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氣炸鍋煮食可釋致癌物 香港食安中心建議避用兩種食材

時下不少人都愛用氣炸鍋煮食,希望可以使用較少食油、食得健康點。不過有研究就發現,原來用氣炸鍋煮食也未必健康,更有可能令食物釋出最高超標2倍的致癌物丙烯酰胺!

有專家曾經解釋氣炸鍋的原理,是將食物的水分抽走,做到「炸物」香脆,讓食物的表面進行梅納反應,在進食前防止水分再由空氣進入食物。

專家指出,使用氣炸鍋時的溫度一般超過300℃,而且烹調時間較長,因此相比一般的油炸方式,食物於高溫下所產生的丙烯酰胺會較多。而温度越高,則會產生越多有毒物質,包括丙烯酰胺及多環芳香烴。

而本港食物安全中心亦指出,2002年瑞典有研究顯示,煎炸或烘焗馬鈴薯、穀類食物等含澱粉質的食物時,若以超過120°C的高溫烹煮,會產生偏高的丙烯酰胺含量,例如薯條、薯片、咖啡及糕餅等。中心建議,食物不應過度烹煮、烹煮時間不宜太長,而且溫度亦不宜太高,以減低致癌風險。

想要食得健康,就要留意避免將以下食物放進氣炸鍋:
1. 薯條及雞塊等加工食品,因為翻炸食物所釋出的油分相當不健康
2. 蔬菜,因為在高溫情況下,葉酸及維他命B、C等營養素會被破壞

另外,使用氣炸鍋時亦要注意以下事項,減低致癌風險:
1. 一個月勿食用超過2次
2. 烹調溫度勿超過180ºC
煮食時越高溫,致癌風險就越高。例如含澱粉質的食物遇高溫後,會產生丙烯醯胺,而油脂類的食物則會釋出多環芳香烴

食安中心指,要減少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就要避免使用過高溫度及以過長時間烹煮食物,在煎炸、烘焙、烤烘或燒烤食物時,只要將食物煮到金黃色或淺黃色就好。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胰臟癌先兆|吃飯胃脹是胰臟癌早期症狀?醫生揭出現5情況恐中招

魚油不可空肚吃?維他命C可吃多少?營養師揭4大保健品功效/禁忌

眼瘡|3歲至80歲都會生眼挑針 經常揉眼要小心!醫生拆解成因症狀 教3招紓緩治療

專訪︱談水費檢討 水務署長強調人性化:不尋求一次性完全收回成本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