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小費
加拿大年輕人厭倦小費文化 有人直言「太荒謬」
現於愛民頓大學就讀的22歲學生RenAlva,平日樂意在餐廳或節日給服務員慷慨小費。但最近一次去自助採莓農場時,卻被要求在結帳時留下小費,令他大感驚訝:「明明是我們自己去採的,他們根本沒做什麼,我完全不知道錢會給誰。」
【阿朗專欄】從容地應對小費文化
現在,當我外出在餐廳用膳時,我會先行計算好打算給予的小費金額。當服務員把電子支付工具遞給我作帳單支付時,我不會再理會它的小費預設金額,直接按下以金額作支付小費的自選選項,然後就把早已計算的小費金額輸入裝置。今天,我大部分支付小費的百分比,就控制在税前的10%-12%之間。我亦作好心理準備,如何應付當有個別餐廳因嫌棄我給予的小費金額太少,而上前追討的情況。「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安省居民煩厭小費文化 未有服務提供卻不忘索取高額貼士
有人指,自己在花店買一束花也被要求給貼士。有人在網上買生日禮物,被要求提供貼士,最終他取消了訂單。有人指曾在UberEats訂餐,花費33元,而預設小費逾10元。
小費爭議多 侍應為生計啞忍無禮行為 顧客對俊男美女慷慨不公平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小費文化的轉變,引起了消費者的爭議。每當侍應生遞上付款機時,顧客心中就在忐忑:機上預設的小費率會是多少?侍應會否盯著我選擇給多少小費然後面色有變?
溫哥華兩餐館「不收小費」受歡迎 東主這項作法獲讚賞
【星島綜合報道】許多人都有上餐館卻被收銀機上的小費建議嚇到的經驗,動輒18%起跳,過去基本選項10%早已不復見。但是顧客的心聲在物價高昂的溫哥華某些餐館被聽見了,現在有餐廳實施向員工支付滿足「生活工資」(livingwage)、免向顧客收小費的政策取得成功。
失控的小費文化 連網購網站都要求顧客付小費!
溫哥華蠟燭公司負責人李凱西(KathyLee)表示:「小費選項的推出是為了回應客戶的要求,他們希望透過某種方式對我們產品背後的熟練團隊表示額外的讚賞。」
【小費之爭】加拿大人會在哪些場合支付貼士? 研究報告這樣說
【星島綜合報道】有關貼士的話題向來引發加拿大人熱議。最新調查顯示,加拿大人對於在哪些場合支付貼士持有明確立場。根據NarrativeResearch的調查,超過7成受訪者認為在餐廳支付貼士屬可接受,另有6成的人表示在髮型屋支付貼士亦屬合理。
魁省開出第一槍!新推法案限制過度收取小費
《環球郵報》(TheGlobeandMail)報道,負責消費者保護的魁省司法廳長喬林-巴雷特(SimonJolin-Barrette)周四(12日)提出一項法案,將迫使企業按稅前價格計算小費,並對雜貨店如何顯示食品價格進行規範。
小費文化擴展至網上銷售 付15%貼士被視作無禮貌
多倫多居民CaitlinGreen便遇到這情況;她表示:「在網上購買嬰兒配方奶枌時,竟被要求支付小費」;「我沒有Instacart,亦沒有給任何小費,因這只是一個常規網上購物」;「我被要求支付小費,是要『表達對團隊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