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222
最大页数: 32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6498, 7316465, 7315881, 7315658, 7315501, 7315488, 7314676, 7314512, 7314536, 731448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8

帶飯用玻璃盒恐中毒?5種食物隔夜吃易滋生惡菌 蔬菜竟上榜?

隔夜飯使用玻璃盒盛裝也增食物安全風險?有營養師列出5種食物隔夜存放後容易滋生有害細菌,其中蔬菜若經隔夜存放也可能出現食物安全問題。

內地營養師谷傳玲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許多人基於健康考量與不習慣吃外賣,都會自備飯盒到公司,卻又憂心常吃隔夜食物恐致癌。其實隔夜食物的真正健康風險在於細菌滋生,細菌在4.4℃至60℃的舒適溫度區間內,可以最快約每20分鐘就能以倍數增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提出提醒,容易腐敗變質的食品在室溫下存放不應超過2小時,若環境溫度超過32℃,則需在1小時內放入冰箱或丟棄,這條件已足夠讓細菌大量繁殖。

她表示,早一日打包食物再於晚間冷藏保存並沒有問題,但如果僅使用普通塑料或玻璃飯盒而非保溫容器,且未搭配冰袋,加上早高峰通勤時間較長,飯盒中的細菌可能早已大量滋生。因此。她特別提醒,下列5種食物最好避免放入隔日攜帶的餐盒中。

甚麼食物不能隔夜吃?

5種食物忌隔夜吃:

1.豆腐

豆腐特性為水分含量高、蛋白質豐富,正是細菌最易滋生的環境。根據《Food Control》期刊的研究指出,尤其在天氣炎熱時,若未能及時冷藏,或通勤過程中無法維持低溫保存,豆腐便容易酸化變質,可能因此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甚至產生耐熱性毒素。因此,建議經常自備餐食可以優先選擇干豆腐、豆乾這類含水量較低的豆製產品,相對更能安全保存。

2.海鮮類

海鮮屬於容易變質的高風險食材,例如魚類、蝦、蟹及貝類。據《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的研究顯示,由於這類食材同時具備高水分與高蛋白質的特性,特別容易吸引微生物繁殖。此外許多人為了保持海鮮的鮮嫩口感,烹調時間往往不足,這樣更容易留下食品安全隱患。

3.涼拌菜

涼拌菜在製作過程中通常未經過高溫殺菌程序,本身食品安全風險較高。即使經過冷藏保存,李斯特菌仍可能緩慢生長,若在通勤過程中溫度回升,便可能導致細菌大量繁殖。特別是青瓜絲、涼粉、涼拌木耳這類水分充足的涼拌菜,隔夜後變質的機率極高。建議凡是涼拌類菜餚,應不列入自帶餐食的選擇範圍。

4.綠葉蔬菜

例如菠菜、菜心等綠葉蔬菜,其含有的硝酸鹽會在細菌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相較於其他類別的蔬菜,葉菜類確實會產生較多的亞硝酸鹽。雖然絕大多數綠葉菜,除了菠菜外,隔夜後產生的亞硝酸鹽總量並不高,但長期攝取對健康仍非益事。綠葉蔬菜作為帶飯食材的更大問題在於營養、口感與外觀,反覆加熱會導致對熱敏感的維他命大量流失,口感會變得軟爛不清脆,葉片也會顯得軟塌發黃。

5.放在電飯煲緩慢冷卻的米飯

煮好的米飯若未食用完畢,被遺忘在鍋中或未啟動保溫功能的電飯煲裡,超過兩小時,或在32°C以上高溫環境中超過一小時便存在食物安全隱患。這是因為米飯、炒飯、意大利麵等已烹煮的澱粉類食物,容易受到蠟樣芽孢桿菌的污染。該菌的芽孢不僅耐熱,還可能產生無法透過再次加熱去除的耐熱毒素。

建議煮好的米飯若當餐未能吃完,最好在一小時內放入冰箱冷藏,並於24小時內食用完畢,切勿將米飯留置於電飯煲內任其緩慢冷卻。

3類食物經適當處理可隔夜吃 這類食物需加熱超過75℃

除了以上5種不適合隔夜吃的食物,谷傳玲表示,以下3類食物在經過適當處理後確實可以隔夜食用,但需要做到分裝妥當、低溫冷藏以及食用前徹底加熱這三個步驟:

1.熟肉類與和家常菜

根據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的檢測結果顯示,在4℃的環境下冷藏24小時後菜餚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並未出現明顯上升。至於熟肉類的關鍵風險並非亞硝酸鹽,而是微生物的滋生問題。無論是對於亞硝酸鹽的疑慮或是微生物的控制,只要對肉類、蛋類以及大多數經烹調的蔬菜能做到及時冷藏,並在攜帶過程中持續保持低溫狀態,次日食用前再進行徹底加熱,使食物中心溫度超過75℃,這些菜餚依然能夠安全食用。

2.隔夜水與隔夜茶

《MDPI》期刊上的研究顯示,經煮沸的水在室溫下密封儲存一天後,確實會出現微量的亞硝酸鹽波動,但其濃度僅在每公升0.01至0.1毫克之間,遠低於飲用水最高污染物限值(1毫克/升)。而隔夜茶經過多方檢測結果表明,使用清潔容器密封保存,其亞硝酸鹽含量遠低於安全飲用標準。

3. 西瓜

切開後的西瓜若隨意置於桌上,確實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目標。然而,若事先將使用的刀具與砧板徹底清潔,並在切開後立即以保鮮膜妥善包裹,存放於攝氏4度的冰箱中冷藏12至16小時,研究發現其細菌總數與新鮮切開的西瓜相比並無顯著

翻熱不同食物要留意甚麼?肉類/蛋類/湯羹

香港食安中心指出,烹煮或翻熱食物時,食物中心溫度應達至75℃或以上,維持至少30秒,也可以使用其他溫度與時間組合,例如達至70℃或以上,維持至少2分鐘;或達至65℃或以上,維持至少10分鐘。

另外,食安中心建議翻熱時可使用食物溫度計檢查食物中心溫度,並加以記錄。溫度計應插進食物最厚的部分進行量度。溫度計每次使用前後均須清潔消毒。最重要的是食物只可翻熱一次,不應再次冷存,防止細菌因長時間在危險溫度而急速增長。

如沒有食物溫度計,食安中心建議應徹底煮熟或翻熱食物至滾燙,然後檢查以下各項:

  • 肉類和家禽:確保煮熟後的肉汁必須清澈,不應呈紅色,切開時不應見血。
  • 蛋類:蛋黃須煮至凝固,否則可選用經巴士德消毒的蛋類製作非全熟菜式。
  • 介貝類:煮沸不少於5分鐘
  • 湯羹及炆燉類食物:煮沸並維持最少1分鐘

至於以微波爐烹煮食物時,烹煮期間必須攪拌食物,讓熱力平均分布。烹煮後把食物蓋好至少2分鐘,使各部份能達到所需溫度。

專家履歷:谷傳玲

中國注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理事。

資料來源:營養師谷傳玲、香港食安中心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世界中風日|中風年殺3千港人 3部位現麻痺恐中招!醫生教用1種油煮食可預防

可掀放射性海嘯被喻「末日武器」普京宣布成功試射「海神」核魚雷 

NASA靜音超音速X-59試飛 為商用鋪路

習特會|拆局:學者料有新突破 戰略分歧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