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恐增40%死亡風險 醫生教每日做30秒輕鬆動作 護腦延壽逆轉短命危機

不少人每天都在辨公室久坐工作,導致缺乏運動,曾有研究指久坐不動的死亡風險恐增40%。要避免久坐風險,有醫生教做2套動作,不但有助護腦和延壽,甚至可逆轉久坐的短命風險。當中1個動作只需每日做30秒就有效,午飯後做更有助消食,避免飯氣攻心。
據日媒《President Online》報道,76歲的日本抗老醫生鎌田實指,對現代人來說,坐著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動作。無論是交通工具、辦公室座位或是家中的沙發,每天竟有大部分時間都在椅子上。然而,近年許多研究證實,這種久坐不動的狀態,正是嚴重威脅健康與壽命的高風險因子。有澳洲研究團隊進行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每日久坐超過11小時的人,其死亡風險比坐不到4小時的人竟高出約40%。
為何久坐危害身體?鎌田實醫生表示,長時間維持坐姿會導致下肢肌肉缺乏活動,被稱為「第二心臟」的小腿肌肉泵血功能會隨之減弱,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這不僅會引發水腫、注意力不集中、腰痛等不適,長期更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退化症、抑鬱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對辦公室工作者而言,是無聲的健康威脅。此外,隨著遠距辦公模式普及,連通勤、辦公室走動等日常活動量都大幅減少,身體正持續面臨久坐對健康帶來的威脅。
針對久坐一族,鎌田實醫生教授2個動作,不但簡單易做,更有護腦、延壽等功效:
做甚麼動作可護腦延壽?
2大動作可護腦延壽
1.抖腿運動(ジグリング)
抖腿運動做法:
- 淺坐在椅子上,背部稍微挺直。
- 保持膝蓋角度為90度,同時將腳跟抬高約2cm。
- 左右腳交替或雙腳同時小幅上下晃動。
鎌田實醫生表示,這種運動關鍵在於保持放鬆、有節奏地擺動,就能刺激小腿肌肉的泵血功能,顯著改善血液循環並迴流至心臟,還能提升全身溫,更幫助消除腿部浮腫問題。有研究證實,這種動作能為髖關節骨骼提供適度刺激,促進軟骨組織再生,甚至被納入「退化性髖關節炎」的運動治療中。此外,這個動作即使在使用電腦時也能進行,所以無論是工作期間還是看電視時,都能坐著完成的健康方法。
2.踢踏扭體操(足踏みツイスト)
踢踏扭體操做法:
-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腳尖微微向外,深吸一口氣做好預備動作。
- 接著邊吐氣邊在心中默數「1、2、3、4」,依序將右腳、左腳、右腳、左腳有節奏地抬高,落下時腳跟要用力踏地。
- 數到「5」時再次抬起右腳,同時扭動身體讓右膝與左手肘靠近,而手肘與膝蓋碰到與否皆可。
- 身體回正後換邊,吐氣時依序抬高左腳、右腳、左腳、右腳。
- 接著抬起左腳時同步扭腰使左膝碰觸右手肘。
- 整套動作重複循環兩次約耗時30秒。
鎌田實醫生表示,透過進行這運動能有效刺激小腿與大腿肌肉群,激活腿部的泵血功能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更是對抗久坐危害的理想選擇。此動作更融合了強化「肌肉、大腦、血管、腸道、骨骼」五大身體機能健康效益。
他指出,進行踏步扭轉時,關鍵在於當感到已到極限時再多堅持一口氣,用力將腿抬高。這樣能鍛煉腰肌力量,養成穩健抬腿的習慣,無論年齡增長都不易跌倒,在配合數節奏進行動作還能提升心肺功能,讓身體更容易暖起來且不易疲勞。特別在踏步中加入扭腰動作有雙重功效,除了能適度刺激腸道以促進蠕動,還可以訓練大腦認知,當一邊數拍子一邊扭腰時,初時可能會手腳不協調產生胡亂,這正是活化大腦的關鍵。若在午餐後作為輕度運動,既能促進腸道消化,又能激活大腦,還有效預防午後嗜睡現象。
資料來源:《President Online》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