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雙親反對 列治文華裔總廚從屠房工人晉身世界第一餐廳

【星島綜合報道】行行出狀元,香港有高官在DSE放榜時寄望有狀元以成為廚師為志願。在一些家長心目中,可能也對這個行業存有偏見,未必覺得那是子女最理想的職業。
一名在列治文長大和受教育的青年立志成為名廚,曾遭父母親反對,結果不但在藍帶廚藝學院畢業,還獲世界各地頂級餐廳招攬,如今衣錦還鄉,在本地一間高級扒房擔任行政總廚。
據《溫哥華雜誌》(Vancouver Magazine) 及《列治文新聞》(Richmond News)報道,楊總廚(James Yang,譯音) 高中畢業後到渥太華的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升學,之後在世界各地頂級食肆的廚房工作,包括曾五次榮獲《餐廳》(Restaurant) 雜誌評為世界第一的丹麥哥本哈根Noma餐廳、上海的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法國菜餐廳、紐約Wolfgang's Steakhouse,其後更成為紐約Peter Luger Steak House副主廚。

現在,他把多年來從各地精研的廚藝心得帶回老家,並證明享用精緻西餐不一定要到溫哥華市中心,誰說列治文沒有?
庖丁解牛 屠房打工為學法
在眾多食材中,楊對牛扒最有心得,更自言是一名「牛扒痴」。
為了深入瞭解有關牛扒的每個細節,他不但到過多間世界級的扒房取經,還曾在食肆生意淡薄的疫情期間,在美國堪薩斯城的一家屠房和紐約的一家肉食店工作。

他相信的烹飪理念是,一間成功的扒房餐廳最重要的不僅是廚房;更要學習牛隻是如何牧養、餵飼,以至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過程。
他現為House of Dawn Steakhouse的行政總廚兼廚藝總監,那是一間位於三號路(No .3 Road)夾Ackroyd Road、開業僅大半年的餐廳,營業初期主打精緻亞洲及中菜混合菜,今年5月全面轉型為高級扒房餐廳,據稱是大溫地區首家「乾式熟成鐵板扒房餐廳」。


他說:「我想營運一間與眾不同的扒房,能提供精緻菜餚來搭配牛扒,並使這些食材達到相得益彰的極致。」
父母過來人 深知入廚苦
楊於中國鄭州出生,2008年,他13歲,隨家人移居加拿大。他的父母都是廚師,但他對烹飪的興趣是萌芽於在列治文中學(Richmond Secondary)上廚藝課的時候。老師知道此子的潛質,建議他去溫哥華社區學院(VCC)進修專業廚師訓練課程。
然而,當他和父母提出此事時,他們之間出現了意見分歧。
楊說:「當你的父母從事的就是你想做的行業時,他們知道這行有多艱難、多辛苦、多疲累,以及你需要付出的一切,所以他們不想讓你受苦。」。
他補充說:「但我的父母忘記了一件事,熱情足以改變一切。」
在列治文這間扒房的熱廚房,他採用特殊乾式熟成(dry age)工藝,挑選來自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的頂級牛肉,以備長炭烤製烹調。

所有新鮮切好的牛扒都至少熟成30天,一些獨特的牛扒會以朱古力和牛油秘製,以一種混合式烹調技藝,將牛扒乾式熟成28天,然後用牛油或黑朱古力,來營造濕式熟成的效果。

儘管對牛扒烹飪卓有心得,但楊總廚強調,好的廚師應該先聽取食客的意見,讓他們自己決定想吃到怎樣的牛扒,以及如何烹調,這樣才會切合個人的口味。
「說到底,知道自己最想要甚麼的是自己,不是別人。」
此話一語雙關,正好成為有遠大志向的年輕人的座右銘。
相關新聞:借Shein、Temu上位 溫哥華外賣仔變北美物流業巨頭老闆

渥太華藍帶廚藝學院
圖:House of Dawn Steakhouse、Nora Hamade
V2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