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國

加拿大推遲零排放汽車強制令 可能降低中國電動車關稅嗎?

【星島綜合報道】總理卡尼周五(5日)宣布,聯邦政府的零排放汽車(zero-emissionvehicle,簡稱ZEV)強制令將至少推遲一年實施。這可以解讀為新屆總理在氣候政策上的另一次退縮。

中國吸塵機巨頭Dreame挑戰造車!豪言2027年推出全球最快電動超跑

又一中國科技公司踩過界造車!以吸塵機、掃地機械人等家電起家的「追覓」(Dreame),日前宣布進軍電動車市場,目標非一般電動車,豪言2027年生產全球最快的電動超跑,剛巧比亞迪仰望U9賽道版上月刷新了472.41km/h極速,追覓此時向業界下戰書,轉換賽道最終見證夢想,還是一場冒險之旅,兩年後自有答案。

加澳軍艦於南海演習遭中國譴責翌日 進入台灣海峽

CTV報道,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訊號顯示,加拿大護衛艦「HMCSVilledeQuébec號」和澳大利亞導彈驅逐艦「HMASBrisbane號」,於當地時間周六(6日)凌晨進入台灣海峽這片爭議水域,中國則強調該水域乃其領海。

加美關稅戰的關鍵時刻 加拿大華人該做甚麼?能做甚麼?

【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加美關係進入百年來罕見的緊張局面,加拿大華人應該扮演甚麼角色?一本由加拿大華裔社區領袖共同撰寫的新書《關鍵時刻》,強調華裔「要積極參與、引領趨勢」,運用自身的優勢,協助加拿大拓展多元市場,建造更強大的國家。

前英國首相約翰遜訪台 公開演講呼籲兩岸和平對話

英國前首相約翰遜(BorisJohnson)及法國前國民議會議長戴扈傑(FrançoisdeRugy)是今年論壇上發表專題演講的重量級人物,此外還設有3場研討會,曾擔任過加拿大內閣部長和亞省省長的康尼(JasonKenny)也受邀參與研討場次,與其他專家共同討論印太安全情勢、灰帶侵擾因應,以及經濟、科技與產業外交對國際政治的影響等議題。

中國「雪龍2號」又來到北極 加拿大軍方密切偵查

獨立研究員兼船舶追蹤員沃特金斯(SteffanWatkins)收集的數據顯示,一架加拿大空軍CP-140偵察機在中國「雪龍2號」(上圖)駛出白令海峽時在其附近飛行。

【更新】卡尼宣布新措施支持鋼鐵業 包括提高來自中國鋼材關稅

卡尼表示:「我們有潛力成為鋼鐵行業的最佳客戶,但如果我們不能應對行業目前正在發生的深刻轉型,我們將失去這種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改變做事方式,以便我們能夠在變革時期更好地支持我們的公司和工人。」

卑詩渡輪購船案遭審議 尹大衛抱怨渥太華獨厚大西洋渡輪公司

【星島綜合報道】眾議院交通委員會決定將調查卑詩渡輪從中國造船廠購買4艘大型船舶的決定。省長尹大衛(DavidEby)呼籲聯邦政府深入研究全國的渡輪融資政策。

【更新】國會交通委員會決定審議卑詩渡輪買中國船隻爭議案

【星島綜合報道】眾議院交通委員會周一開會後,決定對卑詩渡輪公司購買4艘中國船隻的決定進行審議,主要將研究討論關於加拿大基礎設施銀行提供卑詩渡輪10億元融資購買船隻的計劃是否合宜。

CSIS向政府和大學發出間諜警報 稱某人正替華尋求敏感資訊

CSIS在回應GlobalNews時,並未透露該警報究竟何時發出,只表示是在「最近幾週」。也未透露涉嫌為中國尋求資訊的個人姓名,以及據稱成為目標的部門和大學。

加拿大眼光從美國轉向亞洲 中國和台灣都是「標靶」

【星島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的全球貿易戰,讓加拿大積極面向亞洲拓展貿易多元化,儘管兩岸關係緊張,但加拿大的油氣輸出和經貿往來,仍無所區分地向兩岸同步前進。

卑詩渡輪向中國買新船 聯邦還提供低利貸款

【星島綜合報道】卑詩渡輪(BCFerries)決定將4艘新船的建造標案交給中國國有造船廠引發的爭議繼續擴散!根據《環球郵報》報道,聯邦政府的加拿大基礎設施銀行(CIB)為卑詩渡輪購買中國新船一案提供10億元融資,但聯邦交通部長方慧蘭(ChrystiaFreeland)上星期在嚴厲批評這項採購計劃時並未提及這一事實。

加拿大電信設施疑遭中國黑客攻擊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網路安全機構表示,中國支持的黑客可能是近期針對國內電信基礎設施的惡意活動的幕後黑手,並警告稱,一家加拿大公司註冊的三台網路設備被攻擊入侵。

處女秀!首批加拿大液化天然氣即將運往亞洲

【星島綜合報道】兩位液化天然氣行業的人士周三向路透社透露,加拿大可能在本周末從卑詩省基蒂馬特(Kitmat)的LNGCanada出口設施生產其首批液化天然氣,而這批液化天然氣將出口至亞洲。

向中國採購鋼材 導致帕圖洛大橋工程耗更多時間與金錢

溫哥華太陽報報道,該項目原定於2023年秋季完工,但預計要到今年秋季才能完工,比原計劃晚了2年。此外,成本也從最初估計的13.77億元飆升了20%,達到16.37億元。

卑詩渡輪將造船標案給了中國 引發許多批評聲浪

【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卑詩渡輪公司將 4艘新船的採購合約給了中國國有造船廠,引發了很多批評,不少人批評這不僅涉及國家安全,也傷害了卑詩省經濟利益。卑詩保守黨呼籲省新民主黨政府應該要取消此交易。

卑詩渡輪公司將建4艘新渡輪 由中國造船廠承包

渡輪公司宣布,經過2021年開始的全球採購流程,包括國際現場考察和第三方參考檢查,招商局工業威海船廠(ChinaMerchantsIndustryWeihaiShipyards)被選中建造新船。

卑詩大學研究:華人市場需求強 非法海馬交易猖獗

溫哥華太陽報報道,這項研究本星期發表在科學期刊《保育生物學》上,發現10年間,62個國家的當局在機場透過旅客行李或海運貨物查獲了近500萬隻海馬,價值約2,900萬美元。

橫山油管因美國貿易戰「改道」 中國意外成為最大買家

【星島綜合報道】一項船舶追蹤數據顯示,加拿大橫山油管(TransMountainPipeline,TMX)在投入運作以來的一年裡,已因美國貿易戰發生改變,中國正取代美國成為加拿大該輸油管擴建後的最大石油客戶。

中國駐加大使:中加兩國可克服分歧 重回正軌

2018年底,加拿大代表美國以銀行詐欺指控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後,加拿大與中國的關係急劇惡化。幾天後,中國以間諜罪名分別拘留了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Spavor)。孟晚舟被解除出境限制後,在中國監獄度過了1,000多天的康明凱和斯帕弗最終獲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