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食品雜貨價格還會漲嗎?專家如是說
【星島綜合報道】有經濟學家表示,隨著供應增加、需求降溫、加幣走強和關稅暫停,使得食品雜貨價格上升壓力緩解,加拿大人可能會發現價格趨於穩定。
綜合加通社與CityNews報道,協和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經濟學家蘭德(Moshe Lander)表示,預計未來幾個月的食品雜貨價格,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將趨於穩定,僅略為上漲。
「所以不會出現大幅下降,但可能會稍微穩定下來,或者出現一點通脹,是的,這也將與其他經濟領域保持一致。」
加國商品增加有助降價
他認為,加幣走強有助於將需求轉移回本地種植的農產品,隨著生長季節開始,本地農產品已開始上市。周三,加幣兌美元匯率為72.53,上漲4.3%。
蘭德表示:「現在加拿大生產商已開始生長季節,供應可能會增加,而加幣走強自然會抑制購買外國商品,轉向購買國內商品,且以前買不到的國內商品現在就可以買到了。」
「你可以想像價格會下跌。」
此外,「購買加拿大貨」運動正方興未艾,與這波變化也不無關係。
例如,超市巨擘Loblaws為響應「購買加拿大貨」運動,稱已吸收了30家新的加拿大供應商。
公司總裁兼執行長Per Bank表示,在關稅對價格產生全面影響之前,該公司就已經發現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選擇購買加拿大商品,而不是外國產品。
Bank說,網上購買的加拿大產品數量是商店購買數量的兩倍多,因為數位工具使消費者可以輕鬆地將商品換成加拿大製造的商品。第一季電子商務銷售額成長了17.4%。
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食品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3.2%,較上月上漲0.1%,但較2022年約11%的高峰就持續下降。
由於3月通脹率降至2.3%,蘭德認為,即使加幣走強,食品價格也不會大幅下降;相反,會有一些溫和的變化。此外,供應鏈合約是提前數月簽訂的,在重新談判之前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低通脹不等於物價不漲
蘭德指出,加拿大人可能希望物價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並保持較低通脹率。
「我認為加拿大人現在最大的誤解是,聽說通貨膨脹已經得到控制,他們去雜貨店卻說,『我沒有看到價格下跌,我只是看到它們沒有像以前那樣快速上漲。』所以這根本是誤解了通貨膨脹,」蘭德說。
他指出,低通脹意味著物價上漲不快,高通脹意味著物價上漲快。平均而言,可能會看到物價仍持續在漲,只是漲幅可能不如過去那麼快了。
另一個因素是,美國對加拿大進口產品暫停徵收關稅90天,為進口商爭取了一些時間,也減輕了價格壓力。
調降移民目標令需求下降
蘭德表示,隨著聯邦政府最近調降移民目標,食品整體需求可能會略有下降,這也是價格趨於平穩的另一個原因。
「如果加拿大的人口減少,那麼雖然這不是一個實質性因素,但總體而言對食品的需求將會下降,從而可以減輕部分通脹壓力。」
不過蘭德表示,儘管我們可能不會看到成本大幅下降,但成本大幅上漲的日子似乎已經過去了——至少目前是這樣,直到經濟變化或特朗普的關稅開始生效。
圖:加通社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