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事
【張無忌專欄】立馬、嚇大、通膨
每次看見「立馬」這個怪名詞,無忌都搖頭失笑,因為其意思解作「立即、立刻、坐言起行、付諸行動……」但「立馬」二字,憑字面來理解,是解作「靜止不動」,這與「立即行動」剛好相反。
【張無忌專欄】佛偈入對聯
佛門寺院,大門總會有一副「門聯」,字數不多,含義卻甚深遠,如果想潛心學佛,先從門聯窺探,不失為學佛的一條捷徑。
【張無忌專欄】特朗普假幣換真金
國與國之間的「談判」,雙方必須有「籌碼」。所謂籌碼,即是「利益」,互相都有「利益交換」的話,談判才能達成。
【張無忌專欄】慳錢有妙招
牙膏、乾衣紙、百潔布,都是日常必需使用的物品,如果有方法能使這些物品耐用一些,就能省下很多開支。
【張無忌專欄】刀口向外太驚心
立法會有此議員提出,已經移民海外的香港人,不應再享有免費就醫的福利,因為他們身居海外,又沒有在香港納稅,際此財赤年年,免費就醫使政府增加負擔,應該遏止他們濫用香港的福利,節流要「刀口向外」。
【張無忌專欄】佛語融入廣東話
華人社會,佛教盛行,所以有很多禪機佛語,都廣為華人熟知,但止於「識講唔識解」,甚或錯解到鬧出笑話。
【張無忌專欄】遲來的口才獎
陳美濤終獲選美冠軍,大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她的身材,其實她的最強項是口才,無忌夠膽講一句,歷屆選美的佳麗,無一人能及得上她的口才,她今次兼獲「最佳口才」,是遲來的獎項。
【張無忌專欄】才女陳美濤
天皇巨星在成名之前,是沒有甚麼「索價」和能力,即使是面貌漂亮,歌喉出眾,也不能索取高價,因為青春短暫,人老珠黃,吸引力就大減,演藝界不敢冒險栽培,很易虧本。
【張無忌專欄】最攞命是無情對
有一天,他在報章的廣告欄看見,有人廉讓兩台電腦連同幾隻磁碟一起發售,廣告寫出來就是「兩台電腦連磁碟」,他順手拿來考無忌,並指明要以「無情對」續下聯。
【張無忌專欄】金庸曾爆粗
據知情人士透露,香港的「地鐵通車」那年,新聞報道幾乎全部劃一,稱之為「地鐵」通車,金庸大皺眉頭說,那些「卡車」是在地底行駛,稱之為「地車」才名正言順,至為貼切;須知「鐵」乃死物,不會移動,怎可稱之為「地鐵」?況且,「地鐵」是日文,不是中文,為甚麼有中文不用而改用日文呢?
【張無忌專欄】諷刺慈禧的對聯
慈禧竊政四十多年,喪權辱國,割地連年,民間寫了很多副對聯詛咒辱罵她這位「老佛爺」;對聯的用字精簡,針針見血,語語中的。
【張無忌專欄】語文大淪亡
近日聽新聞,每當談及特朗普的動向,開頭的第一句總是「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將會如何如何施政……使人莫名其妙,試問「美國」怎能「當選總統」的呢?特朗普不是早已當選了總統的嗎?為甚麼殺出了一個「美國」來當選總統,莫非特朗普的寶座被美國奪去?
【張無忌專欄】提防侵侵捉字虱
特朗普揚言,他上任廿四小時,便可實現俄烏兩國「停火」,大家都不相信他有此能耐;無忌則認為,實現「停火」,不需要有甚麼本領能耐,因為他沒有說明停火的「定義」,如果他用語言偽術「捉字虱」取巧,實現停火是易如反掌。
【張無忌專欄】今日中文好難明
孔夫子如果能穿越時空,來到今天的華人社會,恐怕他會變成文盲,因為今天的中文,他雖然每個字都識,但加起來看,就完全不明白其意思了。
【張無忌專欄】客機高空耗盡油
當天駕駛室內有三人,正副機師和一位飛機工程師;起飛不久,油錶忽然亮起紅燈,顯示汽油存量不足三成,機師認為只是油錶故障,因為他們有兩萬小時的飛行經驗,從未見過汽油不足,不必理會;但工程師則極力主張立即回航,三人為此而爭論不休,直至一個引擎停頓,才急忙回航,這時才發覺,汽油不足夠飛去最近的機場,地面的控制塔指示他們飛去一個荒廢了的機場,但該處無消防救護車接應。
【張無忌專欄】古本掛曆手寫版
每尾年尾,華人的超市總會送贈掛曆給顧客,購物滿若干元,即送掛曆一冊;今年因郵差罷工,寄抵加拿大的掛曆,也就沒法提取派發,積壓在碼頭;此問的親友,都託無忌弄一冊回來應急,因為他們都需要有農曆(俗稱舊曆)對照,最好還印有通勝宜忌的「古本」,方便他們安排婚嫁及團年飯的日子。
【張無忌專欄】恐怖平衡無核戰
他這個想法,世人很難明白箇中道理。他解釋說:「假如有兩個仇深似海的死對頭,因他們在同一個鐵籠,給他們每人一把刀,結果可能是一死一傷,又或者同歸於盡。若你給他們每人一個手榴彈,他們卻能和平共處,沒有死傷,原因是手榴彈一爆,對方都必死無疑。」
【張無忌專欄】粵語融入普通話
十四億人口,以普通話作為「主流語言」,說粵語的人,數量只得一億左右,粵語終會衰落,甚或完全消失,此乃杞人之憂。
【張無忌專欄】冠文子華車大砲
《破.地獄》能否真的破得了地獄?這就不得而知,但無忌卻可以肯定,票房收益必可破榜首的《毒舌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