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饭可降血糖?医生教吃这种米糖尿病风险降11% 怎样吃更防3大癌症?
【降血糖/防糖尿病】白饭几乎是大部分港人的正餐之一,然而常吃白饭却易致血糖暴升,增患糖尿病风险。有医生拆解了7种米饭的营养价值,其中1种米更可把糖尿病风险降11%。她更推荐一种米饭的吃法,可有效预防食道癌、胃癌及大肠癌。
降血糖饮食|如何健康拣选米饭?宜考虑3大准则
妇产科医生邱筱宸在个人Facebook专页发文分享,拣选米饭时要视乎以下3点健康考量——纤维量(营养价值)、升糖指数(GI值)及肠胃耐受度。
- 纤维量:有否保留米糠、胚芽
- 升糖指数(GI值):GI值高、升糖快
- 肠胃耐受度:肠胃对米的消化程度,有些米吃后易胀气
邱医生分析了以下7种米的营养价值:
降血糖饮食|7种米饭营养价值比较:
1. 白米
- 白米外层米糠、胚芽被磨掉,口感软糯、易消化;适合小孩、病人或肠胃不佳人士食用。
- 营养几乎只有碳水化合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不多。
- GI值高、升糖快,尤其是煮成粥,GI值会进一步上升。研究指出,相比糙米,每日多摄取1碗白饭,糖尿病风险会增加13%。
2. 胚芽米
- 胚芽米去掉粗糠、保留了胚芽,口感比糙米软糯、易入口;3%胚芽含有超过一半的营养,包括维他命B群、维他命E、纤维等。
- GI值比白米更低,是白米与糙米的“中间选择”。
- 要留意胚芽含油脂,容易氧化,建议夏天冷藏、且在2个月内吃完。
3. 糙米
- 糙米完整保留米糠和胚芽的全谷营养,营养价值最高:
- 纤维量是白米的好几倍;
- 有更多维他命B1、镁、锌和硒等;
- 纤维多能帮助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 研究发现,用糙米取代白米,糖尿病风险可降低约11%。
- 肠胃敏感的人不宜多吃,或先浸泡再煮。糙米要注意保存,避免生虫或氧化。
4. 小米
- 小米无麸质、富含镁、钾与多酚。
- 因为颗粒小,常被用来煮粥,口感柔软、容易消化。适合产妇坐月或病后调理食用。
5. 紫米、黑米
- 紫米(黑糯米)与黑米(黑糙米)常被混合,但功效不一:
- 紫米:算是糯米,黏性高、口感软糯,GI值较高,吃多容易胀气;
- 黑米:属于全谷,纤维与矿物质高,GI值较低,口感较硬,要先浸泡再煮。
- 紫米、黑米含有大量花青素,有助保护血管、抗炎、减少动脉硬化风险,是天然的抗氧化之星。
6. 十谷米
- 十谷米通常混合糙米、黑米、燕麦、荞麦、薏仁、红豆等,1碗全营养组合;营养互补,纤维、蛋白质、B群、矿物质和抗氧化物都兼顾。
- 研究指出,每日吃足够全谷,消化道癌症如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风险会较低。
- 十谷米易有胀气,建议先用30%十谷米混白米,再逐步增加比例。
7. 椰菜花米/椰菜花饭
- 椰菜花米不是谷类,而是把椰菜花切碎成“米粒状”的低糖饮食好帮手;热量和碳水含量低,不到白米的10分之一,GI值低。
- 椰菜花米含有萝卜硫素,研究指出具有抗氧化、抗发炎、甚至有潜力可能降低癌症风险;适合糖尿病、减重或低糖饮食族群。
降血糖饮食|4个拣米小贴士
邱医生提醒,不要长期只吃单一米种,一周吃到不同种类的米和杂粮,营养才会更均衡。如果不能全戒白饭,建议将白饭混入糙米、胚芽米或豆类同煮,搭配蔬菜与运动,可帮助血糖更稳定。邱医生更总结了以下4个小贴士:
- 要易入口、易消化:例如急性肠胃炎、术后人士宜选白米、小米
- 要控糖:宜选糙米、胚芽米、黑米
- 要严格减糖:宜选花椰菜米取代部分淀粉
- 要营养全面:宜选十谷米
邱医生指,有慢性肾病人士需要考虑磷的摄取量等,最好咨询肾脏科医生和营养师再决定吃哪种。
糖尿病8大初期症状
根据香港医管局资料,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失调的慢性疾病。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人体无法正常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血糖便会上升。血糖过高会引致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长远更会破坏心血管、视网膜、神经、肾脏等等多个身体系统及器官之机能。
如若空腹血糖水平≥5.6至<7 mmol/L,视为空腹血糖异常;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7.8至< 11.1 mmol/L,则是血糖耐量异常。两种情况均属于前期糖尿病。
糖尿病者初期常见征状
- 经常口渴
- 小便频密
- 感到饥饿
- 体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视力模糊
- 伤口不易愈合
- 皮肤痕痒,女性或会出现阴部发痒的情况
资料来源:妇产科医生邱筱宸、医管局
专家履历:邱筱宸医生
台北慈济医院妇产部主治医生。专长为妇科癌症手术、子宫内膜异位及巧克力囊肿、妇科内视镜微创手术、子宫镜手术、子宫脱垂、妇女泌尿及尿失禁、阴道雷射治疗等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