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長者必讀
传入的 cat_slugs: %e9%95%b7%e8%80%85%e5%bf%85%e8%ae%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979
最大页数: 9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8049, 7307373, 7305788, 7305753, 7305747, 7305700, 7305205, 7304793, 7304791, 7304741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8

不是橄欖油!醫生揭這款油防脂肪肝/降血糖 每日吃30克3個月見效

說到健康好油,不少人都會想到橄欖油。不過有醫生引述研究指,有一款好油的的穩血糖功效,甚至比橄欖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優秀,有效預防糖尿病、脂肪肝,而且只要每天攝取約30g就有效!

這款油防脂肪肝/降血糖 每日吃30克見效

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在個人Facebook專頁分享指,相比橄欖油、芥花籽油、亞麻籽油等,這一種好油在控血糖的表現更會突出。他引述一項刊登在《BMC Nutrition》的新研究指,研究中這種好油的的控血糖表現,遠遠超過葵花籽油:

研究有何發現?

研究團隊將60位患脂肪肝女性參加者分成2組、進行臨床隨機試驗,有以下發現:

  • 2組人每日各吃30g麻油或葵花籽油,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周;
  • 麻油組及葵花籽油油組參加者都成功變瘦;
  • 麻油組的血糖控制比葵花籽油組更佳,在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島素(FSI)、胰島素阻抗(HOMA-IR)及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數值都表現出色。
 

麻油組

葵花籽油組

空腹血糖(FBG

下降18.2mg/dL

下降4.3mg/dL

空腹胰島素(FSI

下降3.2µIU/mL

下降0.5µIU/mL

胰島素阻抗(HOMA-IR

下降1.4

下降0.3

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

提升15.6

提升3.2

錢醫生指,麻油不只是「減肥時的調味料」,更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增強胰島β細胞功能,或有效延緩及預防糖尿病。

防糖尿病|為甚麼芝麻油可穩血糖/防脂肪肝?

錢醫生解釋,過去多項研究均指麻油在血糖控制上特別突出,麻油主要透過以下3個方式幫助控制血糖:

1. 代謝途徑

麻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

2. 荷爾蒙途徑

麻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可刺激升糖素樣肽-1(GLP-1)分泌,促進胰島素釋放,並增強胰島β細胞功能。

3. 抗氧化途徑

芝麻素、維他命E等抗氧化物能清除自由基,保護胰島β細胞,促進葡萄糖攝取與胰島素分泌。

麻油富含抗氧化物 防脂肪肝 

錢醫生建議有脂肪肝的人最好適量攝取芝麻或芝麻油,因為芝麻富含維他命E,有助改善肝臟發炎、減少肝細胞受損;同時還含有多種木酚素,例如芝麻素、芝麻林和芝麻酚,能抗氧化及穩定血糖。

高溫或破壞麻油營養 醫生推薦3招健康食法

錢醫生提醒大家,上述研究是以麻油「冷用」為基準,沒有用以煎炸煮熱。為了避免高溫破壞麻油內的芝麻素、維他命E等營養素,大家食用麻油時可採取以下3招:

  1. 淋在沙律上
  2. 拌在飯或麵條內
  3. 加在煮好的菜餚上

脂肪肝6大常見症狀 可演變為肝硬化/肝癌

香港約有逾100萬人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據衞生署資料,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病)是指有過多脂肪在肝細胞內聚積。脂肪肝的形成亦與肥胖、胰島素耐受性、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有密切關連。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與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超過肝臟容積的5%)有關的肝臟疾病。脂肪積聚的成因與飲酒過量或其他繼發性因素(例如藥物或先天性代謝缺陷)無關。當中,脂肪肝有6種常見症狀,包括:

  • 食慾不振
  • 噁心
  • 嘔吐
  • 右上腹不適
  • 疲勞
  • 如果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肝臟發大

若不及時改善,脂肪肝可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要準確診斷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檢查,例如超聲波、電腦掃瞄、磁力共振造影等,或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糖尿病8大初期症狀

據香港醫管局的數據顯示,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輕化趨勢,年齡35歲以下人士有2%發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準則,如空腹血糖大過或等於7 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義為禁食8小時以上。當中,糖尿病主要可分兩大類型,並會出現以下常見症狀:

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遭受破壞,不能製造胰島素。
  • 原因:與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或環境因素有關。

第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最常見的類型,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正常或相對些微減少,但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病因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
  • 原因: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體形肥胖或缺乏運動有關。

糖尿病者初期常見徵狀

  1. 經常口渴
  2. 小便頻密
  3. 感到飢餓
  4. 體重下降
  5. 容易疲倦
  6. 視力模糊
  7. 傷口不易癒合
  8.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資料來源: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醫管局

專家履歷:錢政弘醫生

現為台灣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生、肝病防治中心主任。專長為肝病治療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比新鮮菜更有益?5大急凍蔬菜營養更易吸收 抗氧化發炎必吃這種!

特朗普下周訪日 高市早苗擬給甜頭

Charlie Kirk槍殺案|慶祝柯克遇刺 牛津辯論社主席被罷免

西班牙聖家堂驚見韓文塗鴉 教授斥「破壞南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