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移民

【佚民專欄】Pingle’s Farm Market一日遊

【港人移加612/佚民專欄】不少人形容剛過去的這個LabourDay長周末為夏天的最後探戈,其實也不為過,一來暑假剛好完結,二來秋意亦已初現,雖然猛烈的陽光仍在,但溫度已經悄悄地降至20度左右,一個不小心很容易會著涼。初秋既至,冬天也不遠矣,既然如此,自然要更珍惜夏天的尾巴,我和幾位朋友決定延續去年的傳統,再次舉行農場一日遊。

【阿朗專欄】與「尼亞加拉大瀑布」相遇

繼「逃出中央島」和「太陽花田下」的旅程後,我和阿晨再次踏上夏日活動之旅。更讓我們興奮的是,雖然我和阿晨來到多倫多快將三年,但是我們一直還未踏足過尼亞加拉瀑布區。這張CliftonHill之FunPass就成為推動我們前往瀑布的動力。

【咕菇固專欄】不用「搭枱」的日子

要知道香港寸金尺土,餐廳只能挖盡心思,用空間換取金錢。於是,一張好端端的餐桌,就四分五裂,被劃分成六七個區域,分派給七到八人。所以外出吃飯向來是不許你注定一人。正吃著牛腩河,忽然侍應一個招手,「先生,介唔介意坐埋少少。」兩個陌生人就被硬生生湊到你的旁邊,看著別人坐向來,連飯菜都散發出尷尬的氣味,即使跟好友相對,整餐飯也會默不作聲,要與電話作伴,還被逼聽著隔旁那些雞毛蒜皮之事或是某些人情海翻波。

【陳鵡專欄】移民的捷徑 要不要跟本地人結婚?

【漂流教室】加拿大,一個被無數人視為理想國度的地方。有人為了教育,有人為了工作,有人為了自由與尊嚴,踏上這片土地。而在眾多移民途徑中,有一條始終引人爭議的捷徑——婚姻與同居伴侶。

【佚民專欄】人生第一場拉力賽(上)

到達了用作比賽路段的FireAccessRoad,一下子由瀝清路變為沙石路,顛簸不已的路面令本來昏昏欲睡的我們立刻提起勁來。由於這次大會採用OpenRecce,讓參賽者在開賽前限制時間內預先沿着賽道行駛,以準備比賽時用到的pacenotes,也就是副駕的人肉GPS,因此我們一路上不時遇到呼嘯而過的參賽車輛,過癮不已。

【佚民專欄】Chapters悄無聲息的沒落

【港人移加607/佚民專欄】通常每隔兩三個月,那股逛書店的癮便會莫名地湧現出來,上周才剛到MarkvilleMall的Indigo打了一會書釘,前幾天正想到已有一段時間沒有造訪過的Chapters看個究竟,怎料打開GoogleMaps時,卻發現以往去過的Chapters原來已經統統結業了,不禁感到十分可惜。

【阿朗專欄】太陽花田下

【港人移加606/阿朗專欄】我和朋友阿晨雖然在前個週末,經歷了「中央島之劫後餘生」,但是並沒有讓我們對一起進行戶外活動產生陰影。適逢現在是太陽花盛開之季節,我和阿晨約好,趁著週末一起到位於Atwood的KadylackFarm進行一次SunflowerWalk。

【咕菇固專欄】加拿大肥胖的魔咒

當然說穿了,自己在加拿大復胖其實更多是自律的問題,加上以車代步,縱然我的工作已經容許我像一隻馬騮四處通山跑,但這樣的運動量恐怖也去掉不到一杯TimHortons。唯有靠自己的意志,再一次與卡路里堂堂正正的決鬥。

【陳鵡專欄】加拿大的工與活:白人打球,華人打工

【漂流教室】來到加拿大,很多人說這裡是天堂——空氣清新,風景如畫,最令人稱道的是那傳說中的「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Balance)。西人下班後不是去打球、健身、跑步,就是直奔酒吧享受「HappyHour」,彷彿人生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週末。

