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遗民历奇
【遗民历奇16】11月11日和平纪念日:战争祷文
举国皆议战而不议和。如今战火正炽,民人莫不爱国而赤胆。所谓“击鼓其镗”,街巷均以仪队与军乐助阵。孩童虽只玩具,亦藉以鸣枪,虽只烟火,亦爆响而报时。人谁都手握爱国的小旗帜,而更大的国旗且在家家户户的堂前与窗外于烈日下飘扬。
【遗民历奇14】在咖啡室上演的一幕“成语动画廊”
《成语动画廊》为家母在移民前移录过来的儿童节目之一。长大之后,我才发现,不少儿时学来的成语──盘古初开、塞翁失马、叶公好龙──本身甚少用武之地,因为平时作文,难以植入字里与行间而能不感突兀。
【遗民历奇13】也谈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台湾作家柏杨(1920—2008)四十年前把“丑陋的中国人”一系列的讲辞与文章结集出版,曾经轰动一时。尔后即受堪称一代宿儒的孙国栋先生(1922—2013)隔岸在香港《明报月刊》连珠砲响似地笔伐之。
【遗民历奇11】君子观《易》以洗心 ── 列治文公共图书馆“中华古今文献精藏”之缘起
《易.系辞上》云:“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圣人以此洗心。
【遗民历奇10】九月三十橙 T 日
在我二三十年前成长时,加拿大并无橙T日。在学校,当然学过加拿大有原住民。只是那时候的惯称是“FirstNations”(第一民族);“IndigenousPeoples”则好像是最近十数年内才普及起来的,以包括印第安人以外的因纽特人与梅蒂人。
【遗民历奇09】列治文公众市场的杨先生与赖老板
【遗民历奇09】黎赞信是我的小学同学。他们家搬走后,我曾好一段日子没再交到可以谈天的朋友。不过,赞信的外祖父母仍留在了祖居,刚好在小学的对角。我与嫲嫲、家母和妹妹从家里走到列治文公众市场,总会路过。
【读者来函】也谈“传承”而及“承继”与“继承”──与无忌先生商榷
中文与西方语文在语言的分类上,存在差异:中文属于“分析语”(analyticlanguage)而包括英文在内的印欧语系诸语言则属于“综合语”(syntheticlanguage)。然而,个别语言之间的差别尚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比如:拉丁语的综合程度要比古英语为高,而当代英语的综合程度且比古英语减弱了许多。
【遗民历奇08】旧物店捡的《叫父亲太沉重》
【遗民历奇08】顷闻列治文图书馆之友(FriendsoftheRichmondLibrary)周六摆摊义卖图书,家里适逢住进了国际生,远从意大利波隆那而来,遂邀之同行而往。
【遗民历奇07】列治文中文书店忆旧
【遗民历奇07】若论书店,深圳不如广州,台北不如北京;至于香港嘛,仅稳居其中而已。这也只是其大畧。而我游走这五地选购图书,亦总找得到心头好,因为其乐在淘。但那已是依稀往事了。
【遗民历奇06】苛例与侨耻 ── 《寻影觅迹:1923 排华法案》述评
在受害华侨及其后人促迫加国政府痛定思痛,使加拿大推出人头税以来的侨耻终得平反,并获公开道歉之后,Clement氏也以走访老华侨为己任,遍录华人注册护照(ChineseImmigrationcertificates)原件,及其持有人的身世与故事,继而收集相关史料,汇成是书
【遗民历奇05】记素云女史
【遗民历奇】家母移民前,在香港为小学教师。抵加之后,我猜她想过重操故业,但在这里执教,从前的教育文凭并不适用,她得从头攻读。身为一子一女之母,家庭凑成“好”字,可是
【遗民历奇04】私祭
外祖父一生戎政碌碌,平妻二位,孝女九人,而膝下无男。盖在台海两岸“小三通”之前,尝私行至大陆湖北老家,卒以族子为嗣。但举家移民时把嗣子留在了白鱼赛三首,并未携往加拿大,只不时越洋通电与寄钱回去。所以在海外举行家祭,还是老人家自己一人包办。从旁扶持的,起初好像还有其他表亲,后来他们都长大了,剩下了我一人,把红火炉从车库里挪到户外石子路上,再把预先准备好的金银元宝与楮镪端放一旁。
【遗民历奇 03】迟来三年的
而今天送餐的单来得很少,上半天跑了六个小时,总收入不到九十元钱,平均每小时十五元不到,连最低工资也抵不上。午市过后,预计点餐的人会更少,我便接了给超市送货的单。
【遗民历奇 01】温哥华的华侨四种与我
【遗民历奇01】二○二五年的温哥华盖有华侨四种,而我是厕身其中的四不像。百有五十年前,飘洋过海而来的大清帝国子民,如今都不在了。第一种华侨是他们的后裔,或生于斯,或长于斯。在这“咸水埠”FredWah与PaulYee文史成就最高,为此辈之佼佼者。
【遗民历奇 02】美洲原住民汗庐四蒸之俗
庐者、陋也。汗庐建设简陋,平时仅得由木枝束成的半圆形框架,罩在圆坑之上,入口向东。原住民长老亚瑟.莱昂(ElderArthurLyleLeon)乃菲沙河谷施熹列士(Sts'ailes)族人,每隔一周均会远从亚博斯福来到斯国蜜舒(Sḵwx̱wú7mesh)民族传统拥有而祖传下来的不争土壤之上,主持汗庐四蒸之俗。由于汗庐只具木骨架,长老的弟子会在早晨聚集,齐心协力,准备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