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芥花籽太依賴中國市場 一招助推多元發展

[世道仁心]「拓展多元化市場」,可說是近期談到國際貿易問題時,其中一個最多提出的解決辦法。
提出的背景,往往是針對加美關稅博弈,因為美國是我國超大貿易伙伴。然而,推動市場多元化策略,不一定只針對美國;而且要拓展的也不只是海外市場,也可以是工業範疇。
我國乃全球最大生產國
中國於本月中宣布,對我國芥花籽(canola)進口徵收75.8%反傾銷稅,這對本地農民帶來嚴重衝擊。
我國是全球芥花籽最大生產國,2024年佔國際市場總額約23%。根據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的數字,芥花籽是國內第二大種植面積的農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逾2,100萬英畝,為農場帶來129 億元現金收入。
我國芥花籽輸往世界各地,但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2024年出口總量達 590萬噸,佔總出口量67% 。很明顯,高度依賴中國市場。
靠其他市場一時難補損失
雖然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的聲明表示,本年我國對歐盟、阿聯酋、日本和墨西哥等市場的出口已有所增加,但要做到大幅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估計仍有相當距離。
去年,我國芥花籽出口市場,排在中國之後的是日本和墨西哥,兩國都是繼中國之後,全球最大芥花籽進口國。日本的需求穩定,但只佔我國出口總額約11%;墨西哥需求有上升趨勢,但僅佔7%。
再加上來自如澳洲、烏克蘭等其他芥花籽出口大國的競爭,要通過增加向其他國家出口彌補所有損失的中國市場份額,並非那麼簡單。
潔能市場有得做
然而,市場多元化,不一定只看國外巿場,也可以是其他工業領域。
面對中國的挑戰,加拿大芥花籽協會(Canola Council of Canada)向渥太華提出,政府鼓勵進口回收食用油的做法,不一定有助環保,卻間接讓外國業者佔據清潔燃料市場。
進口回收食用油可用於再生柴油(Renewable Diesel)。再生柴油是一種由生物質原料製成的清潔燃料,跟傳統柴油化學性質相近,可直接替代使用。
由於《清潔燃料法規》(Clean Fuel Regulations)給予較高的低碳評分,令進口回收食用油成為製造再生柴油的熱門原料。
禁摻假食用油䆁放產能
進口回收食用油主要來自亞洲,但近年研究發現,部分回收食用油摻假,混入了棕櫚油。由於棕櫚油生產與東南亞砍伐森林活動有關,嚴重破壞生態。去年,美國已有跨黨派參議員要求徹查。歐盟更通過法例,嚴禁來源於砍伐森林地區的商品(包括棕櫚油)進入歐盟市場。
用芥花籽所提煉的油,可取代進口回收食用油,成為更穩定高質再生柴油原料。加拿大油籽加工商協會(Canadian Oilseed Processors Association) 估計,若限制進口食用油入口,將可使約250萬噸芥花籽重新導入國內再生柴油生產,相當於2024年出口至中國總量的42%。
加拿大已有多個新建或擴建的芥花籽壓榨與再生柴油設施,預計可處理大量芥花籽原料。
卡尼政府強調要把我國打造成能源大國,協助芥花籽導入再生柴油,不但能讓業界擺脫過分倚賴中國市場的困局,又能推動發展符合歐盟與北美嚴格環保標準的高質素潔淨能源,一箭雙雕。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