萬錦社區中心辦家庭博覽數百人參與 關注新移民華人家庭精神健康

【星島現場報道】萬民衛斯理社區服務中心(MarkhamWesleyCentre)本周六(8月23日)舉辦「2025家庭博覽暨座談會」,為新移民華語家庭提供各類社區資源,活動吸引數百人參與。

【社區資源】萬錦社區中心辦家庭博覽 助新移民家庭融入社會

【星島綜合報道】萬民衛斯理社區服務中心(MarkhamWesleyCentre)本周六(8月23日)將會舉辦「2025家庭博覽暨座談會」,旨在協助新移民家庭融入加拿大社會。

【純一專欄】多倫多韓國節:文化如何成為一個國家的名片

【港人移加603/純一專欄】計劃好這個週末要去哪裡了嗎?如果還沒有,不妨走一趟北約克的MelLastmanSquare,參與多倫多韓國節,感受別的文化的魅力。

【佚民專欄】人生第一場拉力賽(下)

【港人移加602/佚民專欄】伴隨着轟隆隆的引擎聲出現在眾人眼前的第一輛參賽車輛,正是在拉力賽歷史佔有一席重要位置的SubaruImprezaWRX,也是我最想擁有的一輛車,當看到那輛熟悉的車飄移入彎時,配合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實在興奮不已。

【咕菇固專欄】同一個世界 不同的空間

【港人移加600/咕菇固專欄】到底加拿大經濟有多差?從前沙士或是金融海嘯,我都很年輕,經濟好不好我全然不需操勞,愁眉苦臉的都留給了大人。你很難透過新聞上的數字去感受到什麼是經濟差。但現在我長大了,來到了加拿大,我漸漸明白原來經濟差是這麼一回事,你會感受到連空氣中像是瀰漫一種絕望氣息。會明白有一種狀態是生活逼人,是入不敷出,原來經濟差的時間,連呼吸都會有一種重重的壓力。

【陳鵡專欄】虎媽的碎碎念 vs. 西方爸媽的佛系育兒

【漂流教室】有一次中文課,我們聊到了「TigerParent」——也就是傳說中的虎爸虎媽。我問同學們:「你們聽過這個詞嗎?」大家一臉茫然,彷彿我問的是外星語。於是我舉了個例子:

家和派免費ROM門票 今明兩月活動一覽

【星島綜合報道】社區服務機構家和(CFSO)將會向合資格人士免費派發安大略省美術館(AGO)或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M)門票。除免費門票外,家和亦會舉辦一系列活動,涵蓋就業服務、新移民安居服務、入籍服務等範疇,有興趣參加的人士可以到家和網站報名。

【純一專欄】多倫多staycation

【港人移加598/純一專欄】今年四週年,男朋友安排到1Hotel過一個週末,抽出時間一起放鬆和慶祝。1HotelToronto位於downtown,是五星級的酒店,以可持續設計聞名。一走進大堂,就看到大量木製傢俱和綠色植物,空氣混著淡淡的木香與花草氣息。家具與裝潢採用回收木材、大理石和原生植物,甚至連餐桌都是由風暴時倒下的樹木改造而成。

【阿朗專欄】逃出中央島

朋友阿晨一直很喜歡戶外活動。雖然我和她來到多倫多已經有兩年多的日子。可是我們都從未踏足過多倫多島。於是我們趁著這個活力洋溢的夏季,便相約於上星期六前往多倫多島。享受陽光和沙灘。

【咕菇固專欄】地下室手記

【港人移加595/咕菇固專欄】算一算日子,在多倫多這地下室,我已經「藏匿」了快四百天了。要知道當初我跟室友一行五人,想在這多倫多找一間五房的房子?挑來挑去但找不到合適的。只好屈就一人住在地下室。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住在地下室,反倒是我,一想到自己可以獨佔一整層,就當仁不讓下放在這裡。

【陳鵡專欄】唐人街紀事:一位老人的沉默求救

這裡是溫哥華唐人街的一家華人慈善機構,專門協助不懂英語的長者與新移民。文君(化名)是這裡的義工,年輕、熱心,來這裡工作已兩個多月。她照例遞上表格,卻在抬頭的瞬間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