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康子專欄】情深一往四百年

今年《香港藝術節》,有兩大重頭戲:國家京劇院《帝女花》(原著:唐滌生),以及上海崑劇團的全本五十五齣的《牡丹亭》(原著:湯顯祖)。

【康子專欄】不可理喻的愛情

而是在改朝換代,翻天覆地的轉變中,穿越「明末清初」的時空,假借長平公主與周世顯駙馬,抒發國破家亡的傷痛。

【康子專欄】有情「不了」,無情「完了」

明朝末年,崇禎帝國破家亡,原是發生在北京的故事,卻被唐滌生大筆一揮,帶來遙遠的南方,由任白《仙鳳鳴》發揚光大。

【康子專欄】太多評論,太少創作

文中提及大導演張徹(1923年至2002年),只有他,「評」而優則「導」,獲邵氏賞識,自己動手,拍出一連串風格強烈的動作電影,開創一個新時代。

【康子專欄】瑞士加價抗遊客

一支可樂賣七十元(港元,下同)!香港當時約售七元,其他歐盟國家差不多,在六至九元之間,未至於太離譜。

【康子專欄】預言:香港電影復興

不只寫文章。有拍片,有網台,有討論區,總之一部電影拍出來,幾百人多角度評論,上下左右前後包抄,無微不至。

【康子專欄】看誰佔大多數?

聰明朋友唸中學時,有位歷史教師,曾經說過很有智慧的一番話:「人類的歷史,其實由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輪替上場組成。」(大意)

【康子專欄】你有錢?分給我!

朋友對此,堅決拒絕,但經不起老公懇求,算了吧,暫且收留這位大姑奶,先旨聲明:一待她找到工作,請立即搬走。

【康子專欄】歸路,在前方

「爆炸頭」唱得出奇的好:深情,蒼涼,無限低迴。尤其是《再回首》(1989年),勝過原唱的蘇芮/姜育恆。

【康子專欄】請吃飯易,代戒口難

但是可以「代」多久?先前寫《誰可以替你活下去?》(2月19日),因「愛」之名,到最後,始終是各自的命,各自修行,不管好歹,仍是靠自己活下去。

【康子專欄】縹緲間,想當初

中國的地方戲曲,從來是「北傳南」,《帝女花》(1957年)出自香港劇作家唐滌生的手筆,卻是極罕有的「南傳北」。

【康子專欄】停止窮遊的那一天

人龍甚長,大家持毛巾、肥皂,耐心等候。忽然見前方,有位洋大叔,看上去有五十、六十歲年紀,滿臉疲勞在站隊。

【康子專欄】當遊客氾濫成災

以2019年尾,「疫症來襲」作分水嶺。之前,香港已有流行語:「去旅遊,去到盡。」預兆不祥。

【康子專欄】「小輪」傾側,「纜車」排長龍

建議二:乾脆將人龍引上山,下一站「白加道」(BarkerRoad)。繼續下去,終於會排到上山頂,好嘢,大家唔使煩。

【康子專欄】香港三寶之電車特使

但既然各路英雄賞面,小小地方被抬舉坐擁「三寶」,唯有努力配合,致使每日上班族與各地遊客,展開近距離「詠春」式搏鬥,只求畀條生路行吓。

【康子專欄】誰可以替你活下去?

但是以上種種,僅是基本功課。最重要是將佛法「用」於混濁惡世:「持戒」、「忍辱」、「精進」等,不能身代。

【康子專欄】省港澳亞一家親

年初三下午的金鐘,也好不了多少。久聞「金鐘羅湖一線通」,可能亦因此,擠滿了各地遊客,本地人、露宿者,以及來打卡的寵物貓狗等等。

【康子專欄】嚴打「高科技」惡行

先前筆者已提及(1月23日《當我追不上「高科技」》),受害人從十九歲的「港漂」大學生,到九十歲的屯門阿婆,俱不能幸免。

【康子專欄】「立春」雨雪兆豐年

第二,大雪天夠凍,害蟲死得乾乾淨淨。第三,越大雪,冬天越冷,庫存的過冬食品不易變壞,農戶可以捱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