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長者必讀
传入的 cat_slugs: %e9%95%b7%e8%80%85%e5%bf%85%e8%ae%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998
最大页数: 10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8254, 7316498, 7316465, 7315488, 7314676, 7314512, 7314536, 7314489, 7313605, 7313458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7

最佳護腦飲食竟非素食/低澱粉?7大食物上榜防腦退化 吃這種植物油也有效!

 

【防腦退化】素食或低澱粉飲食看似健康,但竟然不是最護腦的飲食模式?有專家指,其實日常多吃7類食物,已可預防腦退化,其中吃1種植物油也有效!

最佳護腦飲食竟非素食/低澱粉?

根據中國內媒《人民日報健康時報》引述一項研究指,飲食習慣對不僅影響身體健康,更會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相關研究於2024年4月1日刊登於《Nature Mental Health》

研究團隊調查近181,990名參與者,將他們的飲食模式分為以下4種類型:

  • 控糖模式:喜愛吃水果、蔬菜和蛋白質,但對澱粉的攝入較低。
  • 素食模式:喜愛吃水果和蔬菜,但蛋白質攝入較少。
  • 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模式:喜愛吃零食和蛋白質,但水果和蔬菜攝入較少。
  • 均衡飲食模式:喜愛吃所有食物類別,視為「均衡的飲食模式」。

研究有何發現?

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3種飲食模式相比,均衡飲食模式的人表現出更好的心理健康的認知功能,而且擁有更大的皮質體積和更佳的神經元結構。

研究人員指,食物偏好對大腦結構有潛在影響,不同飲食模式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腦部特徵模式。這些不同的大腦物理結構模式,可能對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產生重要作用,而大腦具有的可塑性和適應性受飲食選擇的影響,會對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的結構產生變化,因此均衡飲食模式最有效促進大腦健康,可視為「健腦飲食模式」之一。

7大食物防腦退化 吃這種植物油也有效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專家冉小麗在2025年1月的《健康時報》刊文曾提出,健腦飲食模式可以有效延緩認知衰退,預防阿茲海默症等腦退化症。因此,她特別推介以下7類食物,促進大腦健康:

 

7類食物助健腦:

防腦退化食物|1. 全穀類

有研究發現,優質全穀類攝取量與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呈負相關。建議選擇稻米、小麥、燕麥、粟米、高粱、小米、薏米、藜麥、青稞等。

防腦退化食物|2. 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中的西蘭花、椰菜、甘藍等,富含維他命C和類黃酮,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降低患腦退化症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防腦退化食物|3. 漿果類

可選擇提子、奇異果、士多啤梨、覆盆子、石榴和藍莓等。這些漿果類食物富含花青素,有助抗發炎和抗氧化。

防腦退化食物|4. 豆類

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例如鋅、鐵、鈣等,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

防腦退化食物|5. 堅果和橄欖油

研究指出,與低脂飲食相比,多進食地中海飲食中的堅果、橄欖油,在維持認知能力得分方面效果更好。

防腦退化食物|6. 家禽類

研究發現,吃得較少攝入禽肉的人群與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

防腦退化食物|7. 茶

有前瞻性研究指出,多喝茶與提升認知功能有關。

冉小麗醫生指出,想要透過飲食降低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可以從膳食基礎上進行調整,包括主食調整為全穀類食物,多吃綠葉蔬菜和漿果類水果,每天吃堅果和豆類,動物性食物則以魚和禽肉為主,常用橄欖油煮飯和喝淡茶。另外,要避免少吃紅肉、牛油、芝士、高糖和油炸食物。

5招防腦退化 睡前忌做1件事

另外,冉小麗建議日常多做以下5件事,也有助健康護腦:

1. 規律運動

運動可以改善血液流動,激活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大腦區域,提高大腦神經效率,進而提升記憶力、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步行代替坐車、多爬樓梯,增加腦部血流量。

2. 腦力活動

學習的時候大腦內各種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會變多,所以,建議透過學習新技能、語言或樂器,或閱讀看報紙,讓大腦保持活力,促進大腦健康。

3. 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大腦修復,為確保睡眠質量,避免睡前攝入刺激性飲品,例如咖啡和茶。另外,睡前2至3小時,盡量不要喝水,避免晚上頻繁起夜。

4. 多社交互動

多面對面和別人溝通時,大腦會快速運轉並做出反應,這樣能有效降低認知衰退的風險。

5. 預防慢性病

大腦內有大量微血管,而血液物質會交換、及時為大腦補給營養,但腦血管一旦受損,大腦健康會受到威脅。因此,必須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戒煙戒酒,遵醫囑按時服用降血壓、降血脂和降血糖藥物,定期監測身體各項指標和每年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腦退化早/中/晚期徵兆大不同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1. 早期症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症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

  • 失去短期記憶
  • 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
  • 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
  • 學習新事物及跟隨複雜指令感困難
  • 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症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

  • 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
  • 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
  • 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症狀(第5年後)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

  • 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
  • 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
  • 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
  • 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
  • 生理時鐘混亂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健康時報》、醫管局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肯尼亞連日暴雨釀山泥傾瀉 21人死 逾30人失蹤

英國劍橋郡列車︱狂徒亂斬至少10人傷細節曝光 目擊者:以為萬聖節惡作劇

日本女高校園驚見人骨 死者身分曝光

印度教「斷食日」2.5萬信眾迫爆神廟 人踩人至少9死2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