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推遲零排放汽車強制令 可能降低中國電動車關稅嗎?

【星島綜合報道】總理卡尼周五(5日)宣布,聯邦政府的零排放汽車(zero-emission vehicle,簡稱ZEV)強制令將至少推遲一年實施。這可以解讀為新屆總理在氣候政策上的另一次退縮。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專文分析稱,這也可以解讀為聯邦保守黨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的小勝利,他此前一直呼籲政府放棄這項政策。
這當然是博勵治本人對事態的解讀。
博勵治在國會山莊告訴記者:「今天他(卡尼)出爾反爾了……他終於承認保守黨是對的,就像我們在碳稅問題上是正確的一樣。」
然而,這位保守黨黨領哀嘆,這是一次「笨拙的退縮」,因為總理只是承諾「推遲」授權。
事實上,卡尼表示,零排放電動車銷售規定將接受為期60天的重新檢視,因此,目前尚不清楚這項旨在降低交通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是真的失效了,還是只是暫時進入睡眠狀態。
但卡尼表示,對該規定的審議將作為一項更大規模審查的一部分,旨在制定一項新的「氣候競爭力」策略。目前,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實踐上,很多事情都依賴這項策略。

零排放汽車強制令如何受到擠壓?
電動車普及標準,也就是後來的零排放汽車強制令,為加拿大汽車製造商設定了一系列逐步提升的銷售目標。明年的目標原本是20%。
就像他今年3月廢除的聯邦碳稅一樣,卡尼可以辯稱,他繼承了一項問題重重的政策。在前總理執政期間,聯邦政府允許其電動車消費者退稅在1月到期,這可能導致銷售量大幅下降。環境部長戴寶仙(Julie Dabrusin)在6月表示,政府正在制定一項新的退稅計劃,但這可能只會進一步打消潛在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美國對汽車業所徵收的關稅,又給了該產業一個要求減免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並非唯一的新政府決定修改現有零排放汽車強制規定的國家,在英國,工黨政府最近修改了保守黨政府最初提出的強制規定。
但英國政府仍保留了一項強制規定。周五,當被問及是否會考慮完全廢除加拿大的零排放汽車強制規定時,卡尼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作為更廣泛的氣候競爭力策略的一部分,審視我們所有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他說:「我們將研究電動車強制令、清潔燃料標準、投資稅收抵免、貿易政策等所有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因為本屆政府關注的絕對是結果。」
這項強制規定還能保留嗎?
或許存在修改強制規定而不廢除它的途徑。
加拿大清潔能源協會(Clean Energy Canada)的基里亞齊斯(Joanna Kyriazis)周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今天宣布將申請推遲一年,並對該政策進行更廣泛的審查,這可能是一個機會,可以更好地實現其最重要的目標:讓消費者擁有選擇,讓電動車真正送到那些想要的人手中。」
如果缺乏激勵措施或充電基礎設施是阻礙加拿大跟上其他國家步伐的原因之一(去年電動車佔歐盟新車銷售的21%),那麼聯邦政府或許更有理由加倍努力。
加拿大清潔能源協會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建議:為汽車製造商提供信貸,使其能夠銷售售價低於4萬加元的汽車或提供零利率融資;採用歐洲安全標準以允許銷售各種類型的汽車;或者,或許最具爭議的是,降低中國製造電動汽車的關稅。

彭比納研究所也表示,政府的選項包括「延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的信貸期限,適度調整目標或重新評估中國製造電動車的關稅」。
卡尼在周五的演講中表示,政府將「推進新的方案,為加拿大人提供越來越多價格實惠的電動車」。但他拒絕猜測這是否包括降低中國電動車的關稅。
在國會山莊,博勵治表示,他不同意沙省省長莫爾(Scott Moe)的觀點,後者呼籲加拿大取消這些關稅(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正在損害沙省的芥花籽產業)。
然而,在抨擊零排放汽車強制令的同時,保守黨黨領並未透露他將如何減少加拿大交通運輸部門的排放。周五,當被直接問及他將採取哪些措施時,博勵治回答說,他將致力於幫助其他國家減少排放。
卡尼從政之初就以將精力和時間投入應對氣候變遷事業而聞名,並且有著良好的紀錄。在今年1月之前,他一直擔任聯合國氣候行動和金融特使。在他的著作《價值》(Values)中,他廣泛論述了這一挑戰,並在周五表示,應對氣候變遷既是一項「道德義務」,也是全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但他擔任總理後的首項舉措就是廢除消費者碳稅,零排放汽車強制令目前正處於正式審查階段。此外,擬議中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排放上限的前景也充滿不確定性。
加拿大氣候研究所所長(Canadian Climate Institute)史密斯(Rick Smith)周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拿大大選已過去4個多月,在經歷了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山火和煙霧等破壞性極強的夏季,數百萬加拿大人受到影響之後,聯邦政府對其氣候政策意圖的信息卻十分有限。」
加拿大的氣候政策實施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便沒有碳稅或石油天然氣排放上限等政策,制定雄心勃勃的氣候議程仍然是可能的。
卡尼表示,他將維持並提高工業排放的碳定價基準,而政府選擇「國家建設型」基礎設施項目的標準之一是「促進清潔成長,並實現加拿大在氣候變遷方面的目標」。
但自由黨黨團內部「環境黨團」的成立,可能暗示著卡尼面臨的壓力正在增大,他不僅要表明自己想要調整杜魯多時代的哪些政策,還要表明甚麼樣的氣候政策將決定他自己領導的政府。
(圖:加通社、Cadillac Canada官網)
V1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