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譚瑞玲-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8%ad%9a%e7%91%9e%e7%8e%b2-%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3
最大页数: 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46293, 7246276, 7176878, 7167657, 7047915, 7022506, 7019709, 6985364, 6587162, 6956553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8-2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4-12-01

【譚瑞玲專欄】兩個尋死的男人

 
【譚瑞玲專欄】一個已病入膏肓,止痛藥不再見效,痛不欲生;另一位則失去顛峰的事業,太太及兒子離他而去,感到生無可戀。兩人竟結伴去尋死,會有甚麼結局呢?
 
以上情節出自2024年上映的日本電影《超越旅途》(台灣譯名,中國譯作《芸芸眾生》,英文名為All Lives) ,由著名演技派演員渡邊謙,擔演患上大腸癌並已擴散至肝的病人成瀨,及英俊小生妻夫木聰,飾演照顧成瀨的失意醫師佐倉。
 
成瀬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早已離異的妻子也過世了,每天躺在醫院病床上等死,每隔四小時的止痛劑已漸漸失效,每天只是在床上望向天花板度日,對長久受劇痛的生活已絕望。
 
 
未知影片中描述日本醫療界,對癌症病人肉體痛楚的施藥不足是否全國性,因為隨著醫學科技的猛進,止痛的技術已可以為不少病者減援痛症的折磨。
 
美國洛杉磯一位專修痛症治療(Pain Management)的麻醉師(Anesthesiologist )表示,只要病人或其家屬代表,要求駐院醫師(Hospitalist)「積極的將疼痛,合理地盡量降低到病人可接受的程度」,通常他們都會轉介專科醫生參與。簡單來說,痛的來源分為創傷性(Nociceptive type如受傷、手術後等)和神經性(Neuropathic type),癌症病人則多數兩種痛都會有。一般人比較認識的鴉片類型藥如嗎啡,便多是減少創傷性的痛楚,但是仍有不少其他不同的藥物可以使用,針對神經痛的也有多種藥的選擇。莫說毋須如電影中硬性要隔四小時一次的吊點滴,事實上,各種藥性都長短不一,而且還要懂得混合的比重。痛症治療專科醫生要調整最適量的止痛藥,需基於病人主觀對痛楚的評估(如回答從一到十對痛的感覺),客觀的數據如心跳和血壓,及護士臨牀的觀察(如冒汗、呻吟、顫抖、叫喊、昏睡等)。通常兩、三天內便可調節到合適的劑量和使用方法。
 
吸取止痛藥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注射止痛藥:通過靜脈注射(打點滴Intravenous Injection)或是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病人自行按鍵釋放藥物(PCA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打點滴和按鍵兩者並用、在疼痛處直接注射以麻醉神經、用皮膚貼藥放在患處等。
病人亦毋須如片中每天躺在醫院的病牀上度日,他們若選擇回家,院方可以安排家訪護士,補充及檢查點滴管或按鍵器。病人亦可改用口服方式,醫師可處方效用長達8至12小時的止痛藥物。若不可以吞藥片,也能以藥粉混進液體中,甚至通過醫師安插的胃管注入。亦可以用止痛貼,只要每三天或72小時更換便能維持效用。
 
當然,病人也要明白,痛症專科醫生只是減輕身體的疼痛,而不是醫治病痛約源頭(如癌症)。尤其是身患不治之症的病者,他們除了身體的痛楚在新科技下,可望盡量舒緩外,不少還情緒鬱結,雖然醫生也可以提供抗抑鬱藥,但是病者的心靈乾竭絕望,卻不是藥物所能解決的。
影片中的成賴,便是不單止肉體的劇痛得不到解脫,被宣告在世日子所剩無幾時,整個人更陷入了無邊的深淵中,每天無望地度日。
 
主診他的佐倉醫師,每次看到成瀬受極度痛楚的煎熬,自己已無法幫上忙,也非常沮喪。佐倉本來是被譽為𠎀出的天才外科醫師,前途無可限量,卻突然雙手無法再執手術刀,這個醫學界躍起之星終被調到內科病房,妻子嫌棄他𢹂子離去。失去家庭及耀眼前途的佐倉,面對也沉入人生厎谷的成瀨,生出助成瀬完結生命的想法,並答應帶他離開死寂的醫院,完成他的心願,重遊舊地和與故人聚首。
 
 
於是,佐倉遞交了辭職信,並從醫院偷了兩支結束生命的鉀,連同其他止痛注射劑,兩人便展開了成瀨永別人生的最後旅程,並承諾當成瀬再不能抵受痛楚時,便助他結束生命。
 
成瀨在餐館中意外重遇中學時代的意中人,年輕時他傾心的同學如今已是離婚的單身女郎,成瀬在生命衰殘之際,深悔當年為追求作家夢而錯失良緣。然而,對方承認自己也有責任,沒有向他表達真心傾慕之情。在此生離死別的一刻,她親吻了他,為少艾之情劃上甜蜜的句號。
 
