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劉信全論酒
【劉信全論酒 48】匠心獨運釀美酒
【劉信全論酒48】筆者愛上葡萄酒,轉眼間已近半個世紀,最初有數種酒款筆者難以下嚥,例如本篇主角——香檳酒,主要因其高酸度令筆者卻步。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嘗到一瓶本以為已變壞的香檳,被那複雜、難以忘懷的香氣吸引,從此成為香檳「裙下之臣」。雖然口味隨時間變化乃自然之事,但味蕾的成長,正如人生閱歷的積累,皆需時間沉澱。
【劉信全論酒 47】初生之犢 老而彌堅
【劉信全論酒47】一條充滿矛盾的標題,您肯定會問,是筆者腦袋出了問題,還是胡言亂語,以圖「吸睛」?借前名播音員的「口頭禪」,諸君請少安毋燥,且聽下回分解。
【劉信全論酒 46】遠見與毅力的成果 — Tenuta di Trinoro & Passopisciaro
【劉信全論酒46】西洋「愚公」。中學時讀到《愚公移山》一文,一方面覺得竟有傻得這麼可愛的老人家,但另一方面,「有志者,事竟成」的教誨深深印入腦海中。最近參加了一場試酒會,發現在義大利竟有一位酒莊莊主——AndreaFranchetti,其事蹟與寓言中的「移山」傳說堪可比擬,而他的決心與毅力,與「愚公」可謂異曲同工。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劉信全論酒 45】Tenuta Luce:創新與傳統交融的酒莊
自1960年代末起,義大利Chianti地區的一些釀酒師開始挑戰傳統法規,創造出不符合當地DOC(法定產區)規範的葡萄酒。其中,1968年Sassicaia成為首款採用CabernetSauvignon與CabernetFranc混釀的葡萄酒,隨後Tignanello、Ornellaia、Masseto及Messorio等品牌陸續誕生,被統稱為「SuperTuscans」。
【劉信全論酒 44】探索 DOCa Rioja:西班牙頂級葡萄酒產區
【劉信全論酒44】筆者嗜酒,常與親友聚會分享,在過程中觀察到各人所好,正如其面各有不同;有些獨沽一味,只好名產區如Bordeaux或Burgundy,又有如我堂弟,更只單好Pomerol。筆者倒是愛好嘗試各個不同產區的出品,一方面可增廣見識,另一方面也可欣賞到不同的風味。
【劉信全論酒43】人要衣裳 佛要金裝:Malbec Argentino酒標的魅力
【劉信全論酒43】小說,特別是武俠小說,介绍人物出場時,往往著眼於身形、裝扮、武器的描述,意圖讓讀者們留下先入為主的印象,「正是人要衣裳,佛要金裝」。這現象也廣泛地存在於消費品市場,葡萄酒的標籤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儘管酒標籤看起來只是酒瓶的一個小部分,但它們卻是一個強大的工具,是顧客最先看到的東西,能給人留下持久的印象。
【劉信全論酒 42】無心遇機缘 有意釀醇醪
【劉信全論酒42】澳洲酒是現今在中國最受歡迎的葡萄酒,尤其是濃郁的紅葡萄酒如Shiraz以及清新的白葡萄酒如Chardonnay,消費者通常將其濃郁的果香與易於飲用的特點聯繫起來。雖然上述的認知整體來說是正確的,但澳洲地大物博,上述的描述僅反映了部分澳洲酒的形象。今篇文章將探討一家與大眾認知不一致的澳洲酒莊及其酒款。
【劉信全論酒 41】無心插柳柳成蔭:Amarone葡萄酒的非凡故事
【劉信全論酒】造化弄人,世事很多時候出人意表;「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是對此情況的絕佳寫照,而在著名的美酒中,葡萄牙的Madeira與義大利的Amarone就是最鮮明的例子。本篇,我們將探索Amarone這款義大利名釀的非凡故事,從其源於意外的誕生,到成為國際知名葡萄酒這段令人著迷的旅程。
【劉信全論酒 40】西洋工藝大和魂
【劉信全論酒40】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日本威士忌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而售價也直線上升,一些甚至達到令人膛目結舌的地步。今期,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其前因後果。
【劉信全論酒 39】精打細算去尋寶
【劉信全論酒39】近日香港餐飲界中最熱門的話題,莫如「北上消費」,卻因此令到業界中人叫苦連天。究其原因,主要因港深兩地的物價差距,再加上現今香港經濟環境欠佳,消費者在阮囊羞澀的情況下,很自然地知所取捨,擇價亷之地而去。
【劉信全論酒 38】輕井復舊藝 淺間獻新猷
【劉信全論酒38】輕井澤,是日本著名的避暑勝地,近年日本成為港人旅遊熱點,相信到過該地的港人應不少。但對愛好烈酒人仕來說,輕井澤的大名卻因為一家現今已不再存在,以輕井澤為名的威士忌蒸餾所而如雷貫耳。
【劉信全論酒 37】別樹一幟的酒莊……Hans Herzog Estate
【劉信全論酒37】最近獲邀參加一試酒會,由於未曾聽過也從未試過有關酒莊的酒,本來興趣不大,但因其他同事都有事不克出席,筆者只好勉為其難頂上。一如以往,筆者事前先上網查一查有關酒莊的資料,映入眼簾的是以下兩段有關酒莊的記述:
【劉信全論酒 36】問世間,酒為何物,直教醉解千愁?
