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大廚】叛逆與創意打破傳統中餐框架 招牌叉燒包受香港添好運啟發 多倫多唐人街Fusion料理R&D

【竹昇中餐廳(五)】如果你曾到訪這間位於士巴丹拿道的Fusion中餐廳,一定對牆上引人注目的「艾未未」和「毛澤東」塗鴉有很深印象。這個設計其實暗藏着餐廳名字的含義——R&D,代表「叛逆(Rebel)」與「惡魔(Demon)」。餐廳創辦人兼大廚Eric Chong和Alvin Leung都是自學成才的廚師和工程師,這個名字在向他們的工程師背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致敬同時,也揭示了兩位的個性。


R&D代表「叛逆」(Rebel)與「惡魔」(Demon),這個名字除了向他們的工程背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致敬,也揭示了兩位的個性。
「惡魔」與「叛逆」打破傳統中餐框架
Alvin因其「廚魔」的綽號,成為了「惡魔」的象徵;而Eric則因離開了工程師的職業道路,轉而投身烹飪,被視為「叛逆」。R&D不僅體現了兩位的個性,也象徵着餐廳敢於打破傳統中餐概念。菜單的設計受到整個亞洲地區的影響,包含韓國、泰國、日本、馬來西亞等的元素。Eric深知,多倫多聚集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尤其當餐廳開在Downtown唐人街,食客並非全是華人。回顧開業初期,他們曾堅持使用自製的蠔油,但過於原汁原味的做法卻未能迎合西方顧客的口味,因此Eric逐漸學會在保留亞洲風味的原則上,適應本地文化,讓西方食客也能接受。
菜單上的「R&D炒飯」就是結合了多元烹飪文化的例子。Eric會先用椰奶煮飯,其間不加一滴水,令飯粒沾滿豐富的油脂,味道更香,而且在翻炒的時候,米飯粒粒分明,不會結成塊。然後加入以冬菇、紫菜和辣椒煮成的蘑菇XO醬,以及牛肝菌牛油,使整道菜充滿蘑菇的香味。配料方面,會用多種蘑菇、小白菜、豌豆、粟米和豆芽,一起炒出鑊氣。最後撒上以咖喱葉、焦化牛油和泰國辣椒製成的新加坡脆片,進一步豐富口感和風味。

Eric深知,多倫多聚集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他在經營餐廳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在保留亞洲風味的原則上,適應本地文化,讓西方食客也能接受。

R&D炒飯——先用椰汁煮飯,然後加入以冬菇、紫菜和辣椒煮成的蘑菇XO醬,以及牛肝菌牛油,再加入配料炒出鑊氣。
粉粿沿用祖傳配方 叉燒包靈感來自香港名店
Eric從小熱愛美食,高中時體重一度達至205磅,這份對美食難以抗拒的熱情,來自於他的公公。與Eric一樣,公公也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點心師傅,曾經擁有自己的餐廳,至今Eric依然根據公公當年的配方,每天新鮮製作「公公粉粿」的麵團。他說,麵團製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要用雙手接觸高溫水,在麵團仍冒着熱氣的時候,就要把握時間揉麵,讓水和澱粉盡快融合,否則口感會大打折扣。
另一道招牌菜叉燒包也是每天新鮮製作,Eric透露靈感是來自香港著名餐廳添好運的酥皮焗叉燒包。外皮使用墨西哥包做法,每個麵團都被精準地分成40克,內餡則是經過多重工序處理的豬肩肉,要先用鹽水和醃料醃製,然後烘烤、切碎,再與自製醬汁混合,最後製作出外皮酥脆香口,內餡濃郁美味的叉燒包。

Eric依然根據他公公的配方,每天新鮮製作「公公粉粿」的麵團。

粉粿麵團製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要用雙手接觸高溫水,在麵團仍冒著熱氣的時候,就要把握時間揉麵,以求最佳口感。

