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譚瑞玲評論
【讀書明理】凍齡有何不妥(下)
【譚瑞玲專欄】日本心理學家佐藤真一在《練習好好變老》一書中,明明正向地激勵長者在遲暮之年,仍可持續成長和發展,卻反過來又説,要努力經營才可以達到目標,難道他自己也年屆六旬,都不知道老人家已體衰力弱嗎?
【讀書明理】凍齡有何不妥?(上)
隨著科技及醫學的進步,不少長者比起上一代的公公、婆婆,看起來確是年輕不少。當然亦由於很多即使上了年紀,仍努力不懈護膚保養,小心飲食,勤於運動,身體機能得以減緩衰退。那不是求之不得嗎?
【讀書明理】從宗教角度看:統治者追殺令下一介草民的良知
【譚瑞玲專欄】今天大家提到猶太人,可能只聚焦在以巴衝突中強勢的以色列政權。然而,其實猶太人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多次遭到迫害、清洗,並屢屢的國破家亡,甚至歷盡多年失去國土而離散(diaspora)至世界各地,當中還常受到當地人的排斥和誣陷為災害的罪𣁽禍首。
【譚瑞玲專欄】痛失至愛了⋯⋯
或許你會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節哀順變吧。可是,正是人世間充斥著灰暗悲情,對那些本來已承受著生命千瘡百孔的人,如早已受盡原生家庭的煎熬、在戰亂中飽嘗破碎,或於政治漩渦𥚃受折磨至頹唐委靡,若果連最後一根稻草都失去,怎樣走下去呢?
【讀書明理】日本辭典《大渡海》
【讀書明理】在今天找字義都只會依頼手提電話程式的時代,不少人已將家中的老爺辭典束之高閣了,卻有人寫了一本關於製作辭典的小説,你會看嗎?由三浦紫苑所著的《啟航吧!編舟計畫》,就是這題材的作品,而且廣受日本各階層歡迎,被譽為2012年度在日本征服最多人的小說,並在「本屋大賞」史上以最高分奪冠。
【讀書明理】截至2019年……「國際義人」有二萬七千多人
【譚瑞玲專欄】全世界能被譽稱為「國際義人」的,截至2019年為止,只有二萬七千多人,為數最多的是波蘭人,而來自中國的只有兩人,從日本的卻少至一人,強如美國,也只有五人!
【讀書明理】何以滿城盡是娼?
【譚瑞玲評論】自從美國加州在1848年發現金鑛後,淘金熱引來初次大量的男性華人入境,尋金熱潮過後,華工留下來從事各種體力勞工,華裔男女比例卻一直嚴重失衝,終於竟出現了連中國故鄉也鮮有的光景:華人妓女甫一到步舊金山,便在碼頭被公開拍賣!
【譚瑞玲專欄】兩個尋死的男人
【譚瑞玲專欄】一個已病入膏肓,止痛藥不再見效,痛不欲生;另一位則失去顛峰的事業,太太及兒子離他而去,感到生無可戀。兩人竟結伴去尋死,會有甚麼結局呢?
【讀書明理】為何天葬?為何不是土葬、火葬、水葬?
根據尕藏才旦和格桑本編著的《天葬:藏族喪葬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國中,除了古印度火葬與土葬皆成為民風外,其他都主要奉行土葬。特別是中國古代,因為受儒家思想影響,皆以「身體髪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教訓推祟土葬。《孝經》便申明以土葬為正道,禁火葬。故此,早在漢代前,在中原地區焚屍被視為大辱,會受政府所刑責。遲至明代,士大夫仍視火葬為大逆不道,立法強行維持土葬。
【讀書明理】戰時好讀 慎防心戰!
【譚瑞玲評論】據估計,納粹狂魔希特勒在德國以至吞併國摧毀的書籍高達一億,但是,鮮為人知的是,美國在二戰期間竟也運送了高達一億四千萬冊的書籍到海外,不過歐洲已淪陷遭封鎖,那麼,誰是收書者?