【劉信全論酒36】酒,因含有酒精,適量飲用會令人放鬆,帶來舒暢的感覺,但一過量便會醉。相信愛喝酒的人,絕大部份一生都起碼會碰過最少一次醉酒,醉酒的原因,通常一是因開心喝多了,而另一可能卻是因不開心,借酒消愁。
【劉信全論酒 35】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劉信全論酒35】在剛過去的數週,巴黎奥運會帶來觀賽熱潮。競技場上的選手,原在本國都是一流的運動員,但到了奥運會,才碰到真正的對手,相互間的競賽,令到高潮迭起,把運動場內的旁觀者,或電視機旁邊的觀眾,看得血液沸騰。筆者最近獲邀參加了一場晚飯,席間主人為我們預備的酒,堪稱一微型的Burgundy紅酒奥運會,過程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同樣地讓我們這些「旁觀者」,喝得如痴如醉。
【劉信全論酒 34】審時度勢 早著先鞭的智者
今年適值Penfolds創立180周年纪念,上星期酒莊在香港舉行了推介會,由酒莊的SeniorWinemakerStephDutton女士親臨香港作出介绍,筆者有機會參與其中,以下臚列其中幾款亮點簡報如下:
【劉信全論酒 33】Winner Takes It All. Should It?
【劉信全論酒33】香港運動員一連數日在巴黎奧運奪得二金二銅的佳績,全城沸騰,對有關運動員讚譽有加是人之常情,但最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風之后李麗珊女士提出,對其他未能獲得獎項,但已全力以赴的運動員,也應鼓勵和支持的一番話,的確是值得令人深思。
【劉信全論酒 32】酒壇傳奇:Peter Sisseck of Pingus 百尺竿頭
【劉信全論酒32】筆者少時,中、小學畢業生間流行寫紀念册的玩意,一般都是抄一些成語、諺語,彼此鼓勵,其中最熱門的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時的我,對這話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年長處世日深後,從不少成功人仕身上,看到活生生的例子,方才恍然大悟。
【劉信全論酒 31】華夏驕子敢傲雲
話說中國在上世紀後葉改革開放後,各行各業都蓬勃發展,其後成績驕人。但當時的葡萄酒業,徒具雛形,雖有一定的產量,品質絕對說不上有甚麽值得驕傲的地方。至本世纪初,才有個别外國具遠見之士,看到中國葡萄酒業的潛力,開始涉足其間,當中最著名的包括奢侈品巨擘LVMH(酩悅軒尼詩)集團和波爾多的ChâteauLafiteRothschild家族。
【劉信全論酒 30】法國優雅與阿根廷風土的交響曲
【劉信全論酒30】現今世代的人,喝酒多好「即日鲜」,這邊買酒,轉過頭來便喝掉。筆者是一「老餅」,追求酒陳年後的精純複雜味道,所以往往在好酒剛推出市場時便購入,自家陳年後再喝。
【劉信全論酒 29】雙雄對峙 勢均力敵
【劉信全論酒29】筆者少時,好愛閱讀有關歷史人物的故事,其中「三國演義」中楚漢項劉之爭和周瑜孔明的鬥智故事,都给筆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現今社會,對峙仍不斷發生,中美冷戰、俄烏熱戰,類似的政治鬥爭反覆出現,但這些都太沉重了,今天且讓筆者說說一輕鬆的兩雄對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