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089
最大页数: 309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78819, 7278807, 7278104, 7277986, 7277940, 7277519, 7277368, 7277220, 7277135, 7277852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2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9

腎病年殺1700港人 醫生教自測腎病5大症狀 易倦/水腫恐中招!

【腎病症狀】腎病位列香港人殺手第7位,單在2023年已奪去1756名港人性命,不得不防!要及早發現腎病,有醫生教一句5字口訣,可自測腎病症狀,又提醒8類人士容易患上腎病,宜多加留意。

自測腎病5大症狀 易倦/水腫恐中招!

家庭醫學科醫生陳怡廷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撰文指,腎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直至出現疲倦、水腫和食慾不振等情況,病情往往已屬中晚期,因此早期篩檢則為至關重要。

除了透過抽血檢查腎絲球過濾率和尿液檢查尿蛋白外,她建議,可以緊記以下「泡、水、高、貧、倦」5字口訣,在日常生活中來識別腎臟的異常情況。

5字口訣自測腎病症狀:

自測腎病5大症狀:

1.泡(泡泡尿)

  • 原因:腎絲球過濾功能受損,形成持久性和不易消散的泡泡尿。

2.水(水腫)

  • 原因:腎臟無法排出多餘水分,導致下肢或眼皮水腫。

3. 高(高血壓)

  • 原因:體液平衡與內分泌失調,易引發高血壓並加重腎臟損傷。

4. 貧(貧血)

  • 原因:紅血球的生成作用受損,導致貧血、臉色蒼白和易氣喘。

5. 倦(疲倦)

  • 原因:電解質失衡與毒素累積,使人感到疲倦和無力。

甚麼人易患慢性腎病?

除了可以透過上述5字口訣自測腎病症狀,陳醫生指出,以下8類高危人士較容易患上慢性腎病,要多加小心:

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成因之一,而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腎臟過濾功能。建議將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以下,降低患上腎病的風險。

2.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會直接損害腎臟血管,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以減少腎功能惡化的機會。

3. 痛風患者

高濃度尿酸會積聚於腎臟組織,增加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及尿路結石的風險。建議可以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及控制尿酸的數值。

4. 65歲以上長者

腎功能會隨年增長而退化,需注意多重用藥及泌尿道感染的問題。

5. 長期服用止痛藥者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有損腎臟,應避免濫用藥物,並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6. 有家族病史者

若屬於多囊性腎病變或遺傳性腎炎的人士,需定期檢查腎功能。

7. 吸煙者

吸煙者會增加患腎病的風險,且會令病情進一步惡化。建議透過戒煙有助改善腎臟及心血管健康。

8. 代謝症候群患者

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會增加患上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建議可透過減肥改善蛋白尿和減緩腎臟出現病變。

如何保護腎臟健康?醫生教3大護腎方法

陳醫生指出,腎臟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可以透過以下護腎3招,可大幅降低患慢性腎病的風險與進展速度。

1. 三多三少

  • 多喝水、多運動、多蔬果
  • 少鹽、少油、少糖

2. 五控三避

  • 管理:血壓、血脂、血糖、尿蛋白、尿酸
  • 避免:吸煙、過度疲勞、傷腎的藥物及檢查

3. 五不原則

  • 不聽信他人推薦藥物
  • 不相信神奇療效藥物
  • 不吃別人贈送的藥物
  • 不購買來路不明藥物
  • 不推薦藥物給他人

腎病/慢性腎衰竭10大症狀 小便變色風險高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當腎臟功能因某些原因長期受到嚴重傷害,其排泄體內新陳代謝廢物的功能受損,身體內的廢物會累積,且引發多種身體功能的問題,引發慢性腎衰竭。當到達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病人須透過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才得以維持生命。初期的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徵狀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如下:

腎病/腎衰竭10大初期症狀:

  1. 小便帶血 / 茶色尿(血尿)
  2. 小便帶泡沫(蛋白尿)
  3. 小便混濁(尿感染)
  4. 小便赤痛、頻密
  5.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6. 小便排出小沙石
  7.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8. 腰腹疼痛
  9. 足踝或眼皮浮腫
  10. 血壓高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65歲女醫生推薦6大長壽食物 經常吃防癌降血壓 納豆配1食物健康加倍

醫生教煲防癌養生湯 只用2款平民食材入饌 降血壓/增免疫力|附詳細食譜

美國男食肆暈倒被拖離翌日證實倒斃 店員:以為露宿者

以軍無人機空襲黎巴嫩南部釀5死 父親與三名子女同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