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康子專欄】繼續工作是王道

咁中間這五年,零收入,點過先?企業的變通做法,是與僱員修改合約:減薪縮假扣福利,將你降格為兼職或短期員工。總好過沒工做。期間,你肯繼續上班,捱得過這五年的話,到六十五歲之時,終於可以領退休金。可以說是剝削,亦可以說是搵笨。但是日本人普遍默默承受,因為現實情況嚴峻:年輕人就業不足,各行各業缺人手,僱主卻付不起優厚薪酬。

【康子專欄】最易「怨恨」,最難「寬恕」

最先死的,卻是英國戰時君主喬治六世(1895年至1952年)。他捱得過德軍空襲,與民共禦多次倫敦大轟炸;憂煩國事,加上吸煙過度,因肺癌駕崩,終年五十六歲,竟享不到太平歲月。

【康子專欄】成魔之路:無情,無忌,無法

最近寫日本「崎玉縣愛犬家連續殺人事件」(1993年),引出現時日本網紅,京都「蓮久寺」的三木大雲和尚。  那是他少年時,雲遊修行的一段經歷。當事人幾乎已...

【康子專欄】請你飲凍咖啡

本文題目,原是《世上真的有佛祖嗎?》,但為免引起宗教障礙,唯有射歪,改為《請你飲凍咖啡》。  事緣1993年,日本埼玉縣熊谷巿,發生四人毒殺及肢解案件。...

【康子專欄】旅行於虛擬世界中

歡迎大家投入虛擬世界。如果可以的話,第一志願:「旅行」。終於不用執拾行李。不用乘長程飛機。不用輪候過境/報稅/檢查行李。不用受肉身疲倦勞累之苦。不用捱眼瞓。又因為很愛寫專欄,不用脫稿/儲稿。最後永別時差。早已過了「去旅遊,去到盡」的階段。在家千日好,集齊所有心愛東西,要乜有乜。可以隨時吃,隨時睡。

【康子專欄】先斷捨離,「破」在後

可見老闆立心,要侮辱一個人之時,可以去到幾盡。到此關頭,不輪到你不斷、不捨、不離。要是仍堅持下去,一定要求見老闆「解釋」,一定要與暗算你的小人「對質」,更可怕的侮辱,必然會在前頭。

【康子專欄】「破」在先,後斷捨離

前者,通常較主動,積極尋找出路。苦在時機未到,內心焦躁,但是客觀環境,仍有得做,未至於山窮水盡。忽然事成,當然急不及待,即刻「破」出去。理論上如此,可是在現實裏,不能說斷就斷,總有千絲萬縷的瓜葛。

【康子專欄】一定是「時代的錯」

說起「大喜慶」高師傅的名菜「蟹黃翅」,新一代已成絕響。  首先年輕人不吃「翅」,支持環保,怎可以這樣殘酷對待鯊魚!?  然後中老年人忌「蟹黃」:...

【康子專欄】「大喜慶」高師傅回來了

看菜單,清淡得多了。豈有豪情似舊時?忍不住暗自歡喜:「大喜慶」的最高峰期,香濃鮮烈,只有我們曾見識過。那個豐盛的時代,已成過去。現在大家寧願犧牲口福,較注重健康。祝高師傅亦身壯力健,閒來無事,過兩招給眾小輩。

【康子專欄】成和道上初相逢

這是一個香港的故事,也是戰後三代人,共同成長的故事。  許多前輩都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太苦,百廢待興。六十年代較佳,人口大量增長,青春一代急不及待的冒起...

【康子專欄】待發力,未發力

通常,這個階段最難受。  論卦,介乎「潛龍勿用」,與「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之間。  現實中,則好似舊鋪裝修,尚未啟用,蠢蠢欲動,卻未能動。...

【康子專欄】人去情在,有心即道場

如果你很愛很愛一個人。或很憎恨很憎恨一個人。亦有非常想念的一個人。  即使你離去,甚至即使你死去,肉身雖滅,那份強烈的感情,依然會縈繞在大氣電...

【康子專欄】清明時節,拜祭一念

往後發展,愈來愈勉強。唐朝開國,李世民弒兄奪繼承,是何儒家道理?宋代「燭影搖紅」,明朝「靖難之變」、「奪門之變」等,儒家道理根本說不通,更別提每日發生的家族欺凌。

【康子專欄】變變變,大對決

說起「軍事」與「自然」科學之爭,好像是大題目。可是我們中國人,很早已決定了方向。  像「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我們善良的祖先,用於生活:爆竹煙花,為城鄉...

【康子專欄】「軍事」與「自然」科學之爭

西方興「人變獸」,東方興「獸變人」,反映兩邊思想的重大分歧。  不知從何而起,但肯定與宗教有關。西方的信仰,是「天」與「地」,人與萬物在中間。  ...

【康子專欄】冇嘢食,冇嘢買

另一個近似的旅遊點是「希臘」。又是文明古國,又是上一代必去,又是新一代嫌棄(電影《媽媽咪呀!》2008年/2018年)。理由同樣是「冇嘢食,冇嘢買」,罪大惡極。

【康子專欄】人變獸,獸變人

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煉金術」(Alchemy):將物質分子改變,令它們重新排列。不只是「煉金」,還可以延伸至化學、物理、醫學、烹飪、遺傳學,甚至是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

【康子專欄】在「輪迴」與「魔法」之間

日本的三木大雲和尚,憑關西電視節目《怪談,說法》走紅,現任京都「日蓮宗」光照山,蓮久寺的主持。他出身具足山的教法院。生為次男,沒有繼承權。仍自小向佛,中學唸平安高校,立正大學佛教系畢業後,開始雲遊修行。

【康子專欄】群星拱照無力挽

「潮流」是很神秘的一回事,無跡可尋,亦無理可喻。  時裝界最明顯。不料去旅行,也有冷熱之分,像埃及,過去起碼三百年,曾經是朝聖首選。  踏入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