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移加
【佚民專欄】二手車交易程序
【港人移加557/佚民專欄】困擾我們家幾個月的交通問題總算有了新進展,託好友推介,我們找到了一輛名副其實的「錢七」,哩數雖高但性能仍然良好,由於我們也只需要一輛往返公司的「腳車」,功能之類的額外因素統統都不是我們的考慮。好友也替我們爭取了十分便宜的價錢,我們稍微試了一會車,基本上也花不了多久便一致通過了,接下來的就只是例行的文書工作。
【阿朗專欄】不能受批評的國度
【港人移加556/阿朗專欄】我現在使用的智能電話,原本就是我在香港正在使用的。加上在加拿大的日子,我的智能電話已使用了超過五年了。除了電池可持續使用的時間減少之外,智能電話的運算速度也減慢了。以我的財政狀況,智能電話可算是「奢侈品」。不過,除了日常生活消閒以外,工作上也需要使用到智能電話的流動應用程式。於是,我還是計劃購置一部新的高階智能電話。
【咕菇固專欄】綠色超市的碩士生
【港人移加555/咕菇固專欄】移民加拿大滿一年,這一年的奔波生活改變了阿慶許多,身體感覺大不如前,銀行戶口上的數字,也像逐漸凋零的秋葉,愈來愈薄。
【純一專欄】旅居的可能性
【港人移加553/純一專欄】最近一個人來到亞洲旅行,人在日本。語言不通,街道陌生,卻比想像中自在。
【佚民專欄】聚餐食物的煩惱
【港人移加552/佚民專欄】三年以來,無論我們搬過了多少次屋,我們家總是成為朋友們最常到訪的聚餐地點。作為主人家,每次都要為準備甚麼食物而煩惱,在NorthYork居住那段時間,附近餐廳繁多,雖然有不少菜式選擇,但比如韓國菜、越南菜等,都很難以合理的價錢滿足十數人的胃口,來來去去,最後還是叫薄餅、壽司之類的食物。
【阿朗專欄】喊破喉嚨的冰壺比賽
【港人移加551/阿朗專欄】在朋友圈中,總有著天生熱愛嘗試各種體育的運動型友人。上星期朋友提議去試玩冰壺(Curling)運動。原來冰壺在加拿大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冰上體育活動,而且是加拿大在冬季奧運中的強項運動之一。難得有朋友積極組織大家一起嘗試冰壺,我們也很快集合了足夠人數,並成功預訂了冰壺場地和安排了教練。
【咕菇固專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這個世界被這類「聰明人」玩壞了。他們鑽空子,玩弄制度,不覺羞恥,反而引以為傲。聽說最近連車行的lease條款也變得越來越嚴,原因無他,只因不少人來加拿大短短幾年,車未到期,人已失蹤,留下一堆爛帳。於是,車行學乖了,不再輕易信任,制度開始收緊,受影響的卻是那群原本安分守規矩的普通人。
【葉珮泓專欄】多倫多裁員潮
【港人移加549/葉珮泓專欄】這兩年零星聽見大行裁員消息,但幸運身邊人和自己都沒有親身「中招」,直到剛剛這星期,裁員風暴終於吹至自己眼前──公司一天內解僱超過半百人。
【純一專欄】亞洲風席捲加拿大?
