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咕菇固專欄】接受平凡

【港人移加274/咕菇固專欄】坦白說,來到加拿大後,相信很多人會不知不覺EMO起來,甚至開始變得厭世,特別是發現許多事情都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職場上的,可能不再從事本行,甚至由一個白領轉做一些勞動工作,或是無端被解僱。很多時就會這樣不知不覺懷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對整個人生的意義產生疑問。偶然的我也有這種時刻,時而思考移民後的方向和前路,也會有種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李純恩專欄】看金庸

朋友的兒子從美國回來放暑假,接了一份跟金庸小說有關的暑期工,但小朋友沒有看過金庸小說,有點徬徨,我便幫他速補了一下。

【黃庭桄專欄】心若思念,蝴蝶自來

當至親離世後,總會化身成為飛蛾或蝴蝶,在故居裏出現,伏在牆上良久不動,俯視著不捨得的家人,作出最後道別。  

【高慧然專欄】買真退假

美國MontereyPark的華人移民楊某,因為借出Costco會員卡給人使用,竟惹出一場大麻煩。  

【康子專欄】「陰宅」風水之破障

據說在韓國是票房冠軍,也罷,韓國人根本不懂風水(你看前總統府「青瓦台」),日本人也不懂風水(你看空置多年的首相府)。

【曾智華專欄】火速推「城寨經濟」

任何自由商業社會,商機都會不停湧現,有的要政府出手幫(因要制定政策及調撥政府資源),有的則相反,政府切勿「多手」去管,只需任商界發揮,自會有好效果。  

【阿濃專欄】賤男

阿俊,20出頭,教育大學二年級生。認識他的都覺得他品性純良,潔身自愛,是未來良師。卻忽然,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說他是「賤男」,這是甚麼一回事?

【李純恩專欄】寂寞

馬奎斯的小說《百年孤寂》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情節:老波恩地亞有一天在家裏看到了仇人阿奇勒的鬼魂。在年輕的時候,老波恩地亞和阿奇勒是鬥雞的對手,一次鬥完雞之後阿奇勒因為出言不遜被老波恩地亞殺了。之後老波恩地亞就帶着幾個村民離開了故鄉,爬山涉水,在很遠的地方自己建了一個村子。

【李純恩專欄】泡飯

上海人雖然對泡飯情有獨鍾,但以前又總是有人警告你說如果泡飯吃多了會傷胃,理由是吃泡飯不像吃乾飯那樣咀嚼,常常不及細嚼就咽了落肚,不利消化。那時候的人特別容易胃痛,胃一痛就找各種各樣的原因,於是泡飯也就不可以多吃了。直到後來,人們才知道胃病的最大成因,是幽門螺旋菌,如果沒有幽門螺旋菌作祟,吃多少泡飯都不怕的。我這篇稿,就是白天在外面吃了蠔仔粥之後晚上又在家裏吃了三碗泡飯之後寫的。

【李純恩專欄】流行病

幾個朋友約吃飯,有兩個臨時來不了,因為一雙兒女在學校裏染上了甲型流感,回家傳開,結果一家人都甲流了。

【李純恩專欄】自我催眠

這日間聊說睡眠。有人睡眠好,有人睡眠不好,有人多夢,有人從來不做夢,有人只做黑白夢,有人的夢境五彩繽紛,有人一沾枕頭就入夢,有人不吃安眠藥睡不着。

【李純恩專欄】法國小學生

一分鐘的時間,馬克龍用得剛剛好,說完最後一句的時候連自己都得意地笑了起來。後來他走出教室,又被學生圍上來問東問西,氣氛十分融洽。馬克龍當然會有保鏢,但他跟小學生相處的時候,保鏢們都識趣避開了,學校的教職員也沒有出來前呼後擁,小學生們見了總統很自然,沒有畢恭畢敬,聊天的時候問題提得稀奇古怪,一派天真爛漫。看得出他們一定沒有事前被告誡有甚麽規矩和禁忌,也沒有經過排練。

【陳雋騫專欄】失敗的幽默

家庭教育或家長身教,是孩童成長培育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這個論據相信人人同意,因為會奠定孩子的價值觀、抗壓能力、待人處事方法、談吐舉止禮貌等等。兩個女兒分別十一及九歲,身教算是有十年經驗,未知是否成功,只知道兩個女兒每天放學準時參與課外活動,回家有效率地做功課,提醒一下的話,基本餐桌禮儀也有時候做得到,上學從不遲到,對長輩算是頗有禮貌等等。

【李純恩專欄】禮貌

在斑馬線前停車讓人過馬路是法例規定,道理和人情,它屬於前者,但過馬路的人站在道理上依然表示謝意,這就是禮貌。香港多數人在過斑馬線的時候都會向停車者致意,只有極少數的人見車停了就大剌剌走過去,對停下來的車視若無睹。這種人其實沒有錯,因為他佔着道理。但這種人缺的,是禮貌。

【黎太食譜】做法簡單心思滿分 餃子變出玫瑰花

【黎太食譜】又到母親節,除了送禮物給母親之外,其實她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多多陪在身邊。大家不妨考慮親自下廚,做些美食給媽媽以表心意。我今次同大家分享一款「零失敗」的簡易食譜,就是把平平無奇的餃子變成「玫瑰花」送給媽媽。大家還可以同媽媽,或子女一起包餡和煮製,讓家人一同享用自家親手炮製的美味成果。

【葉珮泓專欄】不能錯過的《孤星淚》:悲慘世界(二)

【港人移加273/葉珮泓專欄】上回介紹了《孤星淚》舞台劇的一些背景資料,這次則希望多分享對這個舞台劇各方面的感受。

【李純恩專欄】連天雨

天氣預報連續下雨,山上的春霧在雨中一陣來一陣去,飄渺變幻。對於喜歡窩在家裏的人來說,這樣的天氣,看看雲霧看看雨,知道屋不漏,心很定。

【李純恩專欄】勞動只為不勞動

發明「勞動最光榮」這句話的人,肯定是希望大家都去勞動的人,但是希望大家都去勞動的人,卻未必就是自己會去勞動的人。這就像那些要求人這樣要求人那樣的人從未要求自己這樣那樣一樣,發明口號的人,一般都做不到甚至根本不去做口號喊出來的內容。這就是絕大多數口號都經不起邏輯推敲的原因。

【李純恩專欄】療癒

內地年輕人流行一個用詞,叫作「療癒」。「療」是療傷,「癒」是痊癒。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年輕人已在強調「療癒」,可見真是時代進步,日子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