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癌症

乳癌|24歲女擠破「暗瘡」竟變乳癌 醫生揭6大習慣增患癌風險

一般人認為乳癌的特徵就是摸到乳房有硬塊,但原來生「暗瘡」也可能是患乳癌的警號。英國一名24歲女子早前曾發現胸前有一塊凸起,以為只是普通的「暗瘡」並把它擠破,惟「暗瘡」不僅沒有消退,反而變得更大,且呈青紫色,求醫檢查後才得知患上乳癌,需即時接受治療。

皮膚病|女子面部黑痣被驗出是皮膚癌 醫生:有5種痣最危險

不少人臉上都有黑痣,但原來有些痣竟是皮膚癌先兆。內地一名女子近日陪同朋友到醫院做檢查,結果朋友的檢查報告正常,醫生卻反而指她面上的痣可能是「基底細胞癌」,其後再做進一步檢查時證實了的確是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癌的一種。

癌症|30歲男沒吸煙常鼻塞患鼻咽癌 醫生列4大高危症狀

長期鼻塞問題可大可小,除了會影響睡眠質素,更可能是患癌先兆。有台灣耳鼻喉科醫生表示,早前一名30歲男子因經常鼻塞,檢查後竟確診鼻咽癌3期,但患者並無吸煙或家族病史。他亦指鼻咽癌往往不易早期發現,並呼籲民眾留意4大症狀。

皮膚癌|身體出現5種痣恐變癌症 醫生教自測方法:1部位最高危

皮膚出現黑痣相當常見,不過若形狀有異,加上長在臉部以外的位置,很可能是患上惡性黑色素瘤。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惡性黑色素瘤是所有皮膚癌中致死率最高,且常出現於四肢末端。皮膚科醫生蔡呈芳則提醒,有5種痣最危險,並呼籲民眾學起來,方便自我檢測。

抗癌勇士|6歲末期癌童捱過30次化療 堅持追夢日日畫畫終不敵癌魔逝

即使患末期癌症,也可活得很精彩!台灣年僅6歲的「抗癌小天使」潘盈希自去年10月罹患末期腦癌,期間曾接受逾30次化療,最終不幸於本月18日病逝。盈希熱愛畫畫,即使被醫生判斷僅剩1年壽命,但仍然努力創作,更曾舉辦畫展,用畫畫記錄生命。

肺癌|女子從不吸煙患肺癌需切肺 全因6年來1個生活習慣所致

不吸煙,但燒香也會患肺癌!燒香是某些宗教儀式的一部分,不少虔誠教徒每日必做的事,但長時間吸入燒香的煙,其危害程式絕不低於吸煙,更有可能引致肺癌。泰國一名女子連續6年都會在每周燒20支香,沒不適症狀,後來做身體檢查時發現患上肺腺癌,需接受手術治療並切除左上肺部。

肺癌|女子肩痛求醫揭患肺癌 擴散半身確診25日後病逝 (附防癌食物)

肺癌是香港頭號癌症殺手,死亡率更遠超其他癌症,加上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美國一名7旬老婦早前因肩膊疼痛而到急症室求醫,經檢查後證實她左肺有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整個脊椎、助骨及腎上腺,造成她肩膊疼痛,不過由於已錯過「黃金治療期」,老婦最終亦於確診25日後病逝。該案件亦已於本月2日在醫學期刊《Cureus》被負責醫生公開。

癌症|19歲女乏力倒地揭患癌半年後離世 醫生籲留意4大高危因素

腰痠背痛原因有很多,或是站姿坐姿不良,導致椎間盤突出,亦有機會是癌症先兆!近日有台灣神經外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位19歲女學生一站起來隨即跌倒,求醫後發現脊髓出現惡性腫瘤,做手術半年後復發病逝。醫生指出,要小心幾種症狀,若感到脊椎不適,宜及早檢查及求醫。

大腸癌|確診末期腸癌卻奇跡存活18年 台星施心慧抗癌全賴4大秘訣(附防癌食物)

末期癌症患者有希望!大腸癌為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新症數字每年遞增。台灣69歲女星施心慧18年前確診患上末期大腸癌,醫生更斷言她最多只剩下3個月壽命,但她最終存活18年至今,並從未復發。最近她分享患病經歷指,是靠4大秘訣抗癌。

