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 專欄
【康子專欄】一切「變」,皆看「化」
先從命理角度剖析。為甚麼斗數以「化」為精髓?為甚麼佛教說「諸行無常」(三法印之一)?因為源於世相一切多變。
【康子專欄】立冬,蝴蝶飛走了
不,我才不願做蜜蜂,我也要做漂亮的蝴蝶:飛來飛去,四處採花,風度翩翩美少年,精通吃喝玩樂,不枉此生。
【康子專欄】追不回的風花雪月
美國那邊也有發表報告:現存人口,最有錢的是「嬰兒潮」一代,即是戰後出生,現今六十、七十歲年紀,消費力最強。
【康子專欄】一韓一麵,輕裝上路
踏入11月,果然「秋決」:在金鐘太古廣場,經營數十年的意大利名店「Cova」,關掉餐飲及下午茶業務,改為糕餅/朱古力專門店。
【康子專欄】灣仔火紅建築群
三大特色。第一:結合酒店、商場、巿集、酒樓,多類型食肆,以及健身中心、公園、遊樂場等,成為新活力社區。
【康子專欄】「化」:適應時代轉變
像我們讀書,中小學重吸收/學習/記憶。可是上到大學,着重你對題目的演繹,必須有個人的觀點與看法,而不是靠死背或抄襲。
【康子專欄】坐「書房」,走「江湖」
所謂「江湖派」,注重實踐,多做事,少說話。像先父、黃金臺、莫天雄師公、趙師兄,以至澳門胡寶劍等,俱是占卦的高手。
【康子專欄】悼念「紫微斗數」王亭之
看新聞報道:「佛學及命理大師」王亭之(原名談錫永,1935年至2024年),於加拿大多倫多逝世,享年九十歲。
【康子專欄】黑暗的11月
老外稱為「黑暗11月」(DarkNovember),或乾脆說是「黑色11月」(BlackNovember),有大量以此為名的小說/電影/劇集等,題材陰冷悲慘,聞者驚心,屬秋冬自殺率最高的月份。
【康子專欄】瑞士銀行家在香港
像瑞士。戰後以來的人間天堂:本年度,榮膺「全球最適合退休生活」國家(《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WorldReport》),世界排名第一。
【康子專欄】一啡,一餅,一蝦餃
統統是事實。但是另一邊廂,新開的「一啡一餅」店,如雨後春筍,灣仔/金鐘/中上環,遍地開花,甚至有一間,專賣「咖啡加烈酒」,高難度,常爆。
【康子專欄】你不做?我做
非比尋常,年輕時猶可,50歲後開始勉強;去到60歲,雖然筆者常鼓勵「第二人生」,無奈精神/體能/魄力,俱大不如前,惟有量力而為。
【康子專欄】埋年結:你「破」了沒有?
關鍵在於一個「破」字。這兩年來,你破了沒有?不去舊,何來新?非破不可,因為舊的一套太爛了,要是仍不搞新意思,惟有大家一起沒頂。
【康子專欄】謝賢:人際感應之典範
更何況多愛幾次?多結幾次?究竟當今世上,有誰處理得比較好?聰明朋友從女性角度,提名大明星「謝賢」(「四哥」),認為他在這方面堪稱翹楚。
【康子專欄】人與人的「錯誤」感應
即是香港人說的「搭錯線」。出來做事「唔醒目」/「九唔搭八」,與人交往「表錯情」,新一代叫「缺乏同理心」,總之是溝通不到。
【康子專欄】你記得我嗎?
傳統的銀行業務,替客戶投資即可。但是「家族」已有錢了,現在要講究傳承、立名,以及資產分配,希望能世代相傳。
【康子專欄】最可怕的報應
整件事極度複雜,比火箭科學更深奧,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幸,學校沒教,父母不懂,出來做事,更加沒有人肯提點。
【康子專欄】謙和厚道,和平分手
像先前說的「小生」,為轉新工,得罪上司同事,究竟是衰「有心」:性格陰沉涼薄?或錯在「無心」:宅男一個,不懂人情世故?
【康子專欄】惡劣分手,回頭太難
尤其是在「來」與「去」之間,為甚麼要「好」?因為一不小心,後果可以非常嚴重,隨時搞出人命,新聞版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