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7】我不是說測速攝影機 我是說你們省長很可疑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087】下班去接孩子,心情焦急。但是前面出現一張憤怒的紅色面孔。我馬上減速。一直減到紅色怒容變成綠色笑臉。笑臉下的測速牌顯示我的時速降到30公里。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6】移民是加拿大人?錯了

後果就是我們大家看到的。第一,周圍的印度裔面孔以肉眼可見速度增加。第二,周圍的勞力工作,麥當勞、TimHortons、Wendy’s、A&W、加油站、Pizza店,幾乎全員印度員工。第三,重點來了: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4】月餅也是預製的 你吃還是不吃?

就我的個人體驗,碳水是嚴重影響思維速度和銳度的食物。至於糖,更是百病之源,人人喊打。但是人人都愛吃甜食。我們的祖先在森林裡和動物鬥智鬥勇,有一頓沒一頓,刻下了吃糖保命的永久基因。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3】貧賤中年百事哀 好在世上有青年

解決辦法是叫了一輛Uber,來回加小費花了六十三刀。孩子接回來,我給他二十塊現金,讓他自己去買快餐。我在車道上請鄰居幫忙jumpstart。車啟動了,出去跑一圈,一個晚上過去了。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2】學校倒是開學了 幾句壞話不說不快

直到開學前兩天,家長才收到第一周孩子們的時間和教室安排。年度安排表我倒是在學區網站上查到了。但是家門口小學網站上的日程安排,直到開學前一周,仍然乾淨得像一張白紙。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1】我似乎找到了長胖的原因

我不免想推卸責任。我心想,這一個月,熱得汗水自動淌,而且又沒躺在家裡,而是東奔西走,爬山涉水,尋幽探秘,走親訪友,一天也沒閒著。何況我很小心,中午吃「大餐」,晚上就斷食,就是怕長胖。可是還是長胖了。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0】「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 讓你當窮人行不行?

小朋友旅行中觀察到的差異不只這一點。比如坐飛機。我們需要穿過頭等艙和商務艙,才能抵達經濟艙。這兩個艙位和經濟艙的舒適程度區別太明顯,小朋友不可能注意不到。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9】背易拉罐的洋婦和挑紙箱的農村婦女

我只能說我的猜測。也有一種可能,這名過瘦的女子有癮癖問題,並沒有正經工作。撿易拉罐換錢,可能就是她咖啡錢唯一的來源。孩子並非不知道這種可能。網絡時代,他對drug這個詞的含義早就了解。他早就知道這世上,除了我們眼睛所見的日常,還有各種非常態的生存。但我不應該對陌生人妄加揣測。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8】依稀往夢似曾見 心內波瀾現

在上世紀末度過青春年華的一代大陸人,沒有人沒有聽過粵語歌曲。就算不會唱,也會哼幾句。而粵語發音標準的同學,必然成為偶像。所以我們班一個男生再次唱起那首熟悉的歌曲,我瞬間有回到青春的感覺。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7】孩子,歡迎來到真實世界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077】旅行剛開始,已經和小朋友多次衝突。他總盼著當日行程結束,可以回酒店,舒舒服服用平板電腦。最開始,他問還要多久,我還能耐心回答。到後來,他看到翠玉白菜,發出的感嘆是終於看完了,不用再逛展廳,我開始忍無可忍。再到北投溫泉,改道去參觀眷村。事先忘記和小朋友說,結果他崩潰,我也發作。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6】香港人歧視內地人? 其實不見得

我們聊天。他來自香港,我來自中國內地。我們聊些泛泛的話題,比如內地的人口。於是他說了這個詞。我都能夠想像他心裡想像的那個內地人擠人人挨人的景象。這個老人早年移民加拿大,從來沒去過內地。這就是他認為內地人太多,讓他「受不了」,「應付不來」的原因。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5】Costco 三個月前裝箱的葡萄 買還是不買?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075】有一天我偶然看到Costco水果箱上的裝箱日期(Packedon)。白色紙條,貼在堆到一人高的紙箱的角落。這一看,就再也回不去了。以後每次到Costco買水果,我都忍不住要檢查裝箱日期。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4】我在Costco當人性觀察員

一圈下來吃了上十種東西,幾乎相當於一頓中飯。但是試吃的東西五花八門,份量夠了,營養卻欠缺。不但如此,還很花時間:受歡迎的試吃品一端出來就被一掃而光,只能等下一盤。等的時候還要尷尬:等待試吃的人們不排隊,孰先孰後全憑大家的記憶和自覺。試吃員盤子放下來,七八隻手同時伸過去,是拿這個呢,還是拿那個呢?是先拿呢,還是後拿呢?如果輪到自己的手,剛好盤子被拿光,心情沮喪就是必然的事。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3】香港  香港  怎麼那麼香

那時候我不會知道,多年以後,我會一次又一次轉機路過香港,我會一年四次坐在維多利亞港旁邊喝咖啡,我會帶著孩子在香港迪士尼樂園,坐他和我平生第一次過山車,再在深夜抱著疲憊的孩子,坐地鐵回到位於佐敦的酒店。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2】加拿大快樂教育不講分數? 你誤會了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072】學年結束,小朋友成績單出爐。兩個星期前他就在唸,我的exhibition單元應該可以拿extending吧?如果拿不到,那就是老師看走了眼。於是我第一時間翻到exhibition單元,他拿到了extending,如願以償。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1】馬斯克「塌房」這件事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071】送小朋友去同學家參加playdate,小朋友路上一直說,這個同學住在全市最富裕的地區。果然,同學家的房子確是豪宅。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0】天下沒有非法移民

另一項是觀看親人們的錄像。他觀看次數最多的是父親和母親葬禮的全過程。其次是他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景。錄像帶是他老婆寄過來的。錄像裡,兩個兒子已經從幼兒長成少年。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69】哈佛華裔女生 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比方說在哈佛畢業典禮上做演講的那個華裔女生,被全網狂噴,深感委屈,發萬字長文來為自己辯解。我相信她深深相信自己說的每一個字,因為任何說謊的人,都要先在心裡相信自己說的是真話。但是她忘了互聯網不但有記憶,而且沒有秘密——當然,如果權利夠大,還是有的。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68】新移民困難列清單 哪一樁你沒經歷過?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068】幾乎不認識附近同胞的我,因為送孩子上中文課,被拉進一個華人社區群。每天刷群,產生時光倒流感,好像我又回到當年剛移民時的孤單時光。換地方生活,用流行的說法是「跳出舒適區」,困難重重是肯定的。換國家生活,尤其是語言,文化,制度都不同的國家,難度又要翻倍。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67】牛仔節劇情反轉的插隊事件

他倆嫌zipper隊太長,於是去排別的。他倆不服氣,問我為什麼他們不能和同學站在一起?我擺出和氣臉說,我們不插隊。他倆說,鬼屋時那兩個同學不也和我們站在一起?我說,那是他們的選擇。這是我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