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加拿大代表:鄭天華

鄭天華競選國會議員時,受到各界支持。 鄭天華競選國會議員時,受到各界支持。

「在這種緊急時期,我們必須自願為加拿大服務,否則當戰爭結束後,我們好難要求取回我們的權利,因為加拿大政府會問:『在戰爭時期,其他人都為加拿大而戰,你們做過甚麼?』所以我們志願服役,更很可能是最早參軍的一群。」說話的是首個參選公職華人、首個華裔國會議員,他就是加拿大首個華裔聯合國代表,Douglas Jung,鄭天華。

一:證明華人與其他加人一樣

加拿大實施《排華法》(Exclusion Act)的第二年,即1924年,鄭天華在卑詩省維多利亞市出生,以他出生的街道杜格拉斯街(Douglas Street)的街名作為英文名。他父親來自中國廣東省恩平牛皮塘回龍里村,是虔誠教徒。鄭天華有三兄弟,他排行最小,有兩個哥哥。

《排華法》禁止所有華人進入加拿大,也規定本地出生的華人都要有由加拿大移民及殖民部華人移民服務發出的身份證明文件,底部並寫上文件不授予持有人在加拿大有合法身份。鄭天華就在被視作「外來人」的環境成長,經歷了種種對華人不公平的待遇。

他多年後憶述:「當時一說起中國佬(Chinaman),加拿大人只會想到廚師、侍應、家僕、洗衣工人和農夫,不會想到律師或醫生這些專業。」與其他華裔青年一樣,鄭天華是憤憤不平,他要證明華人與其他加拿大人是一樣,有能力去做任何事。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與其他同齡加拿大人一樣希望參軍報國,但被拒絕,政府擔心他們因為參軍而得回投票權。

直到1944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據多個英國及荷蘭殖民地包括香港,英國情報組織特別行動執行處(Special Operation Executive)想效法歐洲戰場,派人潛入敵後工作,成立一支136部隊潛入日軍佔領區進行破壞、收集情報以及組織當地反抗軍,但派出的軍人要是亞裔人和懂亞洲方言,英軍本來想訓練當地人,但當地人對英國並不信任,唯有另想辦法。

英軍想起加拿大,因為加拿大有不少華裔人口,還有一批願意參軍的華人。1944年,加拿大軍方正式批准華人入伍,並且招募華人加入136部隊。招募時,軍方警告招募者,這是很危險的任務,因為136部隊身份要保密,就算被敵人俘虜,也不可以表露身份,命運將是被處死,雖然是危險,但有150個華裔青年志願加入,包括19歲的鄭天華。

鄭天華連同另外12個加拿大華人被選入英軍「遺忘行動」(Operation Obivion),這行動是要派一隊人,以潛艇潛入中國淪陷區,訓練及武裝中國共產黨游擊隊對抗日軍。他們首先被送到卑詩奧肯拿根湖(Okanagan Lake)Goose Bay一處秘密基地,接受翻譯、暗殺、無線電操作、破壞、竊聽以及由開行汽車上逃走的訓練。

其後為適應亞洲氣候與環境,他們到了澳洲受訓,學習跟蹤、擺脫敵人跟蹤、跳傘、熟悉日軍常用的武器、監視、負重50磅無聲游泳(silient swimming),以及在叢林求生技巧等,對於這批加拿大華人來說,最大挑戰是游水,因為華人一直被禁止進入公共泳池,大部分都不懂游水。

不過,盟軍指揮部後來改變策略,將潛入中國的任務交給美軍負責,鄭天華這一組被派到新畿內亞與婆羅洲做敵後滲透,提供情報給澳洲軍隊,鄭天華後來升為上尉。由於他們的任務屬於機密,所以返回加拿大後,軍部也沒有他們出國的紀錄。

二:華人要自己出來爭取權利

戰後,鄭天華在加拿大國家就業委員會(National Employment Commission)做就業輔導員,負責協助人們找工作。工作了三年,有一日,鄭天華問他上司自己表現怎樣?上司說:「你有能力做更高的職位,但我是不會將一個華人放在有權力的位置。」鄭天華聽後很生氣,向上司說:「《排華法》已經廢除(《排華法》在1946年被廢除),我已經是加拿大公民,為何還有這樣的歧視?!」他一怒之下,辭職不幹。

