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香港移民潮
【我家移加008】假的真離婚
加拿大素來有「萬稅之國」之稱,很多家庭移居加拿大之前,都會對加拿大稅務做些研究,甚至會找專業會計師查詢。身邊有不少家庭,因為種種原因,例如經濟考慮,夫妻其中一方會先行帶小朋友移居加拿大,除了因為救生艇計劃有期限之外,更希望是小朋友能夠盡早適應及接受加拿大教育。留下來在香港的一方,一般以丈夫為主,繼續在香港工作以賺取較可觀的收入,支持在加拿大伴侶及子女日常開支。貼地些講,「搵多幾年錢先過去!」。
【港青在加國328】有隻雀仔
【專欄】家中農務部罷工以後,露台的兩盆蔥長時間沒有人打理,已經全都枯萎了。上星期,一隻野鴿霸佔了其中一盆,那天外面風大雨大,過門也是客,我不好意思下逐客令,也就不以為然,由得牠在「蔥屍」上暫歇,心想牠應該雨過後就離開。
【我家移加007】楓樹糖漿的季節
【專欄】剛過去的星期六,我們一家三口開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車去Wheelersmaple&PancakeHouse。當日八點鐘起身趕忙梳洗,老公幫忙餵奶,準備去一個短途的小旅行。沿途風和日麗,遍地白雪,陽光照射的風景顯得份外美麗,好像童話般通往閃閃的時光隧道。
【港青在加國327】喪屍狂想曲
【專欄】從小到大我就很喜歡看喪屍電影,要知道我很抗拒一些血腥的東西,偏偏卻很迷戀喪屍這種血肉橫飛的電影。總之就不知為什麼對喪屍的題材非常著迷,後來人大了,又接觸了很多喪屍遊戲,對喪屍這個題材更是不能自拔。在我的腦海中,喪屍是少數不美好且極恐怖,但我願意騰出位置給它們的東西。以前在香港跟朋友逛街,如果遇上一些陰森恐怖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跟他們說:「這裡很適合拍喪屍片。」
【港青在加國326】加拿大迷思:生活好chill?(上)
【專欄】一直以來加拿大這個國家給世人的感覺就是「所有嘢都好chill」、「返工好hea」、「效率好慢」等等,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一字記之曰:「慢」。直至踏足加拿大後,發現其實只有「效率好慢」是正確的,其餘兩個只是如同海市蜃樓一般的美好想像。
【我家移加006】搬新家
【專欄】移居加拿大最重要的事之一必然是搬家,我和另一半由香港各自的家搬到加拿大的Airbnb,又在一番折騰下終於入住新家,在短短幾個月內搬了兩次家,苦樂參半的過程也是一段值得回首的回憶。
【港青在加國325】St. Patrick’s Day
【專欄】每年的三月十七日,加拿大人都會慶祝聖博德節(St.Patrick'sDay)。這個節日源於愛爾蘭,紀念愛爾蘭的守護者SaintPatrick。他是一名把基督教帶到愛爾蘭的傳教士,一生亦充滿傳奇色彩。許多美國移民都是愛爾蘭後裔,他們比愛爾蘭本地人更熱衷慶祝St.Patrick'sDay。每年,他們都會穿著綠色的衣裳,戴上綠色的帽子,到酒吧喝啤酒狂歡。
【我家移加005】溫尼辟的夏與冬
【專欄】轉眼間我們一家三口已經在溫尼辟生活了十個月,也在沒有車的情況下渡過了我們的第一個白色冬天。溫尼辟漫長的冬天其實還沒有完全過去,但現在的日照時間已經越來越長了。越漸充沛的陽光開始慢慢驅散冬季帶來的抑鬱氛圍。
【港青在加國324】流浪動物
這是我第一次在冬天帶她出去,令我詫異的是長毛貓如她竟然如斯怕冷,而且我也在嬰兒車四邊圍了一圈毛氈和羽絨薄被,也在牠的身上蓋了件薄薄的羽絨外套,雖然還是會入風,應該不至於會顫抖吧。
【我家移加004】誰偷走了兒童的玩樂時間
【專欄】記得還在香港,乘坐港鐵上班的時候,偶爾會看到一個燈箱廣告。廣告的圖片展示了幾個小孩子在草地上開心笑著地互相追逐玩耍,文字描述說,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兒童每日應有多於一小時自由玩樂時間。在香港的教育環境下,年幼的兒童普遍有多少玩樂時間,相信每對父母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作為兩個孩子的港爸,除了苦笑,其實內心有一種莫名的內疚感。我有盡力讓我的孩子有足夠的玩樂時間嗎?
