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265
最大页数: 327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8188, 7328162, 7327245, 7327057, 7326546, 7326708, 7326319, 7325889, 7321537, 7325885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9

食物中毒|8种日常食物恐藏“最强毒素” 医生揭易致肝癌/损生殖能力 坚果/米饭竟属高危?

【食物中毒/食物安全】夏天天气潮湿高温,食物容易暗藏毒素,严重更会伤身致癌。有营养专家指出,若长期摄取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严重更会危害肝脏,甚至引起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能含有黄曲毒素呢?坚果/米饭竟属高危?

食物中毒|8种食物恐藏“最强毒素” 易致肝癌/损生殖能力

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在个人Facebook专页分享有病人尿液中AFM1数值过高,代表其身体长期暴露在“最强毒素”黄曲毒素之中。黄曲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之一,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等霉菌在高温潮湿环境下产生,被世卫列为第1类致癌物。到底哪些食物可能含有黄曲毒素?以下很多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食物,若“保存不当或制作过程不良”,都可能受污染:

食物中毒|什么食物易有黄曲毒素?

  1. 花生
  2. 栗米
  3. 豆类
  4. 坚果类,包括开心果、杏仁等
  5. 干燥香料,包括辣椒粉、咖哩粉、八角、花椒等
  6. 加工发酵豆制品,包括豆豉、腐乳、豆干等
  7. 牛奶(若母牛吃下含黄曲毒素AFB1的饲料,乳汁中可能含有毒素)

食物中毒|最毒黄曲毒素AFB1常见于什么食物?

黄曲毒素家族最毒、最常见的是AFB1,其他还有 AFB2、AFG1 和 AFG2。AFM1则是AFB1经过动物肝脏代谢后产生的代谢物,常存在于牛奶和乳制品中。刘医生提醒,因为黄曲毒素都是无色无味,用看的或闻的都感觉不到,即使高温烹煮也不易破坏,非常危险。

食物中毒|黄曲毒素对身体有何影响?

刘医生指出,黄曲毒素最大的风险是会攻击“肝脏”,黄曲毒素更会对身体造成以下影响:

  • 破坏 DNA、引发身体突变,长期下来容易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 乙型肝炎患者如果摄取了黄曲毒素,患肝癌的风险会大幅上升。
  • 抑制免疫系统功能,让人变得容易疲倦、易有感染,过敏体质更严重。
  • 对于孕妇与小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与神经系统健康。
  • 动物实验显示,黄曲毒素会影响精子品质,造成生殖力下降。

食物中毒|5招预防黄曲毒素中毒

刘医生提醒市民,如果习惯了进食干货、坚果、花生等食物,必须注意保存方式;更提出了5招预防黄曲毒素中毒:

  1. 坚果与花生尽量买小包装,开封后要冷藏,不要囤积吃剩的食物。
  2. 不要吃发霉、变色或有异味的谷物与干货。
  3. 优先选择有检验合格标章的产品。
  4. 熟食如腐乳、豆干等,避免吃陈年货品。
  5. 自制发酵食品要注意清洁、低温与保存时间。

何谓黄曲毒素?可致致肝癌?

据食物安全中心资料,黄曲毒素又叫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很高毒性的物质,由特定霉菌(例如黄曲霉或是寄生曲霉)产生,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滋生,十分耐热,在一般的烹调温度下不易被破坏。黄曲霉毒素主要分为:

  • B1
  • B2
  • G1
  • G2

B1黄曲霉毒素最常见,毒性最大,可引致肝脏中毒受损、肝硬化、肝癌。。黄曲霉毒素G1、M1、B2和G2导致细胞产生突变的程度依序递减。黄曲霉毒素M1和M2多在奶类和奶类产品中发现。

如何减低黄曲霉毒素风险?

根据食物安全中心资料,在现今社会里,人类因摄取到黄曲霉毒素而引起急性中毒的个案是很罕见。中毒病征:

  • 发烧
  • 呕吐
  • 黄疸病
  • 急性肝脏受损
  • 严重会致命

在香港未有人报称因进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而中毒。但黄曲霉菌属的各种霉菌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要完全消除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透过以下方法避免:

  • 向卫生可靠和信誉良好的零售商购买食物。
  • 留意食物是否存放在阴凉的环境内。
  • 如发现食品包装不清洁、已打开或破损,便不要购买该食品。
  • 贮存方面,保持干爽、和清凉的环境(温度最好在摄氏20度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 留意食品的保质期,避免囤积过量食品。在指定“此日期前最佳”的时间内进食有关食品。
  • 食物如看似霉坏、潮湿、皱皮或变色,便应弃掉。

资料来源: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食物安全中心

T10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营养师教煲彩色防癌汤 12款平民食材入馔 抗发炎/增免疫/降血压

20款茶餐厅食物卡路里大比拼 西炒饭肥过干炒牛河?最高卡竟是这款面?

巴基斯坦自杀式炸弹袭击已致12死 防长称正处于战争状态

俄“加密币富豪”夫妻炫富被绑架 却因无法筹足赎金遭撕票分尸埋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