經過此事後,鄭天華知道雖然《排華法》已經撤銷,投票權已經恢復,但不代表華人受到歧視及不公平對待結束,他希望有所改變,也知道像二戰時參軍一樣,華人不能靠別人,必須自己出來爭取。

辭職後,他利用政府助學金,進入卑詩大學(UBC),先取得文學士後,再進入法學院攻讀法律,1954年成為執業大律師。過了兩年,他法律學院同學斯特賓(G.T. Guest)邀請他出選卑詩省省議員,鄭天華沒有問是代表哪個黨出選,就接受了邀請,結果他代表保守黨出選溫哥華中區的省議員議席,不過,這次選舉,他敗給社合黨的候選人,未能當選,但已經是加拿大史上首個候選公職的華人。

落選後,鄭天華沒有氣餒,過了17個月,即1957年6月,他代表進步保守黨出選溫哥華中選區聯邦國會議席,當時對手是尋求連任的國防部長坎普尼(Ralph Campney),很多人都不看好鄭天華,但鄭天華以多出對手3700票,擊敗坎普尼,成為首個晉身聯邦國會的華裔國會議員。這次大選進步保守黨在迪芬貝克(John George Diefenbaker)帶領下,擊敗連續執政22年的自由黨,成為加拿大聯邦少數政府。

鄭天華得勝消息令華人社會非常雀躍,有人將鄭天華托在肩上巡街慶祝,形容這是史無前例。對於鄭天華來說,他也感到得勝意義重大,他說:「我得勝的選區溫哥華中(包括華埠),在50年前,即1907年經歷一場暴亂,白人暴徒衝入華埠,破壞所有商店,將華人的辮縛在一起,將他們的物品扔落福溪;50年後,同一選區的選民,則選出第一個華人進入聯邦國會。」

1957年11月11日,鄭天華在渥太華國會首次發表演說,裡面包含著他作為首個華人,同時也是加拿大人晉身國會的複雜心情。
他說:「我懷著謙遜的心情來發表演說,因為我知道自己責任重大,不單是因為我是首個華人進入這個議事堂,還有是我代表我選區的選民,他們只會想到我是一個加拿大人。」

鄭天華進入國會後9個月,加拿大舉行另一次聯邦大選,鄭天華成功連任,他所屬的進步保守黨更成為大多數政府。總理迪芬貝克委任鄭天華成為加拿大駐聯合國代表團的首席代表。鄭天華指這項任命是一個很微妙的安排,就是不需要大鑼大鼓,就令全世界人知道加拿大政府再沒有歧視存在。鄭天華記得出席聯合國會議時,當他坐在加拿大代表團座位時,一名接待員上前禮貌地向他說:「先生,對不起,這個座位是留給加拿大的代表。」鄭天華向他說:「我就是加拿大的代表。」

鄭天華事後憶述,當時他心裡面的感受是其他人難以明白,因為9年前,他在加拿大仍是一個沒有合法身份的人,短短9年後,他竟然成為聯合國加拿大的代表。

進入國會後,鄭天華提出特赦利用「紙生仔」(Paper Sons)非法進入加拿大的華人。所謂「紙生仔」是在《排華法》期間,加拿大禁止所有華人入境,為了進入加拿大找工作,或者與家人團聚,有人利用其他人子女的身份證明書,進入加拿大,他們需要改名換姓,甚至隱瞞自己的年齡和籍貫,由於他們是非法入境,他們會惶恐終日,不敢離開加拿大,以防再不能回來。

當鄭天華提出的特赦法案得到通過後,他呼籲所有「紙生仔」自首,以換取在加拿大居留的身份。

當時不少華人半信半疑,指鄭天華是騙他們出來自首,叫其他人不要相信他,但最終仍有12000人向政府自首。除了特赦「紙生仔」之外,鄭天華在國會期間,游說聯邦政府廢除重歐輕亞的移民法,改用打分法,令全世界的人,不論來源地,只要有足夠分數,都可以移民加拿大。另外,他又促成修改聯邦養老金法例,讓退休的加拿大人在全世界都可以領取養老金。

