳雋騫專欄】舊波鞋

不知是否只是我兩個女兒,還是全世界小孩都一樣:每次買一對雪白的波鞋,在不足兩個月內,均可以將其變成恐怖片道具一樣,變成灰色之餘,污跡處處,鞋頭穿了幾個洞,鞋尾棉花像用刀劏肚後內臟般溢出,接下來就是老師對我說:「爸爸家長,請緊記我們學校體育課必須穿上白色波鞋,灰色是不接受的。」每次都覺得自己有點冤枉。

【陳雋騫專欄】大家族

叔叔喪禮後,很難得與其他叔叔嬸嬸和媽媽聚首吃頓飯,剛失去一個生命,話題便圍繞著家族裏的新生命,即是他們的孫兒們。「睇見佢哋湊就辛苦。」「我的兒子每天只能睡五小時。」「他們這代養孩子很貴,所以生一個足夠。」這時媽媽突然插一句:「你知不知道我這個大兒子最叻是甚麼?」親戚們異口同聲說是彈鋼琴,「本來是,現在最叻湊仔!」

【陳雋騫專欄】紅磚屋

出席香港紫荊中樂團的音樂會,下半場節目是《城寨風情》音樂劇的選段,以唱演劇方式演出,爸爸是填詞人,到場後當然遇上很多爸爸生前的朋友。杜國威即時託我問候媽媽,蔡錫昌卻問我爸爸在哪裏,誤解意思,便說他在天堂:「我知,我是問你爸爸安葬在哪裏,因為我想探望他。」噢!在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陳雋騫專欄】通山跑

翌早用自攜的邊爐爐頭煮早餐,但因為風大,半小時也不水滾,唯有轉至營地的廚房煮食。吃畢後工人姐姐與小孩和Lexie往後山考察,我和太太驅車拍拖往錦田一間特色咖啡店喝咖啡,繼而買餸,因為晚上一起野外燒烤,主菜是韓式牛肋肉,當日新鮮在尖沙咀韓國街購買,來回車程也只是四十分鐘。

【陳雋騫專欄】香港紫荊中樂團

電話響起,是本地揚琴名家郭嘉瑩:「鋼琴王子,我們想邀請你欣賞一場陳能濟擔任樂團藝術總監的《香港紫荊中樂團成立音樂會》,下半場是以唱演劇形式,來重新演繹你父親填詞的《城寨風情》音樂劇,因此想誠邀你出席。」我已購票,到時見,Good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