Eric透露,這道叉燒包的靈感是來自香港著名餐廳添好運的酥皮焗叉燒包。
21歲奪廚藝比賽冠軍 「初哥」成大廚非一帆風順
不少人認為Eric當年只有21歲,又沒有任何廚房經驗的情況下,就奪得「MasterChef Canada」的冠軍,實屬天賦異稟。不過天才背後,Eric的烹飪事業並非一帆風順。他告訴我們,原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R&D剛開業的兩年,他並不是主廚。其間,Eric從外聘的兩位主廚身上學習,由如何使用炒鍋、包點心,到如何經營一間餐廳,每一步都是造就Eric從「初哥」成為大廚的重要基石。
除了烹飪技術,Eric的性格也在經營R&D的這九年間改變了不少,他笑指,一開始想像Gordon Ramsay一樣,在廚房裏盡情展現火爆脾氣,但現在他選擇抱着有同理心和關心的態度與員工交流,發現這反而更能激發員工潛能。
今年對Eric來說意義特別重大,因為他於11月開設了全新精緻餐廳aKin。雖然R&D已是米芝蓮必比登推介餐廳,不過Eric的野心不止於此,能成為米芝蓮星級廚師一直是他的夢想。他認為,一間擁有品嚐菜單的餐廳,才能真正展示廚師的潛能和創意,而aKin將是他實現夢想的重要舞台。

雖然R&D已是米芝蓮必比登推介餐廳,不過Eric的野心不止於此,能成為米芝蓮星級廚師一直是他的夢想。
R&D
地址:241 Spadina Ave., Toronto, ON M5T 2E2
電話: (416) 586-1241
營業時間:周三至四5pm – 9pm;周五至六5pm – 10pm;周日5pm – 9pm;周一至二休息
特約記者:趙曼婷
攝影、剪接:馬富城
製作:CCUE
延伸閱讀:紅白大廚 —— 竹昇中餐廳
簡約風格的設計,加上桌上的青花荷葉碗,走進這間現代中餐廳,就有一種在家的愜意和舒適。這種遠離繁囂的感覺,正正是餐廳創辦人兼主廚Anna希望帶給食客的氛圍。她曾在法國和意大利餐廳學廚,因此Alma的菜式結合了法國菜和意大利菜的元素,以創新方式詮釋傳統中菜......點擊查看完整報道:融合法國和意大利風味 連續兩年入選米芝蓮 Alma女廚師創出一片天
經過多倫多College和Bathurst街的交匯處,你或曾看到一個霓虹燈招牌,閃爍着熟悉的字詞「DaiLo」(大佬)。這是一間充滿創意與驚喜的新派亞洲菜餐廳,將傳統的亞洲風味與創新的烹飪手法相結合,創造出一道道令人驚艷的菜餚。「大佬」在中華文化中是尊稱,而餐廳的理念正是基於家庭價值觀及尊重。剛開業時,創辦人兼主廚Nick Liu以家族食譜為基礎,創造出了新式亞洲料理,將舊時的家族風味注入現代創意中,而這亦是「DaiLo」名字的來由......點擊查看完整報道:家族食譜變出新派亞洲菜 瘋狂菜式「炸西瓜」衝擊味蕾 DaiLo「大佬」:所有菜系最後都是「融合」
隱藏在肯辛頓市場中的「Sunnys Chinese」,由一間標誌性的隱藏酒吧改建而成,不但沒有醒目的招牌,記者在初次到訪時,即使跟隨Google地圖,也花了近10分鐘才找到具體位置。這間坐落於不起眼內巷的餐廳,卻晚晚滿座,吸引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食客一探究竟......點擊查看完整報道:茶餐廳風格主打最正宗味道 停車場後門外賣意外誕生米芝蓮隱世鑊氣小炒 Sunnys Chinese夫妻肺片見真章
雖然MIMI Chinese和Sunnys Chinese都是中餐廳,但在風格上卻大相逕庭,兩間餐廳無論在食物、用餐體驗或裝修方面,都各有特色。Sunnys的菜式講求「快、靚、正」,烹調過程不會過於繁瑣,菜單上沒有一道菜需要製作超過40分鐘,像有煙火氣的小酒館。相比之下,MIMI則展現了更為精緻的餐飲體驗,提供品嚐菜單供食客選擇。環境散發懷舊氛圍,侍應穿着白色襯衫和黑色煲呔,旨在為食客提供奢華與高品質的用餐體驗......點擊查看完整報道:白恤衫黑煲呔侍應高檔中餐廳MIMI Chinese 精雕細琢招牌鹹蛋奶黃馬拉糕、釀雞翼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