癌症|最新研究揭7大致癌原因44%可預防 一文看清26種防癌食物

癌症在香港是頭號殺手,根據香港衞生署統計,2020年所有登記死亡的人數當中,有29.2%死於癌症。不過,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Lancet)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近44%的癌症是可預防的,同時公佈最常見的7大致癌原因。另外,美國癌症研究所亦分享26種有助預防癌症的食物。

亞洲首例|母患末期大腸癌 獲22歲子捐70%肝續命重生

末期腸癌,也有康復機會!新加坡一名61歲母親因腹瀉求醫,2年前確診患末期大腸癌,並擴散至肝。今年她接受肝移植手術,獲兒子捐出逾七成肝臟,成功續命,此個案更創下亞洲首例。

癌症康復|長者5年患3種癌症全治癒 醫生揭2大生活習慣易致癌

人人都害怕癌症,確診癌症,已經非常不幸,可偏偏有人同時患有兩種或以上的癌症,簡直是面臨世界末日!也有前一年確診的癌症患者,過一段時間再檢查竟發現患上另一種癌症。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的?

乳癌|28歲女患乳癌沒家族遺傳 醫生揭常熬夜吃2類食物所致

經常熬夜,飲食不當也會引發乳癌,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台灣醫生劉博仁分享病例指,一名28歲女子洗澡時摸到乳房有硬塊,求醫竟證實患上乳癌第二期,惟她並無發現有任何遺傳基因。劉醫生其後分析女事主的飲食生活習慣,指出當中有6大高危因素,恐是導致年紀輕輕就罹癌的原因。

大腸癌|42歲男狂放屁便秘確診大腸癌 醫生揭1個常見問題是警號

經常放屁也是患癌警號?有台灣急診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42歲男子因經常放屁,但難以排出大便而求醫,最終確診患上大腸癌。有外科醫生指,一個都市人常見的問題為大腸癌先兆,呼籲大家留意。

大腸癌|17年前癌末男被斷言剩3個月命奇蹟活至今 一家3人患大腸癌全痊癒

末期大腸癌也可治癒?台灣台中榮民總醫院近日分享一宗特別病例,有一家人17年內先後患大腸癌,但全都痊癒。其中,幼子17年前確診患末期大腸癌,至今未有復發。大腸直腸科醫生黃俋霖指出,家族大腸癌遺傳機率可達15%,患大腸癌機會比一般人高4倍。

防癌食物|抗癌消炎超級食物 營養師推介西蘭花椰菜花

椰菜花的抗癌物質有比較多種類,例如它含有蘿蔔硫素和異硫氰酸脂可以幫助抑制癌細胞生長。另外,它具有很豐富的蛋白質、維他命B群及膽鹼,可以幫助身體製造神經必須物質維持大腦發育、加強記憶力。

大腸癌|纖維不足易致大腸癌 營養師推介15種高纖食物

纖維攝取不足、吃過多紅肉及加工肉類,也會增加患大腸癌風險。台灣營養師余朱青指出,若大便習慣有改變,有機會是大腸癌症狀。她分享15種高纖食物,促進排便,減低發炎反應及預防大腸癌。

全球近半患癌致死個案 歸因可預防因素造成

負責這項研究的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所長ChrisMurray醫生,及其同事,對2010年至2019年因癌病死亡及殘疾的2014宗個案進行研究,當中包括23種癌症,及34個因素。

淋巴癌|經常發燒體重下降或是淋巴癌先兆 營養師推介簡易防癌菜式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香港最常見的淋巴癌種類,它亦是香港現時十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香港註冊營養師ArielChan為大家講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成因、症狀及預防貼士,並推介一款有助預防及對抗淋巴癌的食療。

防癌新研究|美國瑞士聯合發表新科研 3大指引助降患癌機率

以往,傳統醫學上,一直以均衡飲食,攝取足夠全面營養,以及維持正常作息和平衡的心理狀態,作為主要的基本防癌守則。然而,當醫學愈趨昌明、人類基因圖譜密碼不斷被破解,人類防患癌病的指引及方法,亦愈趨「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