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長者必讀
传入的 cat_slugs: %e9%95%b7%e8%80%85%e5%bf%85%e8%ae%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998
最大页数: 10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8254, 7316498, 7316465, 7315488, 7314676, 7314512, 7314536, 7314489, 7313605, 7313458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7

哈佛醫學院教10種習慣保持健康 午睡可防腦退化?必吃1種零食?

【健康習慣】如何保持身體健康,以防細菌病毒侵襲?要飲食均衡、管理體重、定期運動,並要做體檢?哈佛大學醫學院列出10種保持健康的習慣,小睡片刻可預防腦退化症?有1種零食獲推介?

哈佛教10種習慣保持健康 

哈佛大學醫學院於2024年5月1日公布10大有助保持健康的習慣,並建議盡可能把這些習慣融入日常生活中。

1. 早晨做伸展運動

早晨起床前進行伸展運動,可以喚醒身體,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放鬆,有助奠定一天的基調。

每天早上睡醒躺在床上時,先把被子移開,把下肢彎曲並放鬆數次。然後再彎曲膝蓋,把雙腿抬起,雙腿在抬高狀態下上下左右擺動。之後再坐起身,頭部緩慢地向左轉及向右轉,同時肩膀滾動數次,之後再把手腕分別向上下彎曲,手指反覆張開和緊閉。

2. 保持水分

適當攝取水分有助消化、改善大腦功能及增加能量。建議每早醒來後喝一大杯水,每餐用餐期間也喝一杯水。

3. 使用牙線

養成使用牙線的習慣有助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要正確使用牙線,首先將牙線捆在中指上,然後將牙線繞到牙齒的一側,讓牙線形成C型。然後從牙齦線開始,上下滑動牙線幾次。之後在牙齒另一側重覆同樣操作,接著清潔其他牙齒要注意的是,避免以拉鋸方式在牙縫間拉動牙線,以免刺激牙齦。

4. 塗抹防曬霜

使用防曬霜可防止皮膚受到紫外線傷害。建議每早洗臉後,在臉上塗抹含防曬成分的臉部保濕霜,SPF(防曬系數)至少為30。另外,可再把少量防曬霜塗抹在頸部、耳朵以及禿頭或髮量稀疏的部位。

5. 吃堅果

日常可吃無鹽的堅果及種子當零食,例如杏仁、核桃、花生和腰果。這些堅果含有大量營養,降低對加工食品的食慾。不過堅果熱量相對較高,每天宜吃1手掌的份量。

6. 午睡片刻

午睡可讓身體從疲勞恢復,並可促進認知功能。2021年1月一項刊登在期刊《General Psychiatry》的研究指出,午睡者在認知測試中的得分比非午睡者高,當中以午睡較短、頻率較少者(每周不超過4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效益最大。因此,建議安排下午可小睡片刻,並使用鬧鍾避免睡過頭。

7. 多活動身體

日常透過小幅度活動,打破久坐的生活模式,例如在房間走動時,以跳舞方式取代步行;刷牙時收緊下腹30秒,有助鍛鍊腹部肌肉;空閒時做10次深蹲或掌上壓;每次站起身時,養成「站兩次」的習慣,即站起來後再坐下,然後再站起來。

8. 常深呼吸

兩邊鼻孔交替進行呼吸,可透過減慢呼吸節奏,讓每次呼吸都變得深入而充分,從而達到減壓的效果。首先以手指壓緊其中一邊鼻孔,然後透過另一邊鼻孔緩慢呼吸,約呼吸到5-10次後,再轉換另一邊重覆這個呼吸模式。另外,亦可以利用一邊鼻孔吸氣後,再用另一邊鼻孔呼氣,期間手指需先後壓實不同的鼻孔,來回進行數分鐘。

9. 培養嗜好

2023年9月一項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指出,擁有嗜好對整體的健康及情緒有益,因為嗜好涉及創造力、感官、自我表達、放鬆和認知能力等範疇。

10. 保持社交

社交互動可以避免產生孤獨感,可預防抑鬱和認知能力下降。建議每天進行社交活動,包括打電話、傳送電郵或與鄰居聊天。另外,亦可創建定期可與自己互動的社交群,彼此可定期一起喝咖啡對話,此外經常與超市員工等陌生人互動亦有幫助。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愛吃甜品又怕肥?醫生推薦喝這碗糖水減肥抗老穩血糖 用電飯煲3步驟即煮好!

患認知障礙症恐失自理能力 專家教打麻雀最護腦 必學7招提升大腦功能

TikTok縱火挑戰風靡全英 去年火災55%為蓄意

日少婦被殺真相成謎 名古屋26年懸案終解 凶手竟是死者丈夫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