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揭飲錯1種牛奶超傷肝 醫生點名2款飲品 有效護肝防肝癌|附最佳飲用份量

牛奶一向被視為健康飲品,但近日有醫生引述最新哈佛研究指,原來喝錯1種牛奶有機會增加患肝病與肝癌的風險,更點名飲用其中2款乳製品則有護肝功效。醫生更列出5招保肝貼士,飲得健康。
飲錯1種牛奶超傷肝 醫生點名2款護肝飲品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個人Facebook專頁分享,日日飲全脂牛奶會傷肝,只有選對牛奶才能護肝。黃醫生引述2025年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一項哈佛研究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追蹤了49萬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長達15年的追蹤調查顯示:
·高脂乳製品(如全脂牛奶)攝取量與慢性肝病、肝癌風險增加有關
·低脂乳製品、乳酪則有保護作用

















飲多少全脂牛奶增肝癌風險?
黃醫生指,研究結果顯示,每周攝取乳製品飲到「中等量」時風險最高,再多反而趨於平穩。
每周總乳製品份量/肝癌風險變化
< 7份/參考組
21-28份/上升26%
≥ 28份/ 風險無再明顯上升
註:1份乳製品=240ml牛奶或同量乳製品
但黃醫生強調全脂奶/高脂乳製品仍是最危險選擇,潛在原因包括:
1.高脂乳製品攝取與血液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上升有關,促進細胞增生、抑制凋亡,可能是促進肝細胞癌發生的關鍵。
2.高脂乳製品富含飽和脂肪酸,可誘發脂肪肝與慢性發炎,推動肝臟纖維化。
3.部分乳製品殘留雌激素,或長期刺激到高危族群(如肥胖、慢性肝炎者),恐引起癌變。
飲多少低脂奶/無糖乳酪 降慢性肝病風險?
研究團隊指,低脂乳製品及乳酪都有保護作用,乳酪還含益生菌,有益腸道健康、護免疫系統。每周攝取低脂奶/無糖乳酪可降慢性肝病死亡風險:
每周乳製品攝取量/慢性肝病死亡風險
≥14 份低脂牛奶/下降46%
≥4 份無糖乳酪/下降40%
註:1份乳製品=240ml牛奶或同量乳製品
醫生大推實用5招「護肝飲奶法」
黃醫生提醒,同樣是飲奶,長期選錯牛奶,可能讓肝臟背負不必要的風險;逛超市時謹記留意「營養標籤」的脂肪含量,也可多選購乳酪。他更列出了5招「護肝飲奶法」:
·首選低脂或脫脂:全脂改半脂,一日 1–2杯足夠。
·把乳酪當點心:未加糖的希臘式乳酪或無糖乳酪最好。
·注意總量:總乳製品攝取量每週最好 < 21杯(約每日3杯)較安全。
·搭配高纖蔬果:膳食纖維可調節腸內菌,相互加分。
·少加工多原型:少喝加糖奶茶、芝士飲品,減少飽和脂肪與添加糖的負擔。
黃醫生提醒,以上哈佛研究為觀察性設計,雖已控制BMI、酒精、病毒性肝炎等變項,仍不能證實絕對因果;有脂肪肝、乙/兩型肝炎或家族肝癌史者,建議諮詢醫師與營養師量身訂定乳製品策略;任何科普資訊皆非醫療處方,有症狀或疑慮請就醫評估。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