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運動養生治未病 預防心臟病/中風/腦退化 甚麼時間練最有效?附圖解教學
													運動有助於改善身體健康,而八段錦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健身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宋代。作為一套簡單易學的運動,八段錦的動作和理念深受道家養生思想及中醫理論的影響,包括「天人合一」、「氣血調和」。通過柔和的動作來調節氣血,促進健康。
八段錦對健康好處多 防心臟病/中風/五十肩
近年來,不少醫學研究發現,八段錦對於改善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腦退化、情緒問題及便秘等疾病均有顯著效果。
以八段錦的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為例,其起始姿勢為雙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穩定站立;肩膊放鬆,雙手自然垂放於身側;脊柱伸直,下巴微收,目視前方,整條脊椎自然伸展,呈現自然弧度。這一姿勢對改善肩頸與脊椎的健康非常有幫助。接著,雙手緩緩從體側上抬至胸前,掌心向上,十指相對,再將雙臂伸直,向頭頂上方推舉,同時抬頭目視手背,脊柱向上延伸,並保持上托姿勢2-3秒。隨後,雙手向外伸展分開,劃出半圓圈,緩緩下落,回歸預備姿勢。這些動作能促進心腦血液流動,活動肩膊,對於預防心腦疾病、腦梗塞及五十肩有莫大幫助。
何謂三焦?三焦指的是人體的上、中、下三焦:上焦為橫膈膜以上的區域,中焦為橫膈膜至臍部,而下焦則為臍部以下的部分。「理三焦」即是調理三焦內的所有器官。練習八段錦時,丹田呼吸(亦即橫膈膜呼吸)十分重要。橫膈膜是一塊大肌肉,透過腹肌的伸展與收縮來驅動,促使肺部向下伸展,擴展能促進血液流暢和潤澤組織,並按壓肝臟及腸道組織,有助於維護肝腸及泌尿系統的健康,甚至預防便秘。即使只是練習八段錦的第一式,配合橫膈膜呼吸,已能發揮強大的功效。
									
										
甚麼時間最適合練八段錦?
八段錦的動作相對簡單,所需活動空間也很小。筆者建議每天花費半小時便達到效果。早晨練習有助於提神醒腦,夜晚練習則能促進心腦血液循環,保持腦部健康。
未病先調理 健康運動4大關鍵
本文不逐一介紹八段錦其餘的七式,但總結八段錦的特點,可見它完全符合健康運動的四大要訣:
- 全身主要關節與肌肉的伸展與收縮,促進全身行氣活血。八段錦更關注多個小關節,如手腕關節等部位。
 - 全幅度動作,發揮肌肉動力及血液運行的最佳效果。
 - 動作緩慢,促進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
 - 配合呼吸,增強肺功能。橫膈膜上下活動更可按壓鄰近組織並滋養它們,提升身體功能。
 
正所謂「運動是良藥( Exercise is medicine)」,面對多種慢性疾病,我們可透過每天運動,配合均衡營養、足夠水分和充足睡眠,改善健康狀況,預防疾病,即中醫「治未病」理念的最佳實踐。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 高級講師 朱賢文博士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