【讀書明理】烽煙圍城少年人 悦讀改變了他們的生命視野
【譚瑞玲評論】近年閱讀風氣每況愈下,何只年輕人一機在手,眼球便不再戀棧一頁頁白紙黑字的任何載體,很多成年人也成為互聯網的俘虜。可是,世上卻有一群青年人,一下子便成為了啃書族,還愛不釋手。
【讀書明理】一念之義 到呼應之惡:世上魔君齊共舞
【譚瑞玲評論】早前閉幕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曾勾起不少上一代對昔日戰績彪炳的運動員之回憶,例如首次取得完美十分的羅馬尼亞女子體操奇葩哥曼尼茲(港譯,其他華文譯作科馬內奇),可是,我們對她的遭遇以至她的國家,又有何認識呢?
【讀書明理】當子女進入了斜槓世代⋯⋯(上)
不是說嬴在起跑線嗎?在香港,有不少父母悉心栽培,希望下一代成為「三師」:醫師、工程師、律師,希冀子女畢業後有穩定收入,可順利踏上青雲路,得到「三仔」:屋仔、車仔、老婆仔。夫復何求?何以子女這樣不念親恩,臨門一腳甘願拋棄保障前途的專業?
【讀書明理】當子女進入了斜槓世代⋯⋯(下)
然而,根據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黃岳永所著的《工作自主---組合你的SLASH人生》,斜槓職業的一身數職並非是指漫無目的地拼砌散工,或不加思索的兼職,得過且過的躺平生活。黃岳永教授認為,為防止無目標、方向的懶散堆砌,他提出了T-model的簡明概念。
【讀書明理】與 A I 逆風而行
【譚瑞玲評論】自從人工智能(AI)面世後,其高速重構及超容量的能力,令上至專業高才,下至各層面勞工,皆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樣發展下去,豈不成全人類都淪為失業大軍,最終由人工智能全然所取代?
【讀書明理】斷捨離之後呢?(一)
【譚瑞玲評論】美國A&E頻道在2009年首播《Hoarders》(作者暫譯:囤積者)的真人秀,節目曾哄動一時,囤積者家居的凌亂骯髒程度令不少觀眾瞠目結舌,然而,在一小時的每集結尾時,卻皆重現窗明几淨的畫面。不少人懷疑,受助者能否維持現狀呢?
【讀書明理】斷捨離之後呢?(二)
【譚瑞玲評論】新一代的家居整理師如山下英子和近藤麻理惠在教導囤積者清理房子時,都不忘提醒受助者要同時調改對囤積物的心態,不過,他們畢竟不是心理治療師,很少會再進深解釋囤積者的内心世界。那麽,專業人士的拆解對當事人又有何幫助呢?
【讀書明理】心靈花園:施予卻耗損殆盡
在他與區祥江、區頴珩合著的《改寫未來的9種生存力》中,娓娓道出性格偏向施予的他,不計較低於市價的薪水,積極參與工作,卻發覺原來公司承接的工程是劣等,且員工人手嚴重不足,以致他要不斷加班,甚至週末週日也要返回辦公室。
【讀書明理】心靈花園:兩個受傷的女人
【譚瑞玲評論】著名華人歌星王菲,在香港初出道時,曾唱過一首膾炙人口的粵語流行曲叫《容易受傷的女人》:「情難自禁,我卻其實屬於,極度容易受傷的女人,不要,不要,不要驟來驟去,請珍惜我的心」,歌詞觸動了不少女性對愛情的渴慕卻又傷痕纍纍的心態,兩年後譜成國語更大放異采,在樂壇深受歡迎。
【讀書明理】由「河豚計劃」説起:日本人的猶太人政策
根據馬克奧尼爾(MarkO’Neil)所著的《異地吾郷:猶太人與中國》,來自俄國的猶太人,主要是由於俄國先後發生沙皇時代的反猶太主義,及共產革命成功推翻王朝,而避走中蘇邊境的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驚魂甫定,日本不久又侵佔了東三省,於1933年建立偽滿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