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新移民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6%96%b0%e7%a7%bb%e6%b0%9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tru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301
最大页数: 66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20
文章IDs: 7293528, 7289103, 7291746, 7291140, 7289867, 7288789, 7287635, 7286427, 7279157, 7281357, 7281346, 7280134, 7278950, 7276212, 7275128, 7274007, 7271575, 7271554, 7262020, 7268124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6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1

移民專欄

【陳鵡專欄】新移民AI創業騙局 黃金夢還是鏡花水月?

【漂流教室】近來,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上,AI教學廣告如潮水般湧現。無論你是在聽歌、看節目,還是滑手機放鬆,總會突然冒出一段熟悉的話術:一對夫妻、幾位朋友,或是某位自稱來自美國、加拿大的「專業人士」,用流利的國語向你推銷一個「零成本、零經驗、零風險」的AI生意。

【星島渥太華直擊】港人圓桌會議分享永居申請積壓困境 揭多個政策漏洞

【星島記者郭穎琳渥太華直擊】「香港監察」(HongKongWatch)周四(2日)於渥太華參議院舉辦圓桌討論會,有多名港人親身分享申請過程中面對的困境,案例涉及教育、身份延誤以及政治背景帶來的移民障礙。

【星島渥太華直擊】香港監察籲移民部撥1800永居餘額 優先給「救生艇計劃」申請人

【星島記者郭穎琳渥太華直擊】香港監察(HongKongWatch)周四(2日)於渥太華參議院主持圓桌討論會,討論解決現時「救生艇計劃」申請積壓問題的可行方案,議員呼籲港人積極尋求當區國會議員協助,更有效地向移民部施壓。

【純一專欄】香港日常快靚正

【港人移加629/純一專欄】這次回到香港,最先注意到的不是天氣,而是街頭巷尾多了日本品牌。藥妝雜貨、生活用品,二手奢侈品、壽司拉麵等,感覺比以前更密集。

【佚民專欄】馬路上的禮儀

【港人移加628/佚民專欄】看多了網絡上的車禍、roadrage的影片,有時候腦裡就充斥着一股負面的能量,駕車時總是感覺路上的其他司機全都懷有敵意,大家就像F1賽場上的車手般,不知為了甚麼而拼個你死我活,即使剛剛拿到駕照的新手們,心態不正也會很快染上壞習慣。久而久之,馬路上的一些禮讓行為,無奈地成為了十分稀有的場面。

【阿朗專欄】受到種族歧視了

那天,我在東約克的一間華人超市購物時,被一名帶著小孩,相信是顧客的人士,向我直問某貨品價錢。當時我沒有思考太多,第一個反應是回答說我不知道。不料,這位相信是顧客的人士,面露不滿,語帶責備地向我說:「你不是在這裡打工嗎?」那一刻我呆住了。事出突然,我不知道如何回應,只好轉身離開。

【咕菇固專欄】在Google地圖上思鄉

【港人移加626/咕菇固專欄】有時候我在加拿大搜索一些地方時,總是無意識的把我送回香港,大概是加拿大有些店舖名跟香港的重複了,而我又不太清楚他們確切的英文店名,所以就這樣莫名其妙被「傳送」回去,而且多倫多總是充斥着太多「香港地」,甚麼朗豪坊、時代廣場。偶然看到,心頭還是像被針輕輕刺痛了一下。

【陳鵡專欄】上天給什麼,就接住什麼吧。

【漂流教室】近來,許多人都感到無助與迷惘。身份未定,工作不穩,前途未卜,未來如霧。焦慮如影隨形,迷惘如潮水湧來。世界紛亂不安,經濟低迷,職場充斥著欺凌與壓力;網絡上每日皆是災難的回音。有人因病痛而絕望,有人因生活的重擔而選擇墜落。悲傷如同空氣,無處不在。那麼,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還有甚麼理由繼續活下去?在異鄉的土地上,我們又該如何走下去?

