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專欄
【陳鵡專欄】上天給什麼,就接住什麼吧。
【漂流教室】近來,許多人都感到無助與迷惘。身份未定,工作不穩,前途未卜,未來如霧。焦慮如影隨形,迷惘如潮水湧來。世界紛亂不安,經濟低迷,職場充斥著欺凌與壓力;網絡上每日皆是災難的回音。有人因病痛而絕望,有人因生活的重擔而選擇墜落。悲傷如同空氣,無處不在。那麼,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還有甚麼理由繼續活下去?在異鄉的土地上,我們又該如何走下去?
【純一專欄】颱風的香港記憶
【港人移加625/純一專欄】這個星期回到香港,恰巧遇上兩次颱風來襲。對於離開香港多年的人而言,這種經歷既陌生又熟悉。
【佚民專欄】馬路上的歧視
【港人移加624/佚民專欄】在加拿大有了接近三年的駕駛經驗,總算漸漸明白以前在香港的一些馬路的事,一方面有點慶幸自己在香港沒有駕駛經驗,沒有在那麼擠迫的環境下染上一些壞習慣;另一方面又有點質疑自己行駛在相對寛闊的加拿大馬路上,會變相缺乏嚴厲的磨練,將來在比較擁擠的城市駕車時,不習慣之餘甚至會成為眾矢之的。
【阿朗專欄】那個週末,我坐上了貴湖開往啤酒廠的免費巴士
【港人移加623/阿朗專欄】上星期確是個膽顫心驚的一週。一時「六百個月」,一時又「C2B一刀切」。總之傳言滿天飛,各個加拿大香港人群組都彌漫著驚恐的氣息。當然也不乏愛加力和花生友助攻加得一腳。我的正能量領先指數,亦隨著各種壞消息的廣傳而顯著急挫,再創52週歷史新低。那幾天完全沒有在工作的狀態。同事們看到我臉青口唇白的樣子,還以為我窮得連買午飯充飢的錢也支付不了,而餓得快暈倒。
【咕菇固專欄】追求從容不迫的生活
【港人移加622/咕菇固專欄】不知什麼時候,我也遺忘了來多倫多的初衷,與其說為了追求什麼,其實更像是逃避些什麼,或者說想逃出香港這個令人窒息的環境。從小開始,我就很羨慕街上的外國人,總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氣場,很愜意的,反正在大多香港人身上是看不到的。看著他們拿著一杯咖啡,就這樣漫無目的逛在街上,反正就是沒有一絲的煩惱。那時候我天真的認為他們是來自一個沒有壓力的幸福國度吧。
【陳鵡專欄】在夏末的長椅上,靜聽世界的低語
【漂流教室】最近,許多人心中泛起焦慮的漣漪——冬天的腳步近了。天氣漸涼,夜晚提早降臨,那些曾在十點仍光亮的夏夜,如今已悄然退場。對我這個怕冷的人而言,冬天不只是季節的轉換,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挑戰。
【純一專欄】回港的衝擊
【港人移加621/純一專欄】這趟回港探親,除了濕熱天氣帶來的「蒸爐感」,我還深深體會到一種reversecultureshock。
【佚民專欄】思辨的風氣
【港人移加620/佚民專欄】鄰國右派政治人物CharlieKirk遇刺,眨眼間原來已過了一星期。這幾天看着社交媒體不斷湧現關於他的評論,不止是美國內部,港台等地都有不少網民討論,有些網民直到他離世後才認識有這一號人物,也因此而在網絡上開始討論他所提出的種種政治觀點。
【阿朗專欄】遙距工作的終結
【港人移加619/阿朗專欄】最近我任職的公司宣佈會安排同事由目前每星期在家工作四天,逐漸更新為每星期進公司上班四天。安排是兩天回多倫多市中心辦公室上班,兩天回士嘉堡工廠上班。這消息一出,旋即讓各同事都議論紛紛。
【咕菇固專欄】行人地獄
【港人移加618/咕菇固專欄】老實說,在多倫多走路這回事,絕對不是尋常小事,甚至可以說是一場賭上生命的冒險,偶爾還會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感。平日裡我更多是駕駛出行,過著以車代步的日子,但假期的時候,還是會想四處走走散一散步。但像我住在內街的,門口連行人路都沒有,有時想外出,就必須「與車同行」,短短一段路,總叫我提心吊膽。
【陳鵡專欄】誰人最不幸?
