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常吃火腿腸仔鹹魚易致胃癌 醫生推介4大防癌食物

胃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分,食物經過食道進入胃部,將食物分解成小塊,以便腸道吸收。胃癌是一種源於胃壁細胞不受控地增生的惡性腫瘤,胃癌細胞除了可在組織內增生、入侵淋巴結外,更可透過血液和腹膜擴散,胃癌通常在最裏面的黏膜層出現,然後逐漸擴散到胃部外層。

常吃火腿鹹魚可致胃癌

胃癌的成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確,不過有幾種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包括吸煙、飲酒、進食鹽醃食物、進食加工肉製品、過重或肥胖、家族歷史等。其中加工及鹽醃食物,如火腿、腸仔、臘腸、午餐肉、鹹魚、煙肉、漢堡扒等在處理過程中添加亞硝酸鹽,含亞硝酸鹽的食物會在人體內轉化成致癌物亞硝胺,有機會增加患癌風險。

吸煙也已證實會增加患癌的機會率,有研究顯示約18%的胃癌患者有吸煙習慣,也有研究指出飲用含酒精飲品(每天攝取多於45克)或會導致胃癌。

另外,幽門螺旋桿菌也是引發胃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傳染的細菌,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首先會引發慢性胃炎,然後產生一系列病變,最終可能演變成胃癌。

胃癌3個階段症狀

胃癌初期病徵與一般腸胃病十分相似,包括消化不良、容易吃滯、很多胃氣、食量變小、出現胃痛;中期病徵會有胃出血、排出黑色糞便、貧血等情況,坐下或站立時出現頭暈、走兩步會氣促。晚期病徵要看病變細胞擴散至什麼地方,如擴散至腹膜便會有腹水、出現肚脹,如果擴散至肺部會有咳嗽、氣促等情況。

年輕人特別容易輕視腸胃不適的情況,誤以為是消化不良又或是壓力大,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要分辨是否患上胃癌?主要留意症狀有否惡化,或病症是否時好時壞、反覆出現,若出現嚴重症狀如黑色糞便、體形消瘦,必須及早求醫,切勿諱疾忌醫。

初期胃癌存活達70%

要診斷是否患上胃癌,醫生會先詳細問診,並進行臨床檢查如按肚,再進行內窺鏡檢查有否發炎、胃潰瘍,如有懷疑會抽取組織化驗。若果發現嚴重的地方會做全身掃描,看清楚癌細胞有否擴散,再抽血檢查有沒有貧血、癌指數、肝腎功能等。

治療是以手術切除為主,割掉病變細胞及附近的淋巴組織,若腫瘤體積較大,有可能需要將小腸接駁到食道,使病人手術後仍能進食。完成手術後可能需要進行輔助治療如化療、電療以減低復發機會。胃癌分四期,第一期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七成,因此及早發現和控制病情極為重要。

預防胃癌食物

要預防胃癌,首要是注意飲食,包括戒煙及減少酒精攝取,減少進食高鹽食物,避免加工及醃製食品如香腸、火腿、午餐肉、鹹魚、臘腸等,濃味的食品也不宜過量;少吃茶餐廳、快餐店食物。日常飲食應多吃蔬菜、水果,例如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西蘭花、芥蘭、椰菜花以及含有高維他命C、高胡蘿蔔素的食物;並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多進食含豐富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如糙米、紅米、乾豆類、馬鈴薯等;建議多用新鮮肉、魚、雞、豆腐等食物來攝取充足的蛋白質。

若自行煮食,建議用蒸、少油快炒等健康烹調方法,避免高溫煎、炸、燒烤或煙燻方式;選用新鮮的調味料如香草、檸檬、香茅、蒜、洋蔥等。切忌暴飲暴食,配合恒常運動,以維持健康體重。

用公筷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另外,為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注意飲食衛生,與家人朋友進餐時使用公筷,預防交叉感染。對於任何一種疾病而言,預防勝於治療,所謂「病從口入」,建立可持續、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習慣,便能遠離病痛。

撰文: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李慧妍

T03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吃飽後做錯6件事恐胃潰瘍 飲茶消滯成禁忌? 醫生教預留時間消化貼士

香港人商會於萬錦市成立 盼望凝聚在加港人企業力量

聯邦政府急推牙科保健計劃 僧多粥少僅5千名牙醫參與

加拿大首季經濟增長2.5%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