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港青在加國432】遙距桌遊

【專欄】自從來到加拿大後,跟在香港的朋友的關係開始有點疏離,雖然偶然也會發訊息閒聊一下,但畢竟大家各自身處異地,每天經歷的事情也有所不同,大家也是要上班各自各忙的,又加上有十二小時的時差,已經不能像以前每天打打鬧鬧增進感情。

【阿濃專欄】追夢之旅

《中年好聲音》安排了一趟追夢之旅,給人生路已走過一半或更多的人去奮鬥。雖然其中許多人最後還是失敗了,但留下努力的紀錄還是值得的。

【康子專欄】邊做邊玩,半捱半享

當上世紀60年代「嬰兒潮」成長,一定拼命做、搵命博。從李小龍,到後來的洪金寶、成龍、周潤發、張國榮等等,都是不惜身,等價交換,取得豐碩成果。

【高慧然專欄】徒手捉老鼠(下)

「不!」我想也不想地拒絕了。我不知道她為甚麼要求我做這件事,也許我是穿戴最整齊的人。她完全赤身裸體了,如果她按不實老鼠,老鼠跳出來,隨便咬她一口都很危險。我雖然替她著急,但實在沒有膽量和義氣幫這個忙。

【陳雋騫專欄】練鋼琴

「其實我問過你很多遍:你是如何安排時間?」安排時間簡單,曾經做過自由身工作者便會明白。最困難的,反而是每個工作性質極之不同,思維與思考轉換得宜才是挑戰。「不都就是創意工作?」寫論文便不斷分析。吃過早餐後便要編兩首樂曲,從文字思維轉成音樂理論。下午卻要剪輯一條紀錄片,因為今天是死線,這刻眼中只有畫面。晚上要到劇院導演一場表演,便要回到管理思維。

【黃庭桄專欄】黑店遭遇

我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出外用膳埋單時,我通常不會詳細覆核帳單,總之食肆計算出幾多錢,我會照付,有時做了水魚,也懵然不知。

【曾智華專欄】最受歡迎練馬師

馬迷老友啱晒!不過咁,我指的「最受歡迎練馬師」,並非由公眾選出的,而是小弟多年觀察,以及由圈中老友提供的。

【我家移加096】加拿大生產日記(五)

【專欄】上回生產日記寫到女兒出生,就在十個月的期待下,女兒在哇哇聲下來到這個世界,因為我還在進行手術,所以無法和女兒進行skintoskin,這個重任便落在我的另一半身上。事前與先生聊天曾討論到如何手抱嬰兒,他不斷推説沒有膽量手抱新生嬰兒,但在產房看着他抱着女兒的那刻,他忘卻了他的害怕,在他眼中看見幸福的感覺。

【港青在加國430】港孩日誌

【專欄】近年的每個夏天,我的父母都會過來加拿大。說實話,加拿大哪有甚麼好玩?父親高中時留學於溫哥華,當然深知加拿大無聊。坐十五個小時飛機過來,腰骨受罪,也只為陪陪我和弟弟,讓我們做回小孩一兩個月。母親說了,明年應該不會再來,寧願一家人到歐洲或者其他國家「深度遊」,待一個夏天。

【黎太食譜】舒筋活絡健脾補肺 五指毛桃紅蘿蔔粟米湯

【黎太食譜】中國南方人比較喜歡飲湯,因為相信可以養生、調理身體,甚至提高免疫力,今期我同大家分享一款...

【康子專欄】「白雪仙」與「李小龍」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卻流出二人合照:上世紀60年代初,小龍少年英俊,當時應已脫離童星階段(1960年《人海孤鴻》),尚未往美國留學,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高慧然專欄】徒手捉老鼠(上)

這天上完HotYoga,在更衣室沖完涼,換好衣服,往門外走去時,有個人指指我前面不遠處一個迅速移動的小黑影,問:「那是甚麼?是一隻老鼠嗎?」

【陳雋騫專欄】《一畝心田》的驚喜

認識她時她是一個中四學生,沉默寡言不足以形容,「思思縮縮」更為貼切,人多的時候更會驚恐,因為她有自閉症。但她有一樣很喜歡的東西,單簧管。我的職責就是協助、教導,並與她一起在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一年一度的《一畝心田》音樂會演出一曲。

【黃庭桄專欄】驕陽下巡行

冬日遊日本,踏步綿綿雪地,伸手接住落下的瓣瓣雪花,輕輕搓揉,像極棉花糖,然後「噗通」大字形躺下來,仰望漫天飄雪,多麼壯麗。如果身邊同行的,是所愛的人,更是浪漫甜醉,幻想自己是日劇的女主角,從此和男主角譜寫幸福的愛情故事。

【曾智華專欄】荷里活老男人

認老,不代表思想老化,而是接受身體老化,所以,以前能做的,今天不能做,正常,無謂逞英雄,因時不我與了!

【我家移加095】茶樓初體驗

【專欄】我那思鄉的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飲茶」,但直到上星期日,我們才終於迎來在這邊的茶樓初體驗。

【港青在加國429】一則反思:救生艇救了誰?

【專欄】港府一連串大動作,香港國安處先是懸紅通緝8名海外港人因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後來一連兩日拘捕5人,指控其涉嫌違反「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及「串謀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一時間風雲色變。

【阿濃專欄】賀鄒至蕙當選

經過長達12個星期的苦戰,鄒至蕙以37%的得票率當選多倫多市長。連同溫哥華的沈觀儉,加拿大兩大城市的市長都是華裔,可喜可賀!

【高清專欄】花無缺對岳不群

有些對聯發燒友,以武俠人物的名字做對聯,例如李莫愁可以對張無忌;但是古龍筆下的「花無缺」,卻是費煞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