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233
最大页数: 324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9517, 7319511, 7319434, 7318942, 7318650, 7318629, 7318254, 7317922, 7317670, 7317681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2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1

食物中毒|8種日常食物恐藏「最強毒素」 醫生揭易致肝癌/損生殖能力 堅果/米飯竟屬高危?

【食物中毒/食物安全】夏天天氣潮濕高溫,食物容易暗藏毒素,嚴重更會傷身致癌。有營養專家指出,若長期攝取含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嚴重更會危害肝臟,甚至引起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能含有黃麴毒素呢?堅果/米飯竟屬高危?

食物中毒|8種食物恐藏「最強毒素」 易致肝癌/損生殖能力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在個人Facebook專頁分享有病人尿液中AFM1數值過高,代表其身體長期暴露在「最強毒素」黃麴毒素之中。黃麴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黴菌毒素之一,由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等黴菌在高溫潮濕環境下產生,被世衛列為第1類致癌物。到底哪些食物可能含有黃麴毒素?以下很多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食物,若「保存不當或製作過程不良」,都可能受污染:

食物中毒|甚麼食物易有黃麴毒素?

  1. 花生
  2. 栗米
  3. 豆類
  4. 堅果類,包括開心果、杏仁等
  5. 乾燥香料,包括辣椒粉、咖哩粉、八角、花椒等
  6. 加工發酵豆製品,包括豆豉、腐乳、豆乾等
  7. 牛奶(若母牛吃下含黃麴毒素AFB1的飼料,乳汁中可能含有毒素)

食物中毒|最毒黃麴毒素AFB1常見於甚麼食物?

黃麴毒素家族最毒、最常見的是AFB1,其他還有 AFB2、AFG1 和 AFG2。AFM1則是AFB1經過動物肝臟代謝後產生的代謝物,常存在於牛奶和乳製品中。劉醫生提醒,因為黃麴毒素都是無色無味,用看的或聞的都感覺不到,即使高溫烹煮也不易破壞,非常危險。

食物中毒|黃麴毒素對身體有何影響?

劉醫生指出,黃麴毒素最大的風險是會攻擊「肝臟」,黃麴毒素更會對身體造成以下影響:

  • 破壞 DNA、引發身體突變,長期下來容易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 乙型肝炎患者如果攝取了黃麴毒素,患肝癌的風險會大幅上升。
  • 抑制免疫系統功能,讓人變得容易疲倦、易有感染,過敏體質更嚴重。
  • 對於孕婦與小孩,可能影響胎兒發育與神經系統健康。
  • 動物實驗顯示,黃麴毒素會影響精子品質,造成生殖力下降。

食物中毒|5招預防黃麴毒素中毒

劉醫生提醒市民,如果習慣了進食乾貨、堅果、花生等食物,必須注意保存方式;更提出了5招預防黃麴毒素中毒:

  1. 堅果與花生盡量買小包裝,開封後要冷藏,不要囤積吃剩的食物。
  2. 不要吃發霉、變色或有異味的穀物與乾貨。
  3. 優先選擇有檢驗合格標章的產品。
  4. 熟食如腐乳、豆乾等,避免吃陳年貨品。
  5. 自製發酵食品要注意清潔、低溫與保存時間。

何謂黃麴毒素?可致致肝癌?

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黃麴毒素又叫黃麴黴毒素,是一種很高毒性的物質,由特定黴菌(例如黃麴黴或是寄生麴黴)產生,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滋生,十分耐熱,在一般的烹調溫度下不易被破壞。黃麴黴毒素主要分為:

  • B1
  • B2
  • G1
  • G2

B1黃麴黴毒素最常見,毒性最大,可引致肝臟中毒受損、肝硬化、肝癌。。黃麴黴毒素G1、M1、B2和G2導致細胞產生突變的程度依序遞減。黃麴黴毒素M1和M2多在奶類和奶類產品中發現。

如何減低黃麴黴毒素風險?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在現今社會裏,人類因攝取到黃麴黴毒素而引起急性中毒的個案是很罕見。中毒病徵:

  • 發燒
  • 嘔吐
  • 黃疸病
  • 急性肝臟受損
  • 嚴重會致命

在香港未有人報稱因進食含黃麴黴毒素的食物而中毒。但黃麴黴菌屬的各種黴菌在大自然中無處不在,要完全消除食物中的黃麴黴毒素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避免:

  • 向衞生可靠和信譽良好的零售商購買食物。
  • 留意食物是否存放在陰涼的環境內。
  • 如發現食品包裝不清潔、已打開或破損,便不要購買該食品。
  • 貯存方面,保持乾爽、和清涼的環境(溫度最好在攝氏20度以下,相對濕度在80%以下)。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 留意食品的保質期,避免囤積過量食品。在指定「此日期前最佳」的時間內進食有關食品。
  • 食物如看似霉壞、潮濕、皺皮或變色,便應棄掉。

資料來源: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食物安全中心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營養師推薦8大平民食材 30日減走內臟脂肪 首選這種穩血糖/更飽肚

營養師推介18種最健康蔬菜 第1名不是西蘭花/羽衣甘藍 防6大癌症應吃哪種?

哈佛醫學院離奇爆炸 警方公佈可疑人照片

大埃及博物館周六正式開幕 圖坦卡門陵墓首次完整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