政治生涯是有起有落,在1962年聯邦大選中,進步保守黨因為高失業率和加元疲弱影響,議席由205席跌至116席,鄭天華也敗給自由黨候選人尼科爾森(John Robert Nicholson),無緣連任。他在1963年和1965年聯邦大選兩度挑戰尼科爾森,均告失敗,未能重返國會,自此淡出政壇,專注移民律師事務。

雖然淡出政壇,鄭天華的影響繼續存在。加國第二位華裔聯邦國會議員李僑棟(Art Lee)表示,鄭天華出任國會議員時,他仍然在讀中學,受到鄭天華的影響,他在求學階段已經活躍於政圈。1974年至79年間,李僑棟代表聯邦自由黨,獲選為溫哥華東選區國會議員,由1984至87年間,他成為卑詩自由黨黨領,是首個擔任加拿大主流政黨領袖的華人。

退出政壇之後,鄭天華活躍於溫哥華華人社區,他是加拿大海陸空三軍280部隊永久主席、溫哥華音樂團主任、1992年加拿大立國125周年總督級地區慶典副主任、前國會議員聯會遠東關係部主任、以及加拿大日本空手道協會主席。1990年10月25日,他得到加拿大員佐勳章,1997年再獲卑詩省勳章。為紀念他對加拿大的貢獻,加拿大政府於2007年宣佈,將位於溫哥華市中心布勒街(Burrard Street)401號的聯邦政府辦公大樓,命名為鄭天華樓(Douglas Jung Building)。

三:回父親家鄉作朝聖之旅

另外,鄭天華曾經兩次組織加拿大退伍軍人訪華團到中國訪問。他第一次到北京時,因為他是首位華裔加拿大國會議員,得到中國政府給予紅地毯式榮譽接待;1988年5月,他應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邀請,鄭天華偕同全加洪門民治黨副主委鄭炯光到中國訪問,受到當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接見。訪華期間,他回到家鄉廣東恩平探親、觀光,受到各級政府及群眾的熱烈歡迎。另外,他也接待中國退伍軍人到加拿大訪問。

回到父親家鄉恩平時,他在父親的故居感慨地說:「我父親去加拿大後,從未返回中國,我也未來過。但當他們帶我來到我父親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時,我感覺我是替他進行一次朝聖之旅。」

2002年1月5日,鄭天華因心臟病在寓所與世長辭,享年78歲。溫哥華市七大僑團聯合舉行鄭天華追悼會,追思和緬懷這位畢生致力於謀求加國華裔平等地位和合法權益的華裔典範。

在一次向退伍軍人的演說中,鄭天華提及新舊兩代的加拿大華人,他指華裔軍人對加拿大華社及經濟貢獻很大,他們的功勞也是無可比擬,因為華裔軍人在二戰的表現,令華人首次得到像其他加拿大公民的公平待遇。但數十年之後,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或者新移民並不知道,他們認為今時今日擁有的認可是理所當然,不知道當華人失去投票權或政治發言權時受到限制,他們也不明白華人社會曾經忍受的歧視,對於這些年輕一代,他們完全不能想像失去他們現時擁有的社會、政治及經濟權利,將會變成什麼樣?

鄭天華稱,希望大家將訊息傳給朋友,讓他們可以得到啟發去接受挑戰,進入議事堂成為代表我們的聲音。他祈求大家不要因為沒有人理會,浪費了他們過往的努力。

他說:「我不希望華人先輩的一切努力,只成為加拿大歷史的注腳,應該成為啟發未來華人發光發亮的新一章。」

更正
上周三本欄《溫哥華華埠最後一位裁縫》文中提及,黃公禮1911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台山縣三樂里,查1911年是黃公禮「離開」中國到加拿大的年份。特此更正,並致歉意!

鄭天華(左)在二戰時自願加入加拿大軍隊。
鄭天華(左)在二戰時自願加入加拿大軍隊。 鄭天華是加拿大駐聯合國代表團首個華裔代表。 鄭天華是加拿大駐聯合國代表團首個華裔代表。 鄭天華身份證底部寫明不授予持有人在加合法身份。 鄭天華身份證底部寫明不授予持有人在加合法身份。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