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鵡專欄】一盅兩件 半盞辛酸
【漂流教室】今天和朋友娟飲茶。她一邊啜著普洱,一邊訴苦。苦水足足倒了兩個小時。
娟在一間中文學校教中文。薪水低,這已經是業界共識了,只比最低工資多一點點。工時又短又不穩定。可真正讓人崩潰的,並不是錢,而是那群——家長。
這些孩子每星期只上兩個小時課。課堂上老師得教課文、講詞語、寫生字,還得用英文解釋一遍。這邊的孩子中文底子薄得可憐,有的幾乎連「你好」都說不順。再加上西式教育養出來的小孩都「活潑」得不得了,一堂課下來,老師不是在教書,而是在用生命吶喊。
嗓子啞了不算什麼,真正讓人心寒的,是那些天外飛來的投訴。
有老師被投訴,原因是她阻止一個學生的哥哥闖進課室接人。老師嚴厲地說「必須由家長接走」,結果家長群組裏炸了鍋:「態度惡劣!」但若真出事了,家長會不會追究「學校管理不嚴」?
作業也不能幸免。流程表上寫著「學生須在家完成作業簿」,家長馬上投訴:「太難了!孩子不會做,我還要教,太辛苦!」於是老師被迫在課上陪著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這大概就是「家庭」教育的新定義。
家長還說:「我們是來學中文的,不只是寫字,要會聽會說!」於是兩小時的課,得涵蓋閱讀、寫作、聽力、口語、中英雙語教學、心理輔導與秩序維持。
十幾個孩子吵成一鍋粥,老師像戰場上的指揮官,滿堂烽煙,滿喉沙啞。
更神奇的是,老師還得加入家長群。白天上課,晚上被召喚,半夜家長發信息:「老師,我家寶寶今天被同學推了一下,請處理!」有家長更誇張,直接在老師做另一份工作時打電話投訴:「我的孩子被欺負了!你要……」——這是中文學校,還是危機管理中心?
期末還要改考卷、寫報告,全是義務勞動。最終得到的是:
「老師穿得太性感!」
「課本太難!」
「老師水平太差了!」
「孩子中文沒進步,下學期不報了!」
真想替老師回一句:「一個課程十六堂課,學費一共三百塊錢,你和孩子全程講英文,回家不溫習,不做功課,指望兩小時能練成中文達人?這邏輯怕是從月球進口的吧?」
說到底,這些家長要的不是老師,是魔法師。用最低的薪水、最短的時間、最吵的環境,培養出最完美的結果。世上真有這麼划算的事嗎?
其實,要這麼多要求,不如請私教好了。給五十、一百一小時,專心教你的孩子,何樂而不為?可惜,大多數人不捨得,也或許真沒那個能力。
於是只好拿着雞碎散銀,卻要求人家鑄造一座金山。這不是教育,而是幻覺。
娟嘆氣說:「唉,揾食艱難啊!」
我點點頭。
普洱在杯中打轉,像一面小小的黑鏡,照出人間最殘酷的現實——在華人世界,教書育人從來不難,難的是被尊重。
文:陳鵡
作者:陳鵡,中文講師一枚,教過香港幾所大學,漂洋過海來到溫哥華,繼續用中文傳道、授業、解惑(偶爾也解悶)。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