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仁心
【評論】開源節流須具體 郵政改革勢在必行
作出重大改革,旋即引起工會強烈反彈,發起全國罷工。長期膠著的勞資談判,加上公司每日虧損約1千萬元,凸顯改革已迫在眉睫,無法再拖。
【評論】博勵治不能只當重砲手 民主議會須出色反對黨
[世道仁心]縱觀國會秋季會期首周形勢,兩大黨的交鋒,似乎將集中於生活成本和預算案赤字。對重返議會的保守黨領袖博勵治而言,可謂駕輕就熟,但他同時需重塑形象,因為現在的對手不再是小杜,是卡尼。
【評論】國會秋季會期今展開 民眾也要動起來
[世道仁心]今天,國會秋季會期正式展開。聯邦大選所激發的政黨競爭情緒,經過數月沉澱,也該告一段落。隨着議員步入議事廳,民眾亦應調整心態,從選民角色轉為民主監察者,積極關注執政者與反對黨的表現。
【評論】撤電車銷售目標合理 計啱條數更利環保
其實推動任何政策,當局都必須有清晰的政策思維。即使是推動環保相關措施。如果用倡議者的心態,甚至以站在道德高地的視野去強行實施,到頭來也可能只是勞民傷財。
【評論】芥花籽太依賴中國市場 一招助推多元發展
提出的背景,往往是針對加美關稅博弈,因為美國是我國超大貿易伙伴。然而,推動市場多元化策略,不一定只針對美國;而且要拓展的也不只是海外市場,也可以是工業範疇。
【評論】簽長約避免遲吓又罷工! 加航勞資糾紛的啟示
【世道仁心】前後約3天時間,從展開罷工,到工會宣布違反政府復工令,到9小時馬拉松式談判,加航勞資雙方終於上週二(19日)凌晨達成臨時協議,一場影響廣泛的罷工宣告結束,但過程中,數以萬計民眾受牽連。
【評論】原住民地權高於業權 全國基建料難雷厲風行
[世道仁心]我國史上歷時最長審判終有結果,卑詩省最高法院於8月8日裁定,提出土地索賠的4個原住民部勝訴。而最受關注的是,法院裁定原住民所有權高於私人產權。卑詩省府鐵定上訴,預料仍會有一輪法庭攻防,但對現時聯邦及各省熱烈討論的全國大型基建項目,已投下一道陰影。
【評論】加墨亦友亦對手 確認「三邊共識」更利談判
說此行「非常成功」,「討論的深度和層次非凡」。
【評論】超長選票損民主體制 須制定持平應對措施
【世道仁心】在一個民主社會中,民主不只是一個理想、一種理念,更是一個有持續性的體制。要這個體制能穩定地運作,必須有效機制配合,包括法治和憲政保障,權力分立和制衡,公民參與,媒體獨立等,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是,公平的選舉機制。
【評論】關稅脅逼大限又至 「防火牆」 穩住陣腳
【世道仁心】8月1日,又將迎來一個關稅大限;但長遠而言,更需注意的是那道「防火牆」—《加美墨協定》(CUSMA)。
【評論】加徵鋼稅不只跟美走 我國自有經濟邏輯
[世道仁心]總理卡尼上周三(7月16日)宣布一系列針對鋼鐵進口的新關稅,包括自8月1日起收緊對非自貿國的鋼鐵產品進口額;以及對所有含中國冶煉澆鑄鋼材的非美國進口產品,實施25%額外關稅。
【評論】有情緒有先例 亞省分離牌跟誰學的?
【世道仁心】亞省降低公民發起公投門檻,被視作為脫離聯邦公投鋪路,「亞獨」呼聲甚囂塵上。一個省要脫離聯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是一次公投結果51%支持脫離,就能馬上宣布獨立,自成一國。亞省現時的目標,更似是仿效魁省,極力爭取在聯邦體制中高度自主,這從省府推動的「AlbertaNext」民調中可見一斑。
【評論】加拿大立國之路:一個壓力激發團結的故事
【世道仁心】世界局勢風起雲湧,關稅戰烏雲蓋頂、境內經濟脈絡不通、南鄰傳出吞併呼聲…...種種麻煩事,近期榮繞着國民心頭。
【評論】向華買船反高潮 我國須重振製造業
[世道仁心]卑詩渡輪(BCFerries)早前宣布,將建造4艘渡輪的合同,批予中國招商局工業集團威海船舶有限公司,惹來政商界及民間組織一大波批評。
【評論】兩大現實前不再拖數 增撥軍費重樹國際形象
[世道仁心]總理卡尼上周宣布,增撥約93億元國防支出,令我國於今個財年達到北約(NATO)所規定,軍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的目標。較早前所承諾於2030年前達標提早了5年。
【評論】「聖誕卡尼」堪玩味 兩級政府不會只講心
【世道仁心】卡尼政府上場後,首次全國省長及地區首長會議,與會者相談甚歡,其樂融融。要形容這場會議,最為點睛的一句,是安省省長福特(DougFord)把總理卡尼稱為「聖誕老人」。其到肉之處,不在於為會議平添一份喜慶,而是點出了兩級政府關係的重點。
【評論】冀求團結仍棘手 能源發展變數多
[世道仁心]在美國關稅威脅的大環境下,我國任何涉及跨省的議題,都一定以團結行先,但在實際運作上,有一些範疇始終比較棘手,能源和環境是其中一項。
【評論】再度放棄權力制衡 自由黨黨團令人失望
[世道仁心]在卡尼(MarkCarney)領軍下,自由黨連續第四度贏得大選後首個黨團會議,未有通過採納《改革法案》,給予黨團制衡黨領的權力。
【評論】美中誰跪非重點 我國須看準形勢謀發展
【世道仁心】美中大砍關稅,誰跪?是一個沒有具體意義的問題。因為在貿易博弈中,關稅只是手段。要爭取有利位置,長遠穩步發展,我國必須看準手段背後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