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症狀|31歲港男不煙酒無三高 頭暈扎醒揭腦中風 出現11大警號須求醫保命

中風有年輕化趨勢!近日香港一名31歲男子在網上分享中風經歷,表示自己不煙不酒,亦無三高問題,睡覺期間突然感到十分頭暈,扎醒後難走直線,送院後揭發是腦中風。中風為本港第4號「致命殺手」,可導致嘴歪眼斜、失去語言能力等症狀,嚴重可致死。

31歲港男睡覺頭暈扎醒 求醫揭腦中風

該名31歲港男在「連登討論區」發文講述經歷指,自己今年2月某天下班回家後,如常入睡,惟期間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頭暈至扎醒,更無法走直線,於是馬上救護車入院治理。經檢查後,證實該男子是小腦血管撕裂導致中風。

為何會中風?中風是指部份腦部細胞因腦部動脈「閉塞」或「爆裂」,腦細胞因得不到營養及氧氣而死去。據醫管局資料,中風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型中風」,成因及特徵如下:

2大中風類型
2大中風類型
1.缺血性中風
1.缺血性中風
因腦血管栓塞引致,較為常見,超過七成的中風屬此類。
因腦血管栓塞引致,較為常見,超過七成的中風屬此類。
缺血性中風成因
缺血性中風成因
2.出血性中風
2.出血性中風
腦內血管爆裂出血引致
腦內血管爆裂出血引致
成因多與長期性的高血壓有關;亦與先性的腦血管病變有關
成因多與長期性的高血壓有關;亦與先性的腦血管病變有關
缺血或出血都可致腦神經細胞受損
缺血或出血都可致腦神經細胞受損

 

不煙酒無三高也中風 出院大半年仍未康復

事主表示,家族中沒有中風病史,自己也沒撞擊過頭部。他又稱,自己一向不煙不酒,亦無三高問題,平日更有跑步及踢足球的運動習慣。至於飲食,他早餐通常吃麵包、咖啡,午膳時間光顧茶餐廳,晚上則回家吃飯。惟因輪班工作關係,他不時要捱夜,也常有輕微頭痛問題。

他表示自己中風後,初時連說話也有困難,直到目前仍須停薪留職治療。逢星期一至五,他須接受物理治療,周末則在家進行較輕便的運動及休息,另外每周有也3天須針灸治療。

出院至今大半年,他形容自己在慢慢進步,惟目前只能回復以前6至7成的狀態,尤其是左腳平衡感及左手協調能力都比較差,看東西也有重影問題。本來計劃與女友今年年底結婚的他,因突然中風,婚事只好延期。

出現11種中風症狀即求醫 嚴重恐昏迷致命

除了常見的嘴歪眼斜症狀,頭部劇痛也有機會是中風症狀。香港衞生署資料列出中風患者常見的11種症狀,若有懷疑,應立即求醫檢查,病情嚴重者恐昏迷或死亡。

中風症狀/徵狀
中風症狀/徵狀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失去說話能力
言語不清/失去說話能力
嘴歪
嘴歪
眼斜
眼斜
視力模糊不清
視力模糊不清
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
頭部劇痛
頭部劇痛
行動不穩或跌倒
行動不穩或跌倒
大小便失禁
大小便失禁
流口水
流口水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頭暈頭痛恐是中風先兆 留意身體5大警號

如何及早發現中風症狀?突然頭暈頭痛要格外小心?神經外科醫生謝炳賢指出,中風是有跡可尋的,事前會出現5大先兆,如能及早發現並治療,有助提高存活率。

中風先兆
中風先兆
四肢臉部突然麻痺無力
四肢臉部突然麻痺無力
腦中風會導致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
腦中風會導致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
咬字不清
咬字不清
當腦部控制語言區域出血,就影響言語功能。
當腦部控制語言區域出血,就影響言語功能。
視力突然模糊
視力突然模糊
控制視覺的腦部區域出血缺血,就會導致視力模糊。
控制視覺的腦部區域出血缺血,就會導致視力模糊。
失去平衡力
失去平衡力
腦血管出血或阻塞,會壓迫到控制軀幹肢體的區域。
腦血管出血或阻塞,會壓迫到控制軀幹肢體的區域。
突然頭暈或頭痛
突然頭暈或頭痛
突然頭暈頭痛,可能是腦部血管受損的症狀。
突然頭暈頭痛,可能是腦部血管受損的症狀。

為何年輕也中風?醫生揭6大高危因素

年紀輕輕就中風,是甚麼原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胡奕晟曾表示,如果45歲前出現中風,就可被稱為年輕型中風,他提醒如果6大生活壞習慣,出現年輕中風的風險就會大幅提高。

年輕型中風因素
年輕型中風因素
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
運動量不足
運動量不足
不良作息、久坐少動
不良作息、久坐少動
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飲食
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飲食
吸煙和過量喝酒
吸煙和過量喝酒
蔬果攝取嚴重不足
蔬果攝取嚴重不足

長期缺乏休息易中風 衞生署教7招預防保命

上述個案男子雖無三高問題,但卻因工作緣故須不時捱夜。香港衞生署指出,充足的休息時間是預防中風的關鍵因素之一,以下7種方法有助預防中風,減低病發風險。

衞生署教預防中風的方法
衞生署教預防中風的方法
不吸煙
不吸煙
保持均衡飲食
保持均衡飲食
減少飲酒
減少飲酒
定期做適量運動
定期做適量運動
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
避免精神緊張
避免精神緊張
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檢查身體

 

延伸閱讀:醫生嚴選12種最強食物 防中風心肌梗塞

12種最強食物
12種最強食物
第12名:鯖魚
第12名:鯖魚
第12名:薑
第12名:薑
第11名:蘑菇
第11名:蘑菇
第10名:大豆
第10名:大豆
異黃酮能減少血管收縮
異黃酮能減少血管收縮
第9名: 堅果
第9名: 堅果
抑制心血管疾病,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抑制心血管疾病,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但堅果的熱量較高,建議每天攝取量是30克。
但堅果的熱量較高,建議每天攝取量是30克。
第8名:牛油果
第8名:牛油果
第7名:三文魚
第7名:三文魚
其中的蝦紅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其中的蝦紅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第6名:日本竹筴魚
第6名:日本竹筴魚
 第5名:香蕉
第5名:香蕉
第4名:橄欖油
第4名:橄欖油
omega-9 脂肪酸
omega-9 脂肪酸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3名:藍魚
第3名:藍魚
此外,DHA還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效果。
此外,DHA還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效果。
第2名:香菇
第2名:香菇
含豐富膳食纖維
含豐富膳食纖維
含豐富鉀質
含豐富鉀質
第1名:納豆
第1名:納豆
納豆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異黃酮,能夠維持心臟健康。
納豆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異黃酮,能夠維持心臟健康。
發酵食品的納豆甚至可以調節腸道環境,而腸道環境的惡化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
發酵食品的納豆甚至可以調節腸道環境,而腸道環境的惡化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