【港青在加國323】深宵食堂
【專欄】在香港,每一區都有自己的宵夜好去處,無論何時出門,總有一家24小時麥當勞、茶餐廳,更別說串燒店、大排檔和雲吞粉面店,有些地方更有24小時點心店,想吃甚麼,也總會找到去處。若要消遣,酒吧、卡拉OK更營業至凌晨五、六點,不天光也不會打烊。
【我家移加003】適應新生活
找工作是另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香港,我和太太都在IT行業工作,擁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然而,在加拿大的求職過程中,我們發現這裡的企業對於本地經驗的要求非常高。為了提高求職競爭力,我們參加了各種的網上教程和向朋友請教求職建議。經過不懈努力,我們終於找到了適合的工作崗位,開始了新的職業生涯。
【港青在加國322】K先生的榜樣
【專欄】早於一個月前,室友已經和我約定在下星期看《JohnWick:Chapter4》,這個動作片系列在近10年間已經推出了四部曲,亦已確定會續拍第五集,大有《狂野時速》系列那種「不死精神」,只希望不會像那系列般愈來愈爛。
【我家移加002】選擇性失聰
在這一波的香港移民潮,就算你不參與討論,或多或少會聽到身邊的同事、朋友,以及家人對移民的睇法,有嚴肅的討論;也有茶餘飯後的閒聊。最實在的感受,當然是身邊認識的人,一個一個的出發,各奔前程。
【港青在加國321】路癡的苦
【專欄】自買車後到今天剛好是兩個月,有個難題至今還未能克服,就是認路。我的認路能力一向不太好,在香港,一條路要走十幾次才認得,而且一繞道就會越走越遠,再走十萬八千里才能回到原點,只有冤枉路能不偏不倚地走下去。不過自從GoogleMap普及後,雖然重回正軌,但認路能力也變得更差,尤其是在加拿大,駕車時,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無法擺脫Google的控制。
【我家移加001】踏出離開香港的第一步
【專欄】回想起當初選擇來渥太華,那時還是COVID19當道,那天是七月份的禮拜日深夜,我老公趙先生還在聽某網絡上電台廣播說加拿大向申請工作簽證人士發出了豁免信,意思是拿著這件信,我們可以直接來加拿大,到埗後才找工作。
【港青在加國320】告別三上悠亞
三上悠亞的引退誓言提到,因為自己已滿了三十歲所以才下定決心引退,實在讓我感慨萬分,大概是因為我跟她都是九十後,也不得不承認曾經的九十後都開始不再年輕,無數九十後都會紛紛趕上「而立」之年,青春的花火也快將要燒光了,也許她是厭倦了;也許是圓滿了;也許是「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但她確是用最美的時刻跟大家告別。
【港青在加國319】銅章十字班
【專欄】在完成銅章拯溺班後,只相隔了兩星期我又開始進入了密集式的銅章十字班。這次的同學有一半都是來自我上的拯溺班,看到略為熟悉的面孔,令我揣揣不安的心相對安定下來。
【港青在加國318】認知行為治療
審視完自己這種不健康的想法後,我覺得周日不是沒有意義的。每天上班工作後,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些事情,其實心裡都有份滿足感。工作的同時,也更了解自己喜歡的工作性質和性格,更適合怎麼樣的項目。老闆也從不施予過多壓力,每天準時下班。所以在工作環境這一環,我其實沒有甚麼不滿。
【港青在加國317】好心人
【專欄】初來加拿大的時候,朋友總戲稱這兒是「運之國」,像我這樣「頭頭碰着黑」的人,每天都在驗證着墨菲定律「Anythingthatcangowrongwillgowrong」。由於早已習慣了,所以我漸漸也就見慣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