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翻热食物做漏1步骤 恐难杀菌致食物中毒 4类食物最高危
用微波炉“翻叮”食物,竟然也暗藏中毒风险?有外国食品安全专家指,不少人在微波炉叮饭𩠌前都做漏1个步骤,此举恐令食物内的细菌滋生,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当中有4类食物属高风险。
微波炉翻热食物做漏1步骤 恐难杀菌致食物中毒
据外媒Parade报道,南佛罗里达大学食品安全专业微生物学家Jill Roberts指,不过大多人在用微波炉叮热𩠌菜时,都忽略了1个这个关键步骤。
他解释指,微波炉的主要原理是使分子振动产生热量,但不少人都留意到,微波炉加热并不均匀。部分原因是某些分子(如水)比其他分子更擅长产生热量。为了使水均匀分散,“搅拌”正是关键步骤。
Jill Roberts指,要正确地加热食物,需要达到74°C(165°F),这正是杀死食物储藏期间、生长的微生物所需的温度。相反如果不“搅拌”,有机会令𩠌菜受热不均、部分区域较冷,微生物会继续存活及繁殖,几乎所有细菌都能在未充分加热的食物中存活、繁殖。因此如食物未达到安全的内部温度,会增加食源性疾病的风险。食物中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
- 沙门氏菌
- 弯曲杆菌
- 李斯特菌
- 大肠杆菌
Jill Roberts提醒,细菌也不喜欢高温,重新加热是消灭细菌的一种方法。食物需要达至安全的内部温度,否则将面临极大致病风险。
什么食物易被细菌污染?
除了加热温度及“搅拌”手法,食物种类也是决定加热方式是否安全的主因。以下几类属于高风险食物,加热时要特别留意:
1. 叠煮菜肴
层层堆叠的菜肴,例如千层面、砂锅菜,要逐层重新加热。
2. 高蛋白食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鸡蛋和海鲜、肉类和家禽。
3. 质地浓稠的汤品/食物
质地浓稠的汤、酱汁和肉汁易出现加热不足,建议放入锅内重新加热并煮沸。
4. 淀粉类主食
包括饭、薯仔、意粉等。
另外,未能及时储存会增加风险,罗拔丝补充,熟食应在烹煮后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包括外卖和家里剩菜。保存时间也很重要;食物保存时间越长,风险就越高,必须在3-4日内丢弃剩菜。
使用微波炉时要注意什么?
香港食安中心提醒市民翻热食物时,要留意以下几点:
- 翻热食物时,须以微波炉适用的盖子或保鲜纸将食物覆蓋好。这样可均匀地加热食物,确保食物安全。
- 如以保鲜纸覆蓋食物 ,应在碟的一角留空隙让蒸气排出,因为有些微波炉保鲜纸受热后会绷紧和裂开。
- 如以保鲜纸覆蓋高脂或高糖食物,宜预留至少一吋的空间,因为这些食物一经受热,可达到极高的温度,令保鲜纸熔化。
- 食物要彻底煮熟,未煮熟的要放回微波炉再煮,直至熟透。家禽和肉类应煮至流出的汁液是清澈和没有血水为止。
- 不要把水或液体过度加热,因为水即使极热但表面看来仍未煮沸。
- 切勿用微波炉烹煮连壳的鸡蛋,以免蒸汽积聚在蛋壳内引致爆炸。如要用微波炉煮蛋,必须先把蛋壳剥掉或敲裂,并刺戳蛋黄或蛋白数下。
- 翻热剩菜和已煮熟的食物时,请确保食物彻底翻热至热气腾腾。翻热中途应将食物搅拌,使热力平均分布。
- 如有食物温度计,应检查食物的中心温度以确保食物在食用前至少达到75°C。
资料来源:Parade、食安中心、食安中心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