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然-專欄
【高慧然專欄】暫別迴轉
日本一個高中生在壽司郎分店偷舔豉油樽及茶杯,又把口水塗上迴轉帶上面的壽司,惡搞影片放上網之後,令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產生恐懼,連累壽司郎母公司巿值蒸發一百六十億日圓。
【高慧然專欄】黐身貓被棄養
美國一隻貓,因為太黐身,兩度被棄養。好在悲慘故事有大團圓結局:領養中心將牠的故事放上網後,吸引了眾多申請人,不但黐身貓找到了好歸宿,領養中心其他待領養的貓也幾乎都被領養了。
【高慧然專欄】何必斷捨離
日本整理女王近藤麻理惠在《華盛頓郵報》的專訪中,表示自己在生了第三個孩子之後,有點放棄整理了。這則消息令網民非常振奮,不少人視之為「2023年最療瘉的新聞」。
【高慧然專欄】先健康後減肥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我昨天文章尾段提到的方法,所有人都能減肥,但不確保「快速」。減肥的速度,與你本身的身體狀態有關。
【高慧然專欄】1星期減掉5
前些日子,我把澳洲消防員跟動物拍攝的相片給我朋友看,告訴他用這些相片製作的月曆極受歡迎。「你要跟我家兩隻貓拍1輯這樣的相片嗎?」我問他。
【高慧然專欄】情意結
在加拿大穿州過省自駕,經過收納休息站,最渴望的便是去麥當勞小坐一會,飲杯麥咖啡,吃個魚柳包。麥當勞像不像祖父母的家?從你有記憶以來,它便存在,而且永遠存在。
【高慧然專欄】永遠的麥記
我喜歡麥當勞,不過沒有太多人相信。即使是跟我很熟的人,也會有一個疑惑,「你那麼熱衷下廚,怎麼可能喜歡麥當勞?」
【高慧然專欄】牛命貴
令兩頭牛死亡的代價之大,令人譁然。如果犯罪者所受的懲罰與受害者的生命價值成一定的比例,那麼,是不是在印度某些法官眼中,牛的生命價值遠高於女性的生命價值?
【高慧然專欄】黃金屋
德國一個獨居的礦業工程師去世後,他的友人進入其家中協助處理遺物,被震撼了!網民單看網絡圖片,也足以震驚得無以復加,身處其境的當事人那種震撼,必定不能用言詞來表達。
【高慧然專欄】暫養與領養
在貓群組看到一則貼文,樓主救了一隻幾個月大的流浪貓,把牠帶回家後暫養,帶貓貓見了獸醫,打了針,一切安好後,上網替貓咪尋找領養者。樓主也簡單說明了自家的困境,她有初生嬰兒,不打算養貓。
【高慧然專欄】日子有功
第一次在加拿大上瑜伽堂時,看到導師做了一個CranePose,我不但震驚,而且沮喪。我覺得那根本不是人類能夠做到的動作,至少我不可能做到。當時一個課室十幾個學員,每個人都只是發出驚歎聲,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這個動作。
【高慧然專欄】把興趣變成工作
工作是否只是為了賺錢?也許很多人會答「是」。能夠把工作虎年未完㗎!變成興趣,或者把興趣變成職業的人,是快樂的。不必為生計而折腰,只為理想、信念而工作的人,更無比幸福。
【高慧然專欄】跟鄰居學車?
湯漢斯新戲《隱閉中年》預告片中,有一段情節很有趣:他的女鄰居去找他,要求他載她一程,因為她沒有車牌。Otto無比震驚地問:「你今年貴庚?」生活在北美洲,沒有車牌確實是不可思議的事。車牌在北美洲屬身分證,沒有車牌的人去見工,得到工作的機會會打折扣。即使那份工作本身與駕駛無關,老闆會擔心沒有公共交通的時候,沒有車牌的員工可能會因為交通問題影響工作。
【高慧然專欄】龍蝦米糕
我的波友多數不是唐人,不需要過中國人的農曆年,所以年三十對他們而言只是尋常日子,不一定要留在家中陪伴家人。結果全部決定來我家,有的單身赴會,有的帶著家眷。一群加拿大人、美國人、法國人、蘇格蘭人、西班牙人、俄羅斯人、土耳其人、老撾人……陪我一起迎接農曆兔年,並非我預期中的事,卻比我預期的更有趣。
【高慧然專欄】拒絕家訪
在一個貓群組看到一則貼文,有人欲領養貓咪,願意滿足貓義工提出的所有條件,唯一不願意接受的是義工家訪,但願意定期提供家居相片。
【高慧然專欄】鄰居
中年喪妻、性格孤僻、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偏偏遇上一群喜歡踩界的鄰居……看到這個題材,我首先想起奇連伊士活的《驅.逐》(《GranTorino》),一個喪偶臭脾氣的老男人被亞裔鄰居改變的故事。
【高慧然專欄】人類為甚麼工作?
某官員提出一個哲學意味頗年關難過深的問題:「其實人究竟鍾意返工定唔返工?其實返工唔係淨係為咗搵錢,返工對人嘅精神面貌、健康都重要。」
【高慧然專欄】香酥鴨
最近幾個月,一直買不到鴨。以前任何時候走進任何一家超巿,總能買到急凍鴨,想吃的時候買一隻回家解凍,即可烹飪。
【高慧然專欄】暢銷書作家哈里
哈里在他的自傳中提及他在阿富汗殺死二十五個敵人,但只把這些人視作棋子從棋盤上移開,而不曾視他們為人,他表示:「我的數字是二十五,這並不是一個讓我滿意的數字,但也不會讓我感到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