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057
最大页数: 306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69369, 7268975, 7265957, 7268949, 7267856, 7268006, 7267971, 7267701, 7267663, 726715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2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0

35歲後骨質開始流失 3部位易骨折 專家教4招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骨骼新陳代謝疾病,患者的骨質密度會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引致骨折的風險亦會大大增加。根據數據,香港每年約有7,000宗髖部骨折個案,於2005年至2018年期間有超過33萬人因跌倒而需要住院治療,當中有超過30%的病人為年齡60歲以上的長者。隨着香港人口逐漸老化,骨質疏鬆症亦成為值得關注的都市病。其實骨質疏鬆症可由不同原因導致,市民應從日常生活和飲食入手,及早預防,減慢骨骼裏的礦物質流失。

35歲後骨質開始流失 3部位易骨折

骨骼會因應外在的需求變化,不斷進行分解和重新組成,以代謝和重建骨質。骨質於35歲後會慢慢流失,而隨着年齡增長,骨質流失的速度亦會加快,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骨質疏鬆症幾乎沒有明顯病徵,大多是骨折後才發現,患者平日可能會因為輕微碰撞跌倒,甚至咳嗽而導致骨折。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身體警號:

  • 背痛
  • 背部變得彎曲,導致駝背和變矮
  • 發生骨折後才發現患上骨質疏鬆症,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和前臂骨。

骨質密度掃描可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症。醫生會就病人的年齡、性別、骨折風險和過往受傷病歷決定病者是否需進行治療。

骨質疏鬆高危族群:

部分因素或會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以下人士屬於高危族群:

  • 長者
  • 更年期女性,過早絕經(40歲前)、提前收經(40至45歲)或曾接受卵巢切除手術後的婦女
  • 久坐不動的人士
  • 吸煙人士
  • 酗酒人士
  • 有骨質疏鬆症家族病史
  • 長期缺少吸收鈣質人士
  • 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人士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1. 均衡的健康飲食

由於攝取充足的鈣質和維生素D對於保持骨質密度相當重要,因此我們應該:

  • 多選擇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奶類食品、深綠色的蔬菜、豆類製品及果仁等。
  • 多選擇含豐富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蛋黃、三文魚和吞拿魚。
  • 減少進食含高鹽分的食物。
  • 避免攝取過量咖啡因,例如 不宜常飲用咖啡和濃茶

2. 適當的負重運動

每周進行3-4次,每次30至40分鐘的負重運動和抗阻運動。

3. 適當曬太陽

維生素D最主要是透過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後在體內合成,但應避開中午時分的猛烈太陽,切勿曝曬,令皮膚曬傷。

4. 戒煙和避免飲酒

已經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亦可採取適當措施以預防跌倒和骨折,例如不少長者會服食降低血壓和血糖的藥物,應多加留意身體指數的變化,預防頭暈及跌倒。此外,市民亦可以於年輕時多注意骨質密度健康。部份人士可能因為生活習慣而容易缺乏鈣質和維生素D,如要服用口服補充劑,可先向醫護人員諮詢。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講師 蔡嘉敏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美國法院駁回質疑 稱特朗普有權終止移民合法身份

以巴衝突|華郵:摩薩德拒多哈地面暗殺行動 內塔尼亞胡被迫改空襲

加州洛縣學童因罕見麻疹併發症死亡 嬰兒期受感染以為已康復

俄烏戰爭|英國哈里王子突訪基輔 探望烏克蘭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