【純一專欄】颱風的香港記憶

【港人移加625/純一專欄】這個星期回到香港,恰巧遇上兩次颱風來襲。對於離開香港多年的人而言,這種經歷既陌生又熟悉。

【佚民專欄】馬路上的歧視

【港人移加624/佚民專欄】在加拿大有了接近三年的駕駛經驗,總算漸漸明白以前在香港的一些馬路的事,一方面有點慶幸自己在香港沒有駕駛經驗,沒有在那麼擠迫的環境下染上一些壞習慣;另一方面又有點質疑自己行駛在相對寛闊的加拿大馬路上,會變相缺乏嚴厲的磨練,將來在比較擁擠的城市駕車時,不習慣之餘甚至會成為眾矢之的。

【阿朗專欄】那個週末,我坐上了貴湖開往啤酒廠的免費巴士

【港人移加623/阿朗專欄】上星期確是個膽顫心驚的一週。一時「六百個月」,一時又「C2B一刀切」。總之傳言滿天飛,各個加拿大香港人群組都彌漫著驚恐的氣息。當然也不乏愛加力和花生友助攻加得一腳。我的正能量領先指數,亦隨著各種壞消息的廣傳而顯著急挫,再創52週歷史新低。那幾天完全沒有在工作的狀態。同事們看到我臉青口唇白的樣子,還以為我窮得連買午飯充飢的錢也支付不了,而餓得快暈倒。

【咕菇固專欄】追求從容不迫的生活

【港人移加622/咕菇固專欄】不知什麼時候,我也遺忘了來多倫多的初衷,與其說為了追求什麼,其實更像是逃避些什麼,或者說想逃出香港這個令人窒息的環境。從小開始,我就很羨慕街上的外國人,總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氣場,很愜意的,反正在大多香港人身上是看不到的。看著他們拿著一杯咖啡,就這樣漫無目的逛在街上,反正就是沒有一絲的煩惱。那時候我天真的認為他們是來自一個沒有壓力的幸福國度吧。

【陳鵡專欄】在夏末的長椅上,靜聽世界的低語

【漂流教室】最近,許多人心中泛起焦慮的漣漪——冬天的腳步近了。天氣漸涼,夜晚提早降臨,那些曾在十點仍光亮的夏夜,如今已悄然退場。對我這個怕冷的人而言,冬天不只是季節的轉換,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挑戰。

【純一專欄】回港的衝擊

【港人移加621/純一專欄】這趟回港探親,除了濕熱天氣帶來的「蒸爐感」,我還深深體會到一種reversecultureshock。

【佚民專欄】思辨的風氣

【港人移加620/佚民專欄】鄰國右派政治人物CharlieKirk遇刺,眨眼間原來已過了一星期。這幾天看着社交媒體不斷湧現關於他的評論,不止是美國內部,港台等地都有不少網民討論,有些網民直到他離世後才認識有這一號人物,也因此而在網絡上開始討論他所提出的種種政治觀點。

【阿朗專欄】遙距工作的終結

【港人移加619/阿朗專欄】最近我任職的公司宣佈會安排同事由目前每星期在家工作四天,逐漸更新為每星期進公司上班四天。安排是兩天回多倫多市中心辦公室上班,兩天回士嘉堡工廠上班。這消息一出,旋即讓各同事都議論紛紛。

【咕菇固專欄】行人地獄

【港人移加618/咕菇固專欄】老實說,在多倫多走路這回事,絕對不是尋常小事,甚至可以說是一場賭上生命的冒險,偶爾還會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感。平日裡我更多是駕駛出行,過著以車代步的日子,但假期的時候,還是會想四處走走散一散步。但像我住在內街的,門口連行人路都沒有,有時想外出,就必須「與車同行」,短短一段路,總叫我提心吊膽。

【陳鵡專欄】誰人最不幸?

【漂流教室】最近與幾位老朋友相聚,本以為是輕鬆的敘舊時光,沒想到話題卻不約而同地轉向了各自的煩惱與心事。每個人都在傾訴,語氣中帶著疲憊與無奈,彷彿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純一專欄】當安全感不再理所當然

【港人移加617/純一專欄】前幾天刷新聞時,看到一宗打劫案,地點就在我平時跑步路線附近,而且還是在一條很熱鬧的大街上。當下愣了一下。原來一直覺得安全的地方,也可以在某個瞬間變得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