【港人移加548/純一專欄】近幾年,在downtown經過唐人街、韓國街,或是在QueenWest甚至DundasStreet上那些亞洲設計感十足的小店時,我總會有一種奇妙的錯位感。彷彿我不是生活在北美,而是被捲入了亞洲城市的支流裡:首爾的cafe、東京的藥妝店、香港的茶餐廳等,在多倫多的街道上,現在它們幾乎無所不在。
【佚民專欄】馬路上的掠食者
【港人移加547/佚民專欄】汽車於香港和加拿大有着差天共地的地位,在香港長大要不是對汽車有莫大的興趣,基本上沒有一點相關知識也毫無影響;但在加國長大的話,有不少機會接觸汽車之餘,有些父母甚至會親自充當教車師傅,自小便配備一些汽車的知識。亦因如此,我和室友即使人多勢眾,但學會駕車之後,對於汽車的相關資訊仍是一知半解,經常要花很多時間研究。
【阿朗專欄】消失的節日感
說回今年的端午節,是落在星期六的,因此在香港就沒有補假的安排。對於每週一至五,五天工作的朋友,有些人會在群組嘆氣說「蝕了一天的假期」。對於在加拿大的香港人,我們當然沒有「蝕」,可是我們也永遠再「賺不到」了。
【咕菇固專欄】專業「搬屋師」
不同於香港那種「搬屋等於大事發生」的稀有性,這裡的人像蒲公英一樣,冬天一過,就會隨風飄散,並不是不喜歡逗留,只是很多原因。房租漲了,房東賣樓了,或者就是純粹覺得該換一個空氣不太乾燥的地區住。對於租來的地方,實在不要留太多感情。
【純一專欄】Yonge Finch治安
【港人移加543/純一專欄】Yonge-Finch這一帶,我住了六年多七年。這裡交通方便,亞洲美食多,旺中帶靜。晚上回家時,我總愛戴著耳機慢慢走。雖然比不上downtown的多姿多彩,但勝在安穩。在這區過日子,是可以放心的。
【佚民專欄】尋車雜談
【港人移加542/佚民專欄】經歷了半個月毫無頭緒、連碰釘子的尋車之旅,其間遇上了不少十分吸引的二手車或接租選擇,就算通過了試車的一環,但上網付費檢查了車輛的過往紀錄後又令我們立時卻步。雖說不上是二手車陷阱,只是要找到具備從未出過意外、定期維修保養、里數不會過高等特質於一身的車,卻是談何容易?除非「撞手神」,否則真的不知等到何時。
【阿朗專欄】多倫多司機的駕駛態度
【港人移加541/阿朗專欄】一直認為,在香港駕駛車輛並非一件有趣的事情。除了香港的道路較為狹窄,駕駛時並不輕鬆以外,香港人的步伐急速,司機往往駕駛車輛時都較為進取,也徧向不會禮讓。到達加拿大之前,心裏的認知是,加拿大地方足夠大,興建的道路很廣闊,再者加拿大人生活節奏較輕鬆,駕駛車輛時是理應很禮讓的。可是現實與夢想總有一些距離。
【咕菇固專欄】雞蛋與高牆
【港人移加540/咕菇固專欄】年輕時,第一次認識村上春樹,那時他在以色列獲頒耶路撒冷文學獎,但當時正值加沙戰爭。在日本,許多人勸他不要出席頒獎典禮。但他最終還是去了,並在台上說出一段簡單卻深邃的演講,就那段著名的「雞蛋與高牆」。
【葉珮泓專欄】地鐵的藝術空間
在多倫多,坦白說連TTC日常運作資源都欠奉的情況下,作為乘客的需求只是希望座椅不要被無家者的行裝弄污或有水漬而已,始終沒有人希望一坐下便是一屁股水。在我來多倫多那年,更詫異於站內和車廂竟然只有寥寥可數廣告,令我不禁慨嘆自己的思考邏輯太商業化。但缺少廣告,不代表多了些空間裝飾,反而近這一年來,月台上多了些電子廣告板,多了些電影海報,才覺得站內繽紛起來。
【純一專欄】斷磅計thrift store
【港人移加538/純一專欄】上星期一,我作為contentcreator受邀出席一間新開的二手衣物店pre-launch。那天陽光不錯,我一邊喝咖啡一邊走過去,心想就當散步,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驚喜。
【佚民專欄】換車的煩惱
【港人移加537/佚民專欄】相隔了兩年多,最近又要再與室友商討買車租車事宜,畢竟剛來加拿大時租的車輛已經到了歸還的倒數階段。我們曾經嘗試租新車和買二手車,今次大家都開始考慮是否要接租,一來通常會比等待新車更快,二來偶爾會遇上月供較便宜的選擇,讓我們對這選擇很有興趣。當然這也是一把雙面刃,若車子本來已有暗病的話,屆時歸還必須花費修理,諸如此類,令我們既擔心又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