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新移民-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6%96%b0%e7%a7%bb%e6%b0%9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641
最大页数: 65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80134, 7278950, 7276212, 7275128, 7274007, 7271575, 7271554, 7262020, 7268124, 726702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0

【阿朗專欄】從容地應對小費文化

【港人移加 591 / 阿朗專欄】居住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人,對小費文化肯定都不會陌生。原來北美的小費文化已經有超過150年的歷史。小費 (Tip) 最初是英國與歐洲貴族用來賞給僕人「表達感激」的方式,後來傳入美國。小費的原意是「額外給予的一點酬勞」,用來表達對服務人員的感謝與讚賞。顧客支付支付小費是屬於自願性,出於心意的,並不是一種強制給予。支付小費是顧客表達對優質服務的肯定。在顧客表達感謝的同時,服務員工亦感到被尊重。然而,這為了答謝服務員提供的優質服務之小費文化,在近年已經被徹底扭曲,已被認為是一種制度性的問題。它將雇主應承擔的薪資責任轉嫁給消費者。小費從「獎勵」轉變為「責任」,已與服務品質無關,變成一種強迫性的社交規範,讓顧客感到壓力。小費的比例也從原來屬隨心給予,到後來變成慣性的10%,再逐漸提升至今日的 15%–25%。當以信用卡支付普遍後,商舖會於電子支付工具預設好小費比例的選項,讓顧客在「被迫」的情況下,尷尬地作出選擇。而且個別商舖的預設小費,更是以税後作計算。這樣濫收小費的商戶,讓整個制度陷入「人人不滿卻難以改變」的困境。

我剛到埗多倫多的時候,經常被「鼓勵」要融入加拿大文化,當中也包括了支付小費的文化。就這樣,當我外出用膳時,都會給予15%的所謂「最低消費」的小費。甚至乎連在咖啡店買外賣咖啡時,也因為電子支付系統預設了小費的選項 ,我也乖乖地支付了消費。到後來,隨著生活上的開銷讓人喘不過氣,支付過多的小費已經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且,個別商戶實際上也沒有提供過殷切的服務。服務員的態度反正就是知道,在固有的小費制度下,顧客一定要給予消費。我決定要將支付小費的主導權,重新放在自己的手裏。

現在,當我外出在餐廳用膳時,我會先行計算好打算給予的小費金額。當服務員把電子支付工具 遞給我作帳單支付時,我不會再理會它的小費預設金額,直接按下以金額作支付小費的自選選項,然後就把早已計算的小費金額輸入裝置。今天,我大部分支付小費的百分比,就控制在税前的 10%-12%之間。我亦作好心理準備,如何應付當有個別餐廳因嫌棄我給予的小費金額太少,而上前追討的情況。「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文:阿朗

作者:阿朗,喜歡山與海,熱愛大自然。帶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來到四季分明的多倫多。用心感受着每個季節所給予的美好景致,用足印去體驗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活力。期盼在路途上,能遇上相交相知的伴。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多倫多市民生活質素調查出爐 過半數不認為市政服務有改善

9月23日焦點新聞 (A1電台YouTube頻道)

嘉甸拿高速重建工程料提前完工 市府指會趕在世界盃前通車

報吿指大多地區 8 月僅 300 宗新屋成交 呼籲政府停徵收新屋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