 
雖然喜遇青蔥時代的心儀對象,不過,成瀨回首過往,仍然對妻子逝去卻未獲通知耿耿於懷,也懷疑妻子離異後,因失去依靠而對自己深生恐懟,當然多年不能陪伴獨女成長,也造成深重的罪疚感。因而,當成瀬帶他到已為人婦的女兒家時,也未敢相認。然而,女兒告訴他,母親和自己已找到幸福,特別是媽媽恐怕成瀬知道她離去後找到第二春而尷尬,才囑意女兒毋須知會成瀨參加喪禮。女兒坦言,縱然成長中父親缺席是遺憾,可幸美滿的婚姻帶來不少慰藉,令長年因困在愧咎中而逃避與家人相聚的成瀨,得到如放下千斤擔的釋懷。
 
當成賴感到此生溫情再現時,劇痛卻像利刀般插襲著他全身,他意識到已臨止痛藥無法發揮作用的地步,他狂吼亂叫著,告訴佐倉是時候終結他再也無法忍受的肉體折磨了。佐倉無奈打開裝著了結生命的藥盒子,成賴秒看到,原來兩支注射器都同樣是致命的鉀,而不是佐倉訛稱兩支藥劑,是先後要為成瀨注射的藥物,一支可令成瀨先進入昏迷狀態,隨後才再注射真正結束生命的鉀。原來,佐倉是要和成瀨共赴黃泉!
 
 
 
成賴怒斥佐倉如此輕率糟蹋年輕有為的人生,佐倉頓時崩潰哭嚎,此生無法再執手術刀,家庭事業從頂峰跌進無盡深潭,他心的裂痛已到頂點,願陪伴成賴切斷人生路。一個肉體痛,一位心靈痛,兩人皆自覺無法承受身或心之痛,是否就這樣同走不歸路呢?
 
誰料到,身體已衰殘至無藥可救,且痛楚無時無刻地敲打著五臟六府的成賴,卻驀然立下求生的意志,情願自己再咬牙毎天吞下入骨入肺的劇痛,也要拯救失去鬥志的佐倉!他請求佐倉留下來作他餘生的醫師,直至他沒有了生命為止。
 
數月後,成賴在獨生女兒陪伴下離世了。一直照顧他的佐倉則申請轉為安寧病房的醫師,每天守候生命末期的病人,用心地安慰支持著病者,一步步安然地走下餘生的路。
 
今天世界充斥著生命主權的爭論,佐倉醫生便曾說,面對自己無法幫助的病人,他要充當神,以結束他們的生命去解除他們的痛苦。誰知,一個他看來是藥石無靈的弱者,卻成為生命的強者,不但挽回了他的性命,還感召他成為臨終病人的仁心醫者,延續著成賴那犧牲的愛,在冷酷的世界點燃起人性之光,暖和著無數失意絕望的心靈。
 
 
 
苦難確是人無法理解的大哉問,可是,在人間愛中,心靈的力量往往遠比世上的雄辯或科技強,正如片中一個受苦的癌症病人,竟能在生命垂危及身故後,仍帶給多人的祝福。相信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心靈戰士,也比比皆是。
 
我們當然不可以妄自菲薄,以高姿態去勉強別人忍受痛苦,同樣也不應隨便自命強者,充當神去了斷別人的生命,因為生命的靱性遠非旁人所能理解。誰是強者?誰又是弱者呢?
 
造物者真奇妙,往往透過弱者、外表愚拙者,去顯示出強者之無能、愚昧。宇宙間只有造物者才是全能的強者,祂可賜下超越常人的能耐,激發起無窮互愛互動的漣漪,抗衡著藐視生命主權的屬世思潮。這部電影的中譯名《超越旅途》,確是可圈可點。
 
文/譚瑞玲
 
作者譚瑞玲:在歷史研究、教學多年後,因一場重病,決定由象牙塔走進十字街頭,通過各類文字載體,嘗試從歷史、時事、電影、潮流文化、家庭趨勢等視鏡,分享對公義及生活的看法。著有《與書影共舞:每分五分鐘盡享書香影語》、《滔滔公義》、《義顯之聲》等書。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鍾嘉欣傳離婚丨網傳在加拿大起訴脊醫老公 首公開回應認曾經歷風浪:好多人都未必能維持

一店開張引致大溫主要樞紐各方向道路塞車

亞省銀行經理竊1600萬元 影音揭示他如何過上奢靡生活

【有片】雷電交加一度暫停 溫哥華反勝多倫多奪首屆北超聯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