【漂流教室】最近與幾位老朋友相聚,本以為是輕鬆的敘舊時光,沒想到話題卻不約而同地轉向了各自的煩惱與心事。每個人都在傾訴,語氣中帶著疲憊與無奈,彷彿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純一專欄】當安全感不再理所當然
【港人移加617/純一專欄】前幾天刷新聞時,看到一宗打劫案,地點就在我平時跑步路線附近,而且還是在一條很熱鬧的大街上。當下愣了一下。原來一直覺得安全的地方,也可以在某個瞬間變得危機四伏。
【佚民專欄】油站驚魂
【港人移加616/佚民專欄】在加拿大的數年間,漸漸地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多倫多downtown的治安問題就一定十分嚴重,愈北就愈安全,在NorthYork居住時感覺更放心,搬到萬錦市後就更少談及治安了。我們居住的這一區臨近萬錦市的最北部,鮮少聽聞有罪案發生,久而久之便沒有太大戒心,直至最近朋友分享社交媒體的消息,家附近的GoTrain站發生持刀傷人案,才令我們重新提高警覺。
【阿朗專欄】父親的堅韌
【港人移加615/阿朗專欄】踏入九月分,又是莘莘學子開學的日子。也讓我想起我的「蒸B」朋友阿晴。早前和阿晴見面的時候,因他仍在苦等永久居留身份的審批完成,所以他就需要為今年入讀大學的兒子,繳付國際留學生學費。這沉重的財政負擔,讓阿晴由「晴」變「暗」。
【咕菇固專欄】一場酸瓜引發的悲劇
【港人移加614/咕菇固專欄】加拿大餐廳的新產品很多時很難吸引我的注意,一來北美的口味大多與我不太對,像以往的ShakeShake薯條,味道上都令我失望而回,直到最近KFC推出的酸瓜口味套餐,卻再一次燃點我的興趣。
【陳鵡專欄】你信的是神,還是那個開講座的老闆?
【漂流教室】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披著神聖的外衣,行著世俗的算計。最近的新聞再次撕開了宗教的遮羞布——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多部門聯合調查,涉嫌挪用資金、違反戒律,甚至與多名女性有不正當關係;而方力申的妻子葉萱,則揭露自己曾遭攝理教主性侵,事後還飽受滋擾與孤立。這些事件讓人不禁懷疑:那些自稱代表上帝、佛祖、真理的使者,真的能救你嗎?
【純一專欄】街跑小確幸
【港人移加613/純一專欄】以前跑步,我總是待在跑步機上,特別是寒冬時分,還是待在室內比較好。方便是方便,但眼前永遠只有同一堵牆,耳機裡的音樂再怎麼換,也掩蓋不了重複和單調。時間一久,就算跑完了,也少了那種暢快感。
【佚民專欄】Pingle’s Farm Market一日遊
【港人移加612/佚民專欄】不少人形容剛過去的這個LabourDay長周末為夏天的最後探戈,其實也不為過,一來暑假剛好完結,二來秋意亦已初現,雖然猛烈的陽光仍在,但溫度已經悄悄地降至20度左右,一個不小心很容易會著涼。初秋既至,冬天也不遠矣,既然如此,自然要更珍惜夏天的尾巴,我和幾位朋友決定延續去年的傳統,再次舉行農場一日遊。
【阿朗專欄】與「尼亞加拉大瀑布」相遇
繼「逃出中央島」和「太陽花田下」的旅程後,我和阿晨再次踏上夏日活動之旅。更讓我們興奮的是,雖然我和阿晨來到多倫多快將三年,但是我們一直還未踏足過尼亞加拉瀑布區。這張CliftonHill之FunPass就成為推動我們前往瀑布的動力。